汽车轮胎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704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轮胎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在过程中,轮胎由于工作时间过长或压力过大而导致温度过高,可能会发生爆胎、刹车失灵等情况,从而引发一连串的交通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夏天,货车轮胎发生爆胎的概率更大。目前一般是通过手动喷水或停车休息的方法对其进行降温,缓解轮胎的压力,无论是在场合上还是时间上均存在局限性,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轮胎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行走轮出现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轮胎爆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汽车轮胎降温装置包括车架和行走轮,所述车架于所述行走轮上方通过铰轴铰接有一个由多个升降气缸驱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于下部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的外缘轮廓相对应的弧形面,在该弧形面有前喷水头、后喷水头和刷头。

上述汽车轮胎降温装置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铰轴的两端分别穿装在铰轴座上,每个铰轴座通过穿装过所述铰轴座耳板上的挂杆装在所述车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气缸为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气缸分别设在所述挂杆的两侧,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升降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喷水头和所述后喷水头分别位于所述挂杆的两侧,所述刷头位于所述后喷水头后方。

进一步的:在所述升降架下部装有温度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打气时,压缩气体通过气门芯进入内胎,当内胎的压缩气体到达一定压力,压缩气体会通过与第一个储气袋连通的气管上的单向阀进入第一个储气袋内,压缩气体会沿进气方向依次充满多个储气袋。当有异物扎破外胎乃至扎破一个储气袋,即使爆胎了,也只是一个储气袋造成气体泄露,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内胎内壁的顶部之间环绕的多个储气袋内仍然储存有气体,支撑力足够支撑橡胶胎面,使轮胎能保持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性能,轮胎能继续支撑汽车行行使一段路程,给司机一个缓冲停车的时间,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汽车轮胎降温装置包括车架5和通过车桥装在车架5上的行走轮1,于每个行走轮1上方的车架5上通过一根铰轴8铰接有一个由两个个升降气缸4驱动的升降架3,两个升降气缸4分别装在挂杆7的两侧的车架5上,升降气缸4的活动端与升降架3连接;铰轴8的两端分别穿装在铰轴座6上,每个铰轴座6通过穿装过其铰轴座6的耳板上的挂杆7装在车架5底部上;升降架3于下部设有与行走轮1的外缘轮廓相对应的弧形面,在该弧形面有前喷水头2、后喷水头9和刷头10;前喷水头2和后喷水头9分别位于挂杆7的两侧的弧形面上,前喷水头2和后喷水头9分别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刷头10位于后喷水头9后方的升降架3上,刷头10由橡胶制成;在升降架3下部装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

汽车行驶时,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温度超过行走轮1外缘温度的设定值,则开启升降气缸4使升降架3下降并开启前前喷水头2和后喷水头9对行走轮1外缘喷水降温,从而避免出现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轮胎爆裂问题;当上有泥土需要清理,则启挂杆7前侧的升降气缸4升降,使升降架3绕铰轴8旋转,位于后喷水头9后方的刷头10对行走轮1外缘的泥土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行走轮1上沾满泥土而出现打滑问题,保证车辆安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降温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和行走轮,所述车架于所述行走轮上方通过铰轴铰接有一个由多个升降气缸驱动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于下部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的外缘轮廓相对应的弧形面,在该弧形面有前喷水头、后喷水头和刷头。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行走轮出现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轮胎爆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市御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9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