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45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电梯桁架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采用叉车进行运送,而在电梯桁架的装箱中,集装箱只有一侧开门,采用叉车还需投入人力将电梯桁架抬入集装箱,这样的运输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设备来对电梯桁架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可以弥补叉车运输电梯桁架不能直接进入集装箱的缺陷的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固定装置和用于驱动电梯桁架的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具有用于通过铰链与固定装置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固定装置角度的调整机构,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两侧设有防止电梯桁架脱落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电梯桁架固定压板,所述移动小车上设有驱动电机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主控板。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运输电梯桁架,所述移动小车下方设置有通过带传动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滚轮,可以直接将电梯桁架送入集装箱中,安全高效,克服了采用叉车运送的缺陷。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到达运送位置后卸下电梯桁架,所述调整机构具有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通过主控板进行控制的液压气缸和升缩杆,降低了装卸难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运输的稳定性,所述滚轮沿固定板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受力平衡,避免因受力不均而损坏滚轮。

作为优选,为了优化运送环境,所述主控板上还连接有用于远程操控的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减少现场的人力投入,降低人力成本。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对电梯桁架的装卸,所述固定装置与固定板的夹角为0°-60°,降低了装卸难度,提高了装卸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方便的对电梯桁架进行装卸,降低了现场人力的投入,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增强了电梯运输的安全性,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装卸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装置;2、移动小车;3、固定板;4、调整机构;4-1、液压气缸;4-2、升缩杆;5、承重板;6、隔板;7、固定压板;8、驱动电机;9、主控板;9-1、信号接收装置;1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如图1所示: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固定装置1和用于驱动电梯桁架的移动小车2,所述移动小车2具有用于通过铰链与固定装置1连接的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用于调节固定装置1角度的调整机构4,所述固定装置1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两侧设有防止电梯桁架脱落的隔板6,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电梯桁架固定压板7,所述移动小车2上设有驱动电机8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8的主控板9。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运输电梯桁架,所述移动小车2下方设置有通过带传动与驱动电机8连接的滚轮10,可以直接将电梯桁架送入集装箱中,安全高效,克服了采用叉车运送的缺陷。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到达运送位置后卸下电梯桁架,所述调整机构4具有设置在固定板上的通过主控板9进行控制的液压气缸4-1和升缩杆4-2,降低了装卸难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运输的稳定性,所述滚轮10沿固定板3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保证受力平衡,避免因受力不均而损坏滚轮10。

作为优选,为了优化运送环境,所述主控板9上还连接有用于远程操控的信号接收装置9-1,可以减少现场的人力投入,降低人力成本。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对电梯桁架的装卸,所述固定装置1与固定板3的夹角为0°-60°,降低了装卸难度,提高了装卸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使用方式的介绍与描述,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化电梯桁架运输设备,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它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固定装置和用于驱动电梯桁架的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具有用于通过铰链与固定装置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固定装置角度的调整机构,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电梯桁架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两侧设有防止电梯桁架脱落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电梯桁架固定压板,所述移动小车上设有驱动电机和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主控板。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方便的对电梯桁架进行装卸,降低了现场人力的投入,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增强了电梯运输的安全性,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云;陈建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