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938发布日期:2018-06-02 04: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轮胎,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市场上电动摩托车的车型不断变化,车辆的外观样式及性能也不断变换。现在,车辆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对车辆操控性、轮胎抓地力和过弯稳定性要求提高。电动摩托车为了降低耗电量,延长续航里程,需要降低轮胎滚动阻力,一般会减少胎面花纹沟,确保连续额接地面。轮胎一般采用流线型倾斜花纹沟设计。但是光滑的胎面会降低湿地行驶时的排水性能和抓地性,影响制动性能,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

如图1所示,胎面0由倾斜设置的主花纹沟10,11,副花纹沟12,13组成。主花纹沟10,11从靠近中心向胎肩逐渐加宽倾斜延伸,可保证排水性能。副花纹沟 12,13分散花纹块刚性,提高直行操控和过弯性能。但这样的花纹直行接地区域花纹大,花纹刚性强,花纹边缘成分低,牵引性较差。胎肩过弯区域花纹沟较宽,海陆比低,花纹刚性弱,过弯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尤其适用于电动摩托车轮胎,可以确保排水性能,同时提高过弯和抓地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胎面是由若干倾斜的花纹沟组切割而成,各花纹沟组相对胎面中心线对称交错设置。每个花纹沟组包含主花纹沟和副花纹沟,所述副花纹沟由第一副花纹沟和第二副花纹沟组成;所述主花纹沟自靠近胎面中心线的位置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所述第一副花纹沟从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所述第二副花纹沟设置在胎肩部位并靠近主花纹沟中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胎肩部位设置有防滑纹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花纹沟呈“S”形,分为主花纹沟前段、主花纹沟中段、主花纹沟尾段;所述主花纹沟前段为主花纹沟由胎面中心线至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的部分,其前端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α为0°~10°,所述主花纹沟中段连着主花纹沟前段,主花纹沟中段在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β为20°~25°;所述主花纹沟尾段的尾端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γ为45°~ 5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花纹沟前段周向长度设置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的 35%~45%,宽度从前端开始逐渐加宽到最大,最大宽度为前端宽度的2倍~3倍;主花纹沟中段周向长度设置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的15%~20%,宽度为主花纹沟最大宽度;主花纹沟尾段周向长度设置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的25%~35%,宽度逐渐向尾端减小,减小至最大宽度的30%~3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副花纹沟周向长度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的 35%~4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副花纹沟位于一条主花纹沟前段与另一条主花纹沟尾段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副花纹沟的尾段与一条主花纹沟前段在周向上重叠,其重叠的周向长度为第一副花纹沟周向长度的50%~55%;第一副花纹沟的前段与另一条主花纹沟尾段在周向上重叠,其重叠的周向长度为第一副花纹沟周向长度的40%~4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副花纹沟设置在主花纹沟中段旁边,第二副花纹沟周向长度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的30%~3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副花纹沟呈“V”字形,由一条长沟和一条短沟组成,短沟周向长度为长沟周向长度的40%~6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胎肩防滑纹理为长条形,两个以上为一组,优选两个一组,各组纹路轴向平行,周向相互垂直,从第一副花纹沟的后段延伸至与相邻主花纹沟的尾端齐平的胎面边缘,所述胎肩防滑纹理的长度4mm~6mm,宽度0.8mm~1.0mm,高度0.5mm~0.8mm,间距0.8mm~1.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胎面是由若干倾斜的主花纹沟和副花纹沟组切割而成,各花纹沟是相对胎面中心线对称交错设置。主花纹沟自靠近胎面中心线的位置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大跨距设置可确保轮胎中心接地区域的滚动阻力性能和排水性能。主花纹沟向中心接地区域边缘方向逐渐加宽,确保排水性能和牵引性能;然后向胎肩方向逐渐减窄,保证排水性能,同时提高胎肩区域花纹刚性,提升过弯性能。

第一副花纹沟从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既增加中心接地区域花纹边缘成分,提升抓地性能;又提升轮胎胎肩过弯性能。位于胎肩位置的第二副花纹沟呈“V”字形,其花纹边缘成分高,可有效破除水膜,提升过弯抓地性。

胎肩设置长条形防滑纹理,进一步增加多个排水通道,有效破除水膜,进一步提升轮胎抓地力,提高过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图;

图2本发明轮胎的胎面花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花纹沟示意图;

图4为图2局部放大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胎面;

10,11-现有技术中的主花纹沟;12,13-现有技术中的副花纹沟;

20-主花纹沟;21-主花纹沟前段;22-主花纹沟中段;23-主花纹沟后段;

30-第一副花纹沟;

40-第二副花纹沟;41-长沟;42-短沟;

50-防滑纹理;51-第一纹路组;52-第二纹路组;

TW-胎面总宽度;Cr-中心接地区域轴向宽度;S-胎肩区域轴向宽度;

W1,W2,W3–主花纹沟宽度;

α/γ/β-主花纹沟轮胎周向的夹角;

L-主花纹沟周向长度;L1-主花纹沟前段周向长度;L2-主花纹沟中段周向长度;L3-主花纹沟后段周向长度;

L4-第二副花纹沟长度;L5-主花纹沟后段与第二副花纹沟周向重叠长度;L6-主花纹沟前段与第二副花纹沟周向重叠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胎面0是由若干倾斜的花纹沟组切割而成,各花纹沟组是相对胎面中心线对称交错设置。轮胎胎面分为中心接地区域和两个胎肩区域,中心接地区域的轴向宽度Cr设置为胎面总宽度TW的1/3,两边的胎肩区域轴向宽度S为胎面总宽度TW的1/3。每个花纹沟组包含主花纹沟20、副花纹沟,所述副花纹沟由第一副花纹沟30和第二副花纹沟40组成。主花纹沟20自靠近胎面中心线的位置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大跨距设置可确保轮胎中心接地区域的滚动阻力性能和排水性能。

如图3所示,主花纹沟前段21,主花纹沟靠近胎面中心线的部分的前端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α为0°~10°,前端的宽度为W1,主花纹沟前段周向长度L1 为主花纹沟周向长度L的35%~45%,宽度W2为W1的2倍~3倍,从前端开始逐渐加宽到最大。主花纹沟中段22,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的花纹主沟中段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β为20°~25°,长度L2为主花纹沟的周向长度L的15%~20%,宽度W2。主花纹沟尾段23,胎肩部位主花纹沟尾部与轮胎周向的夹角γ为45°~ 55°,长度L3为主花纹沟的周向长度L的25%~35%,宽度W3为W2的30%~35%,逐渐向尾端减小。主花纹沟整体呈“S”形。主花纹沟向中心接地区域边缘方向逐渐加宽,确保排水性能和牵引性能;然后向胎肩方向逐渐减窄,保证排水性能,同时提高胎肩区域花纹刚性,提升过弯性能。

如图3所示,第一副花纹30沟位于一条主花纹沟前段21与另一条主花纹沟尾段23之间。第一副花纹沟30周向长度L4为主花纹沟的周向长度L的35%~ 40%。为了强化胎肩排水作用,提过弯抓地性,第一副花纹沟30的尾段与一条主花纹沟前段21重叠,其重叠的周向长度L6为第一副花纹沟长度L的50%~55%;第一副花纹,30的前段与另一条主花纹沟尾段23重叠,其重叠的周向长度L5为第一副花纹沟长度L的40%~45%。第一副花纹沟30从中心接地区域边缘处倾斜向上往胎肩处延伸,增加中心接地区域花纹边缘成分,提升抓地性能。

如图3所示第二副花纹沟40设置在靠近主花纹沟近中段22的胎肩部位,周向长度L7为主花纹沟的周向长度L的30%~35%。第二副花纹沟40由一条长沟41和一条短沟42组成,呈“V”字形。短沟周向长度L8为长沟周向长度L7 的40%~60%。其花纹边缘成分高,可有效破除水膜,提升过弯抓地性。

如图2和图4所示胎肩部位设置有防滑纹理50。胎肩防滑纹理50为长条形,长度a为4mm~6mm,宽度b为0.8mm~1.0mm,高度0.5mm~0.8mm,间距c为c 为0.8mm~1.0mm。两个为一组,各组防滑纹理轴向平行,周向相互垂直,第一纹路组51与第二纹路组52垂直。从第一副花纹沟30的后段延伸至与相邻主花纹沟20的尾端齐平的胎面边缘。胎肩设置长条形防滑纹理,胎肩部位增加多个排水通道,有效破除水膜,进一步提升轮胎抓地力,提高过弯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