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20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及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现有汽车的车门上连接有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包括外后视镜装置和安装板,安装板用于与车门连接,外后视镜装置上设有螺纹孔,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在将外后视镜装置与车门进行装配时,先将安装板与车门连接,之后需要对准螺纹孔与连接孔,再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和螺纹孔,使螺栓与螺纹孔螺接,从而将外后视镜装置与安装板连接定位。

然而,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螺纹孔与连接孔的位置错开而无法完全对准的情况,由此造成螺栓不易穿入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及汽车,以降低外后视镜的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包括:

外后视镜装置,所述外后视镜装置上设有螺纹孔;

螺栓,包括相连接的螺柱和螺帽,所述螺柱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安装板,用于与车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穿孔和紧固孔,所述穿孔和紧固孔之间形成有开口使所述穿孔和紧固孔相连通,所述螺帽能够穿入所述穿孔,所述螺柱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由所述穿孔穿入所述紧固孔,所述螺柱能够与所述螺纹孔旋紧以使所述螺帽能够压紧所述紧固孔的边缘,使所述外后视镜装置与安装板连接定位。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穿孔的两侧设有导向斜面,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分别与所述开口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斜面之间形成有设定角度,以使所述螺柱能够通过与所述导向斜面的相对滑动滑向所述开口。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穿孔为三角形,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三角形的其中一角处。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穿孔为等腰三角形,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紧固孔的中心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轴线上。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螺纹孔、螺栓和连接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孔间隔设置。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外后视镜装置上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安装板还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用于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以使所述外后视镜装置与安装板预定位。

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优选的,所述定位销和定位孔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销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车体的车门连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在将外后视镜装置与车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安装板与车门连接,之后对螺栓进行预安装,即将螺柱与螺纹孔螺接但暂不旋紧,之后使螺帽和螺柱沿穿孔的轴向依次穿过穿孔,从而使螺栓穿设在穿孔内,之后使螺栓沿穿孔的径向朝向开口移动,使螺柱通过开口穿入紧固孔,最后旋紧螺栓,使螺帽压紧紧固孔的边缘,完成外后视镜装置与安装板的连接定位,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可靠。由于螺栓能够预先与螺纹孔进行螺接,因此螺栓能够更容易的对准并穿入螺纹孔,从而降低了外后视镜的安装难度,并能够保证螺栓与螺纹孔连接的可靠性,避免由于螺栓轴线与螺纹孔的轴线形成夹角,造成螺纹滑丝的情况。另外,由于螺栓能够预先与螺纹孔进行螺接,还能够防止螺栓在安装过程中掉入车门内部空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的外后视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外后视镜装置; 102:螺纹孔; 103:螺栓;

104:螺柱; 105:螺帽; 106:安装板;

107:连接孔; 108:穿孔; 109:紧固孔;

110:开口; 111:导向斜面; 112:定位销;

11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系统,包括:外后视镜装置101,所述外后视镜装置101上设有螺纹孔102;螺栓103,包括相连接的螺柱104和螺帽105,所述螺柱104与所述螺纹孔102螺接;安装板106,用于与车门连接,所述安装板106上设有连接孔107,所述连接孔107包括穿孔108和紧固孔109,所述穿孔108和紧固孔109之间形成有开口110使所述穿孔108和紧固孔109相连通,所述螺帽105能够穿入所述穿孔108,所述螺柱104能够通过所述开口110由所述穿孔108穿入所述紧固孔109,所述螺柱104能够与所述螺纹孔102旋紧以使所述螺帽105能够压紧所述紧固孔109的边缘,使所述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连接定位。

本实施例中,在将外后视镜装置101与车门装配时,可先将安装板106与车门连接,之后对螺栓103进行预安装,即将螺柱104与螺纹孔102螺接但暂不旋紧,之后使螺帽105和螺柱104沿穿孔108的轴向依次穿过穿孔108,从而使螺栓103穿设在穿孔108内,之后使螺栓103沿穿孔108的径向朝向开口110移动,使螺柱104通过开口110穿入紧固孔109,最后旋紧螺栓103,使螺帽105压紧紧固孔109的边缘,完成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连接定位,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可靠。由于螺栓103能够预先与螺纹孔102进行螺接,因此螺栓103能够更容易的对准并穿入螺纹孔102,从而降低了外后视镜的安装难度,并能够保证螺栓103与螺纹孔102连接的可靠性,避免由于螺栓103轴线与螺纹孔102的轴线形成夹角,造成螺纹滑丝的情况。另外,由于螺栓103能够预先与螺纹孔102进行螺接,还能够防止螺栓103在安装过程中掉入车门内部空腔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穿孔108的两侧设有导向斜面111,两个所述导向斜面111分别与所述开口110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斜面111之间形成有设定角度,以使所述螺柱104能够通过与所述导向斜面111的相对滑动滑向所述开口110。由此,当螺栓103穿入穿孔108后,在使螺栓103朝向开口110移动时,在导向斜面111的导向作用下,螺柱104能够通过与导向斜面111的相对滑动滑向开口110,使螺柱104能够更为顺畅的到达开口110,并通过开口110由穿孔108穿入紧固孔109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穿孔108为三角形,所述开口110形成在所述三角形的其中一角处。由此,使螺栓103能够更容易的穿入穿孔108,且利于保证导向斜面111的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穿孔108为等腰三角形,所述开口110形成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由此,使螺栓103能够更容易的穿入穿孔108,且利于保证导向斜面111的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紧固孔109的中心位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轴线上。由此,使螺柱104通过开口110由穿孔108穿入紧固孔109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等腰三角形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由此,当螺栓103穿设入穿孔108之后,只需使螺栓103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可使螺柱104通过开口110穿入紧固孔109,操作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孔102、螺栓103和连接孔107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孔102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孔107间隔设置。由此,使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连接定位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后视镜装置101上还设有定位销112,所述安装板106还上设有定位孔113,所述定位销112用于穿设在所述定位孔113中,以使所述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预定位。由此,在螺柱104通过开口110由穿孔108穿入紧固孔109后,可使外后视镜装置101沿紧固孔109的轴向靠近安装板106,并使定位销112穿入定位孔113中,实现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预定位,最后旋紧螺栓103,使螺帽105压紧紧固孔109的边缘,完成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连接定位。由于能够对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进行预定位,因此能够方便的对螺栓103进行旋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难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销112和定位孔113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销112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孔113间隔设置。由此,使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预定位更为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系统,所述安装板106与所述车体的车门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将外后视镜装置101与车门装配时,可先将安装板106与车门连接,之后对螺栓103进行预安装,即将螺柱104与螺纹孔102螺接但暂不旋紧,之后使螺帽105和螺柱104沿穿孔108的轴向依次穿过穿孔108,从而使螺栓103穿设在穿孔108内,之后使螺栓103沿穿孔108的径向朝向开口110移动,使螺柱104通过开口110穿入紧固孔109,最后旋紧螺栓103,使螺帽105压紧紧固孔109的边缘,完成外后视镜装置101与安装板106的连接定位,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可靠。由于螺栓103能够预先与螺纹孔102进行螺接,因此螺栓103能够更容易的对准并穿入螺纹孔102,从而降低了外后视镜的安装难度,并能够保证螺栓103与螺纹孔102连接的可靠性,避免由于螺栓103轴线与螺纹孔102的轴线形成夹角,造成螺纹滑丝的情况。另外,由于螺栓103能够预先与螺纹孔102进行螺接,还能够防止螺栓103在安装过程中掉入车门内部空腔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