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446发布日期:2018-06-05 20:5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便于乘座轮椅的乘客上下公共汽车的公汽用升降装置,属汽车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共汽车是一种最普遍的公众乘车交通工具,该种车型一般设置有位于车身侧部的前、后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现有的公共汽车是将门体设置为气动、或液压、或电机驱动的自动门,很方便的让绝大部分乘客上下车,但该种门体并没有顾及一些弱势群体的上下车,例如坐轮椅的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他们在上下车时需要旁人协助将轮椅搬送至公交车内,费力耗时,轮椅的收放也很不便。为解决上述自动门的缺陷,现有技术中,有许多解决旋转门夹人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方便轮椅上下的汽车》(CN201082692Y)公开了在前门底部装有液压油缸操纵的升降装置,后车门为液压油缸操控的翻转坡道,通过该种结构即可实现轮椅的上下车。但该种设置并不方便,且占用空间较大;新型专利《乘用车轮椅升降装置》(200520092841.6)是在车的尾部增设一种液压缸及连杆装置,专用于轮椅升降,结构复杂,所需另部件多,特别是在载车这种抖动的装置上,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坏,因此该种设计实用性并不强,且生产成本高;新型专利《公交车手动轮椅踏步装置》(200520134525.0)仅是一种适应单层台阶的小幅升高轮椅装置,并不适用于大型公共汽车,且使用时还需人工搬运该装置,实用性不强;新型专利《无障碍车轮椅升降系统》(200520140449.4)也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轮椅升降装置,并不适宜在公共汽车上使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适用于公共汽车的轮椅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问题,设计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通过所述升降装置直接将乘坐轮椅的乘客由地面至车厢之间相互转移,从而方便的为乘坐轮椅的乘客实现上下车动作,结构简单,省时省力保证了行动不便人士的乘坐舒适性,所述升降装置无需对现有客车的结构作较大改动,安装到位后即可工作,应用范围广泛,客车用轮椅升降机在不需要时,整套系统折叠在一起,固定于车箱内,不影响正常乘客上下门,结构设计巧妙,占用空间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包括:定位槽座(2)、立柱(3)、旋转臂(4)、后框架(5)、前框架(10)、推杆(7)、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提升绳(11)、后挡板(12)、前挡板(15)、承载平台(13);所述客车上有固定门框(6)和车底板(1);所述后框架(5)和前框架(10)均是门字型框架;所述推杆(7)的两端均有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是平板状结构,所述后挡板(12)和前挡板(15)分别设置在承载平台(13)的前、后两边;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3)定位在客车顶篷与底板(1)之间,客车顶篷或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3)旋转的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臂(4)固连在立柱(3)上,所述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固连在旋转臂(4)上,当立柱(3)旋转时,后框架(5)在旋转臂带动下随动旋转;

所述后框架(5)和前框架(10)的门框中部均设置有滑槽;

所述推杆(7)的一端铰耳与后框架(5)的门框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臂(8)与第二连接臂(9)各有二根,第一连接臂(8)与第二连接臂(9)的中部相互铰接,第一连接臂(8)的一端通过滑轮套合在前框架(10)门框中部的滑槽内,第一连接臂(8)的另一端与推杆(7)的另一端铰耳铰接,且铰接处的铰轴是通过滑轮套合在后框架(5)门框中部的滑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臂(9)的一端与后框架(5)的门框铰接,第二连接臂(9)的另一端铰接在前框架(10)的门框上端;

所述前框架(10)的门框下端与承载平台(13)的后边沿铰接,前框架(10)门框的上部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收放提升绳(11);所述提升绳(11)有二根,各提升绳(11)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承载平台(13)的前部左右两侧;

所述后挡板(12)的左右侧两端设置有与前框架(10)下端铰接的后挡板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后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用于通过后挡板铰耳控制后挡板(12)旋转动作;

所述前挡板(15)的左右侧两端设置有与承载平台(13)前沿铰接的前档板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前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用于通过前挡板铰耳控制前挡板(15)旋转动作。

如上所述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7)是电动推杆、或者是气动推杆、或者是液压推杆,优选电动推杆。

如上所述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在使用中的动作过程如下:

原始状态时,所述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折叠成一扇门板状,且与车身纵向平行或者垂直。此时固定门框(6)与常用客车一样开闭接送正常乘客。

当需要启用升降装置时:

1、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逆时针旋转90度或180度,前后框架(10、5)均与固定门框(6)平行,此时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下端旋转至定位槽座(2)中并定位;

2、推杆(7)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推送至客车外侧;

3、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下放提升绳(11),此时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平行位置;

4、将轮椅推入承载平台(13)上,然后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垂直状态;

5、推杆(7)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抬起并将承载平台(13)平移至与客车底板(1)等高且相接触位置;

6、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水平状态,推动轮椅转移至客车内底板(1)上;

7、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直立状态,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水平状态;

8、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收卷提升绳(11),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垂直位置;

9、推杆(7)进一步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收回至与后框架(5)相接触贴合;

10、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顺时针旋转180度或90度,全部回复原始位。

当需要自客车内送出坐轮椅乘客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每完成一次轮椅的降落动作过程如下:

1、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逆时针旋转90度或180度,前后框架(10、5)均与固定门框(6)平行,此时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下端旋转至定位槽座(2)中并定位;

2、推杆(7)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推送至客车外侧;

3、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下放提升绳(11),此时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客车底板(1)平行的位置;同时前挡板(15)在电动推杆二驱动下也旋转至垂直状态;

4、将轮椅推入承载平台(13)上,然后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垂直状态;

5、推杆(7)进一步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下放并将承载平台(13)平移至地面(14)上;

6、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轮椅自承载平台(13)转移地面(14)上;

7、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收卷提升绳(11),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垂直位置;

8、推杆(7)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收回至与后框架(5)相接触贴合;

9、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顺时针旋转180度或90度,全部回复原始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旋转臂、推杆和连杆机构的联动,实现轮椅承载平台的旋转、伸出并下降,或者是上升、收缩并折叠、旋转动作;省时省力,快捷方便,制造简单,造价低廉,占用空间少,易装卸。

2、可利用公交车上现有动力作为动力来源,并且在原车门的基础上装上一套轮椅升降装置,就可以提升、下放轮椅,实现上下车,动作方便,非常适合乘坐轮椅的人士出行。

3、客车用轮椅升降机在不需要时,整套系统折叠在一起,固定于车箱内,不影响正常乘客上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处于原始状态时示意图;

图3是图2逆时针旋转90后示意图;

图4是处于下放过程中的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动作效果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底板、2—定位槽座、3—立柱、4—旋转臂、5—后框架、6—固定门框、7—推杆、8—第一连接臂、9—第二连接臂、10—前框架、11—提升绳、12—后挡板、13—承载平台、14—地面、15—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技术方案中未详细述及的,均为公知技术。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包括:定位槽座2、立柱3、旋转臂4、后框架5、前框架10、推杆7、第一连接臂8、第二连接臂9、提升绳11、后挡板12、前挡板15、承载平台13;所述客车上有固定门框6和车底板1;所述后框架5和前框架10均是门字型框架;所述推杆7的两端均有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是平板状结构,所述后挡板12和前挡板15分别设置在承载平台13的前、后两边。

所述立柱3定位在客车顶篷与底板1之间,客车顶篷或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3旋转的旋转电机一,所述旋转臂4固连在立柱3上,所述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固连在旋转臂4上,当立柱3旋转时,后框架5在旋转臂带动下随动旋转;

所述后框架5和前框架10的门框中部均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杆7设定为电动推杆,推杆7的一端是固定端,另一端是可伸缩端,固定端及伸缩端上均设置有铰耳,所述固定端铰耳与后框架5的门框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臂8与第二连接臂9各有二根,第一连接臂8与第二连接臂9的中部相互铰接,第一连接臂8的前端通过滑轮套合在前框架10门框中部的滑槽内,第一连接臂8的后端与推杆7的伸缩端铰耳铰接,且铰接处的铰轴两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套合在后框架5门框中部的滑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臂9的一端与后框架5的门框铰接,第二连接臂9的另一端铰接在前框架10的门框上端。

所述前框架10的门框下端与承载平台13的后边沿铰接,前框架10门框的上部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收放提升绳11;所述提升绳11有二根,各提升绳11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承载平台13的前部左右两侧。

所述后挡板12的左右侧两端设置有与前框架10下端铰接的后挡板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后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用于通过后挡板铰耳控制后挡板12旋转动作。

所述前挡板15的左右侧两端设置有与承载平台13前沿铰接的前档板铰耳;所述承载平台13前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推杆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用于通过前挡板铰耳控制前挡板15旋转动作。

优选地,所述推杆7或者是气动推杆、液压推杆中的一种。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安装在客车的后门内,或者是重新在客车中部另开新门进行安装。

实用使用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每完成一次轮椅的抬升动作过程如下:

原始状态时,所述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折叠成一扇门板状,且与车身纵向平行或者垂直。此时固定门框6与常用客车一样开闭接送正常乘客。

1、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逆时针旋转90度或180度,前后框架(10、5)均与固定门框6平行,此时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下端旋转至定位槽座2中并定位;

2、推杆7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推送至客车外侧;

3、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下放提升绳11,此时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平行位置;

4、将轮椅推入承载平台13上,然后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垂直状态;

5、推杆7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抬起并将承载平台13平移至与客车底板等高且相接触位置;

6、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水平状态,推动轮椅转移至客车内底板上;

7、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直立状态,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水平状态;

8、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收卷提升绳11,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垂直位置;

9、推杆7进一步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收回至与后框架5相接触贴合;

10、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顺时针旋转180度或90度,全部回复原始位。

当需要自客车内送出坐轮椅的乘客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轮椅升降装置每完成一次轮椅的降落动作过程如下:

1、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逆时针旋转90度或180度,前后框架(10、5)均与固定门框6平行,此时后框架5的一侧门框下端旋转至定位槽座2中并定位;

2、推杆7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推送至客车外侧;

3、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下放提升绳11,此时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客车底板1平行的位置;同时前挡板15在电动推杆二驱动下也旋转至垂直状态;

4、将轮椅推入承载平台13上,然后电动推杆一驱动后挡板12旋转至垂直状态;

5、推杆7进一步做缩回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下放并将承载平台13平移至地面14上;

6、电动推杆二驱动前挡板15旋转至水平状态,将轮椅自承载平台13转移地面14上;

7、启动前框架10门框上部卷扬机,收卷提升绳11,承载平台13绕前框架10下端旋转至与地面垂直位置;

8、推杆7做伸长动作,第一连接臂8和第二连接臂9共同作用,将前框架10收回至与后框架5相接触贴合;

9、旋转电机一驱动立柱3顺时针旋转180度或90度,全部回复原始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臂、推杆和连杆机构的联动,实现轮椅承载平台的旋转、伸出并下降,或者是上升、收缩并折叠、旋转动作;省时省力,快捷方便,制造简单,造价低廉,占用空间少,易装卸。且可利用公交车上现有动力作为动力来源,并且在原车门的基础上装上一套轮椅升降装置,就可以提升、下放轮椅,实现上下车,动作方便,非常适合乘坐轮椅的人士出行。客车用轮椅升降机在不需要时,整套系统折叠在一起,固定于车箱内,不影响正常乘客上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