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拉索导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05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拉索导槽。



背景技术:

机动车车顶天窗通常需要设计导槽,通过导槽为拉索提供导向作用,因此也称为拉索导槽,这种拉索导槽设置在天窗的前横梁位置。目前汽车天窗上在使用的拉索包括主动拉索与从动拉索,需要设置两个拉索导槽才能实现传动,因此,目前大多数的拉索导槽都是分体式的,即是以前横梁的厚度方向的中线为界线分成上下两个拉索导槽,这种分体式的拉索导槽存在一定的缺点:组装的零件多,转配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成本低的新型拉索导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拉索导槽,包括上拉索导槽与下拉索导槽,所述上拉索导槽与下拉索导槽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前后两侧上分别设有固定槽,所述上拉索导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下拉索导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上拉索导槽、下拉索导槽、连接部、固定槽以及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拉索导槽前后两侧的第一开口在拉索导向方向上交替错开,所述下拉索导槽前后两侧的第二开口在拉索导向方向上交替错开。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与第二开口的形状为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呈梯形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底边上设有相向凸起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凸台位于底边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槽的高度自左向右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索导槽,其有益效果是:上下拉索导槽,第一、第二开口,连接部以及固定槽为一体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加工周期,减少组装零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拉索导槽,包括上拉索导槽1与下拉索导槽2,所述上拉索导槽1与下拉索导槽2通过连接部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3前后两侧上分别设有固定槽4,所述上拉索导槽1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下拉索导槽2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开口6,所述上拉索导槽1、下拉索导槽2、连接部3、固定槽4以及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可以减少组装的零部件,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第一开口5与第二开口6通过拔模结构的模具即可以实现。

所述上拉索导槽1前后两侧的第一开口5在拉索导向方向上交替错开,所述下拉索导槽2前后两侧的第二开口6在拉索导向方向上交替错开。

所述第一开口5的形状与第二开口6的形状为镜像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5与第二开口6均呈梯形设置,其中第一开口5与第二开口6的底边7上设有相向凸起的凸台8,所述凸台8位于底边7的中间位置,而且凸台8亦呈梯形,且凸台8的腰与底边7的夹角为拔模角度,以便在注塑时易于拔模,同时也有利于拉索导槽对拉索的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4的高度自左向右逐渐减小,有利于主动拉索与从动拉索的转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