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网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963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网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牵引网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的盾构隧道是直径为5400毫米的圆形结构,在土建误差为100毫米的情况下,隧道内空间最大为5200毫米,而在固定牵引网中,牵引网的导线距离轨面的高度为4040毫米(受电弓高度),道床高度为760毫米,实际给予牵引网悬挂结构的空间为5200-4040-760=400毫米。

牵引网悬挂结构采用后置锚栓安装,锚栓安装方向为竖直固定。预埋槽道预埋在锚栓固定位置,采用在槽道内卡式T型螺栓安装连接,安装后的T型头螺栓与盾构隧道圆形结构切线垂直,此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后置锚栓固定结构,不能和预埋槽道连接;2.螺栓连接为竖向结构,占用空间大;3.由于后置锚栓在曲线位置仍为竖直固定,悬挂槽钢需要采用垫片进行调节以保证与轨面的平齐。相应地,本领域存在着发展一种能够与预埋槽道相连接且占用空间较小的牵引网悬挂结构的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网悬挂结构,其基于现有牵引网的固定特点,针对牵引网悬挂结构进行了研究及设计。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采用连接于盾构管片的竖向悬挂组件及连接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横向悬挂组件,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牵引网绝缘子,所述竖向悬挂组件具有半径与盾构管片的半径一致的弧形结构,以紧贴盾构管片,实现了牵引网悬挂结构与预埋槽道的连接,且通过调整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相对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距离,使得施工时能够满足非带电体零件的绝缘距离的限制要求,且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占用空间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网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包括两个竖向悬挂组件及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横向悬挂组件,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盾构管片,其包括半径与所述盾构管片的半径相等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用于连接所述盾构管片;

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牵引网绝缘子,其通过分别调节自身两端位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位置来实现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相对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悬挂组件还包括竖向单耳及加强筋板,所述竖向单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远离所述盾构管片的一个表面,所述加强筋板连接所述弧形板及所述竖向单耳。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肋板分别位于所述竖向单耳相背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三长孔,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及所述第三长孔分别通过与T型头螺栓相配合,以使所述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单耳连接于所述横向悬挂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单耳开设有竖向长孔,所述竖向长孔与横向连接螺栓相配合,使得所述竖向单耳连接于所述横向悬挂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其最大长度为157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悬挂组件水平设置,其包括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相背的两端的第一单耳及第二单耳,所述本体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网绝缘子。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开设有第五长孔,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五长孔连接于所述牵引网绝缘子,所述牵引网绝缘子通过沿所述第五长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来实现左右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耳开设有第六长孔,所述第二单耳开设有第四长孔,所述第六长孔及所述第四长孔分别通过与横向连接螺栓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单耳及所述第二单耳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悬挂组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网悬挂结构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盾构管片,其包括半径与所述盾构管片的半径相等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用于连接所述盾构管片,使得所述弧形板紧贴所述盾构管片,实现了牵引网悬挂结构与预埋在盾构管片内的预埋管道的连接;

2.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牵引网绝缘子,其通过分别调节自身两端位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位置来调整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相对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位置,实现了上下调节及所述横向悬挂组件左右两端不等高调节;

3.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长孔及第二长孔,所述第一长孔及所述第二长孔的设置,使得能够实现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与不连续槽道之间的连接;

4.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五长孔连接于所述牵引网绝缘子,所述牵引网绝缘子通过沿所述第五长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来实现左右调节;

5.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及所述第三长孔分别通过与T型头螺栓相配合,以使所述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同时所述第六长孔及所述第四长孔分别通过与横向连接螺栓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单耳及所述第二单耳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悬挂组件,避免了竖向因为螺栓固定而需要比较大的竖向空间要求,满足了在隧道内低净空牵引网结构悬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牵引网悬挂结构的竖向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竖向悬挂组件沿B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竖向悬挂组件沿A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牵引网悬挂结构的横向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横向悬挂组件沿B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牵引网悬挂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1中的牵引网悬挂结构的另一个使用状态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0-竖向悬挂组件,11-弧形板,111-第一长孔,112-第二长孔,12-竖向单耳,121-竖向长孔,13-加强筋板,20-横向悬挂组件,21-本体,211-第五长孔,22-第一单耳,221-第六长孔,23-第二单耳,231-第四长孔,30-牵引网绝缘子,40-T型头螺栓,50-横向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牵引网悬挂结构,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包括两个竖向悬挂组件10及横向悬挂组件20,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通过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连接于牵引网,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连接于牵引网绝缘子。

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包括弧形板11、竖向单耳12及加强筋板13,所述竖向单耳12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11远离盾构管片的一个弧形面,所述加强筋板13连接所述弧形板11及所述竖向单耳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筋板13分别位于所述竖向单耳12相背的两侧。

所述弧形板11的半径与所述盾构管片的半径相对应,其安装时紧贴在所述盾构管片上。所述弧形板11的一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长孔111及第二长孔112,所述第一长孔111与所述第二长孔112均贯穿所述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长孔113,所述第二长孔113也贯穿所述弧形板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长孔111及所述第二长孔112的设置使得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能够在不连续槽道之间产生对接误差情况下与盾构管片之间的连接安装;所述第一长孔111、所述第二长孔112及所述第三长孔113分别与T型头螺栓40相配合,以使所述弧形板11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

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通过所述竖向单耳12连接于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所述竖向单耳12开设有竖向长孔121,所述竖向长孔1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竖向长孔121与横向连接螺栓50相配合,使得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连接于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长孔121的最大长度为157毫米,使得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在最高位置时,所述牵引网绝缘子满足最小绝缘距离100毫米的要求,且具备在受电弓高度位置以上400~557毫米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5,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为槽钢结构,其包括本体21、第一单耳22及第二单耳23,所述第一单耳22连接于所述本体21的一端,所述第二单耳23连接于所述本体21的另一端。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通过所述本体连接于所述牵引网绝缘子,同时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通过所述第一单耳22及所述第二单耳2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的竖向单耳12。

所述本体21开设有第五长孔211,所述第五长孔211水平设置。所述本体21通过所述第五长孔211连接于所述牵引网绝缘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长孔211的长度为500毫米,所述牵引网绝缘子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五长孔211,其能够沿着所述第五长孔2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进行左右调节。

所述第一单耳22开设有第六长孔221,所述第二单耳23开设有第四长孔231,所述第六长孔221及所述第四长孔23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单耳22及所述第二单耳23。所述第一单耳22及所述第二单耳23分别通过所述第六长孔221及所述第四长孔231连接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

请参阅图6及图7,工作时,两个所述T型头螺栓4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长孔111及所述第二长孔112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同时另外两个所述T型头螺栓40穿过所述第三长孔113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使得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连接于所述盾构管片。一个所述横向连接螺栓50穿过所述第四长孔231及对应的所述竖向长孔121,使得所述第二单耳23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另一个所述横向连接螺栓50穿过所述第六长孔221及对应的所述竖向长孔121,使得所述第一单耳22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所述横向连接螺栓50位于所述竖向长孔121内的位置,可以调节所述横向悬挂组件20相对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10的距离,且通过两个所述横向连接螺栓50的位置调节,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单耳22及所述第二单耳23的不等高调节;此外,各部件之间采用侧向螺栓连接固定,避免了竖向因为螺栓固定而需要比较大的竖向空间要求,满足了在隧道内低净空牵引网结构悬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网悬挂结构,其采用连接于盾构管片的竖向悬挂组件及连接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横向悬挂组件,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用于连接牵引网绝缘子,所述竖向悬挂组件具有半径与盾构管片的半径一致的弧形结构,以紧贴盾构管片,实现了牵引网悬挂结构与预埋槽道的连接,且通过调整所述横向悬挂组件相对于所述竖向悬挂组件的距离,使得施工时能够满足非带电体零件的绝缘距离的限制要求,且所述牵引网悬挂结构占用空间较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