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液冷柱状散热系统车载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963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液冷柱状散热系统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工作之一。车载充电机作为纯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需要考虑整车环境条件。车载充电机在整车环境条件下的散热方式可以采取水冷、强制风冷、自然冷却等形式将热量带走,传统的充电机不带有冷却风扇,而是将单独的冷却风扇安装在充电机外壳上或是安装在靠近充电机的车身上。

现阶段部分纯电动汽车采用强制风冷方式,这样对于整车设计来说,会存在占用空间大、安装布置复杂、零部件集成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集成液冷柱状散热系统车载充电机,设计合理,将散热器与充电机本体集成在一起,解决整车总布置空间有限、安装复杂、零部件集成度低的问题,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液冷柱状散热系统车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本体,充电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散热器底座,散热器底座上设置有盖体;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体,散热柱体为中空设计;所述散热柱体的上端密封,下端贯穿散热器底座且与充电机本体连通;所述散热器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输入口和冷却液输出口。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机本体的外壳与散热器底座是一体设计制造的。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柱体分为若干排且平行设计,相邻两排之间的散热柱体是交错设计的。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口和冷却液输出口中间的位置;所述隔板靠近冷却液输入口和冷却液输出口的一端与散热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另一端与散热器底座之间设置有开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冷却液从冷却液输入口进入到散热器底座内部,冷却液体通过圆形中空的散热柱体分流,使冷却液均匀流过散热器内部,冷却液体与散热柱体进行热交换将充电机本体内的热量带出,然后从冷却液输出口流出,散热效果好,另外,散热器底座与充电机本体为一体设计制造,零部件集成度高,降低充电机成本,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液冷柱状散热系统车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6,充电机本体6的上端设置有散热器底座5,散热器底座5上设置有盖体。一般情况下盖体为密封盖体,且多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盖体。所述散热器底座5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体4,散热柱体4为中空设计。所述散热柱体4的上端密封,下端贯穿散热器底座且与充电机本体连通。所述散热器底座5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输入口2和冷却液输出口3。

所述充电机本体的外壳与散热器底座是一体设计制造的。所述散热柱体分为若干排且平行设计,相邻两排之间的散热柱体是交错设计的。当液冷系统启动时,冷却液从冷却液输入口进入到散热器底座内部,冷却液体通过圆形中空的散热柱体分流,使冷却液均匀流过散热器内部,冷却液体与散热柱体进行热交换将充电机本体内的热量带出,然后从冷却液输出口流出,实现充电机本体的散热。

所述散热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隔板1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口2和冷却液输出口3中间的位置。所述隔板1靠近冷却液输入口2和冷却液输出口3的一端与散热器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另一端与散热器底座5之间设置有开口,这样能够实现冷却液最大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冷却液从冷却液输入口进入到散热器底座内部,冷却液体通过圆形中空的散热柱体分流,使冷却液均匀流过散热器内部,冷却液体与散热柱体进行热交换将充电机本体内的热量带出,然后从冷却液输出口流出,散热效果好,另外,散热器底座与充电机本体为一体设计制造,零部件集成度高,降低充电机成本,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