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321发布日期:2018-07-07 14:5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在汽车普及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燃油性和车辆的安全性,乘坐的舒适性也成为了人们购车考虑的首要因素。

汽车悬架控制臂作为汽车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前衬套是控制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现有技术,前衬套在安装的时候安装麻烦,可靠性差,同时前衬套的刚度可调节性差,车辆在行驶的时候会产生噪音,不能给人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包括内套管、橡胶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外表面套装有橡胶套管,所述橡胶套管外表面套装有外套管,所述橡胶套管上下端设置有延伸突出部,所述橡胶套管上端设置有小环槽,所述橡胶套管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突出钩环,所述橡胶套管下端设置有大环槽,所述外套管上端设置有突出环,所述橡胶套管上端套装橡胶上垫片,所述橡胶套管下端套装有橡胶下垫片,所述橡胶上垫片底端左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橡胶上垫片底端右侧设置有缺槽,所述橡胶上垫片内表面为台阶环面。

优选的,所述小环槽和所述大环槽均处在延伸突出部的外圈。

优选的,所述内套管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滚齿。

优选的,所述突出环与所述突出钩环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延伸突出面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橡胶下垫片内表面设置有凹环。

优选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凹环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套管的上下端面设置了滚齿,增加安装摩擦扭紧力,橡胶套管两端的橡胶上垫片和橡胶下垫片起到承载后的限位作用,并满足整车NVH调试要求,通过使用橡胶材料来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橡胶套管外侧的突出钩环和外套管外侧的突出环相互接触,有效的固定外套管的位置,及外套管因受外力情况下发生碰撞,减少噪声源的产生,降低车轮从地面传递到车身的振动,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的橡胶上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的橡胶下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套管,2-橡胶套管,3-外套管,4-橡胶上垫片,5-橡胶下垫片,6-突出环,7-突出钩环,8-延伸突出部,9-缺槽,10-凹槽,11-凹环,12-小环槽,13-大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前悬架上摆臂衬套,包括内套管1、橡胶套管2和外套管3,所述内套管1外表面套装有橡胶套管2,所述橡胶套管2外表面套装有外套管3,所述橡胶套管2上下端设置有延伸突出部8,所述橡胶套管2上端设置有小环槽12,所述橡胶套管2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突出钩环7,所述橡胶套管2下端设置有大环槽13,所述外套管3上端设置有突出环6,所述橡胶套管2上端套装橡胶上垫片4,所述橡胶套管2下端套装有橡胶下垫片5,所述橡胶上垫片4底端左侧设置有凹槽10,所述橡胶上垫片4底端右侧设置有缺槽9,所述橡胶上垫片4内表面为台阶环面。

其中,所述小环槽12和所述大环槽13均处在延伸突出部8的外圈;所述内套管1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滚齿;所述突出环6与所述突出钩环7相互接触;所述延伸突出面8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橡胶下垫片5内表面设置有凹环11;所述凸起与所述凹环11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内套管1外表面套装有橡胶套管2,所述橡胶套管2外表面套装有外套管3,内套管1的上下端面设置了滚齿,增加安装摩擦扭紧力,橡胶套管2两端的橡胶上垫片4和橡胶下垫片5起到承载后的限位作用,并满足整车NVH调试要求,通过使用橡胶材料来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