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8203发布日期:2019-06-11 21:5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车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车门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监视车辆的周围,在检测出与该车辆的门接近的后方的车辆、摩托车等移动体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该移动体的接触,限制门的打开动作的装置。而且,专利文献2记载的门装置使用检测范围不同的两种监视传感器,并且使用导航系统来进行车辆的停车位置判定,由此执行高精度的门打开动作限制控制。而且,专利文献3记载的门装置针对每个作为车辆的乘客的利用者,保持表示该人在从车辆内打开门时是否是进行安全确认行动的安全意识高的人的可靠性状态。而且,由此,能够针对安全意识低的利用者,反复提醒安全意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62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412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40342号公报

然而,在交通量大的道路停车时,会不断有车辆通过其门侧方。即,如果在这样的状态执行上述那样的打开动作限制,则会产生持续不能打开该门的状态的可能性。而且,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忽略该打开动作限制来强制地开门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该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高的安全性,并且便利性更优异的车门装置。

优选解决上述课题的车门装置具备:移动体检测部,其构成为检测与车辆的门接近的移动体;开门操作检测部,其构成为检测由上述车辆内的乘客进行的开门操作;开门动作限制部,其构成为在检测出上述移动体的接近的情况下,限制基于上述开门操作的上述门的打开动作;以及开门动作允许部,其构成为在上述门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检测出被预先决定的多次的上述开门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基于该开门操作的上述门的打开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车辆的车门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3是表示被设置于图1的车辆的车辆周围监视装置、警报装置、车内照相机以及车辆内的乘客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车门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5是表示通过图2的车门装置执行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其它例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其它例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其它例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其它例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车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有作为所谓四门轿车的结构。即、该车辆1具备开闭被设置于车体2的侧面的门开口部3的四个门10。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上述各门10构成为在被设置于该车辆的室内的各座席11的侧方进行开闭动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各门10具有作为摆动门的结构。即、上述各门10的前端部12经由铰接13支承于被车体2。而且,各门10构成为通过绕该铰接13转动,在设置了该门10的位置对门开口部3进行开闭。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各门10设置有能够禁止该门10的打开动作的门锁装置21;以及能够控制该门10的开度、即作为摆动门构成的该门10的打开动作角度θ的门检查装置22。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门10中,上述门锁装置21以及门检查装置22的动作被门ecu30控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此形成了控制该各门10的开闭动作的门控制装置31。

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21能够通过被设置于门10的内门把手32以及外门把手(图示略)的任一个被操作,解除将该门10限制在全闭位置的锁定机构21a的卡合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经由车内网络33,向门ecu30输入表示针对被设置于该门10的未图示的操作输入部、或便携机(电子钥匙)的操作输入的操作输入信号sc。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基于该操作输入信号sc控制该门锁装置21的动作。

即、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21通过被门ecu30控制,移至即使利用针对门把手的操作输入也不解除锁定机构21a的卡合状态的锁定状态。而且,相同地构成为通过被门ecu30控制,移至能够通过该门把手的操作解除锁定机构21a的卡合状态的解锁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21通过被设置于门10的未图示的筒锁钥匙(cylinderkey)被操作也移至锁定状态。而且,构成为向与该门锁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筒锁钥匙,而移至筒锁钥匙的解锁状态。

另外,向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输入车速v、点火信号sig等的车辆状态量。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构成为例如在车速v超过规定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将被设置于该各门10的门锁装置21控制为锁定状态等的自动控制。

而且,向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输入监视车辆1的周围的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的输出信号sar、车内照相机35的输出信号src以及被设置于各门10的接近传感器36的输出信号sts等。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构成为基于这些各种装置的输出信号以及上述车辆状态量,控制该门锁装置21以及门检查装置22的动作。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作为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设置有监视车辆1的前方以及后方的雷达装置37。另外,车内照相机35被设置于车室内的顶棚部分。而且,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作为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在该车体2的各角隅部设置有能够检测与该角隅部接近的物体的角隅传感器38。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例如基于该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的输出信号sar、接近传感器36的输出信号sts,检测进行打开动作的门10的障碍物。而且,构成为为了避免与该障碍物的接触,控制上述门检查装置22的动作,并限制该门10的打开动作角度θ。

(开门动作安全控制)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执行的开门动作安全控制。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具备基于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的输出信号sar,检测与该车辆的门10接近的移动体,详细地说检测在各门10的侧方通过的车辆、摩托车等的移动体检测部41。另外,门ecu30具备基于被设置于内门把手32的附近的接近传感器36(参照图2)的输出信号sts,检测就坐在该侧方的座席11的车辆内的乘客h(参照图3)进行的用于使门10进行打开动作的开门操作的开门操作检测部42。而且,该门ecu30具备基于车内照相机35的输出信号src,详细地说基于进行该开门操作的乘客h的拍摄图像,检测在该乘客h进行开门操作时进行的安全确认行动,例如乘客h为了看后方而回头等、确认车辆周边的状况的动作的安全确认行动检测部43。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具备基于这些各检测部(41~43)的检测结果vam、vdo、vsa,以车内的乘客h能够安全地进行开门操作的方式控制门锁装置21的动作,限制该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以及允许该打开动作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

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通过上述移动体检测部41检测出移动体的接近的情况下,限制基于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具体而言,作为开门动作限制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为了将被设置于门10的门锁装置21设为锁定状态,生成该门ecu30向门锁装置21输出的控制信号s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控制装置31由此禁止该门10的打开动作。即,构成为车辆内的乘客h即使操作内门把手32,门10也不进行打开动作,从而避免与该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即使在检测出这样的与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状态下,即在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检测出被预先决定的多次开门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基于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即,作为开门动作允许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为了将被设置于门10的门锁装置21设为解锁状态,生成该门ecu30向门锁装置21输出的控制信号s1。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门控制装置31由此在确保高的安全性并且进行开门操作的车辆内的乘客h认为必要的情况下,能够解除该打开动作限制,顺利地打开门10。

包含上述移动体检测部41、开门操作检测部42、安全确认行动检测部43以及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的门ecu30能够作为包含1)asic等一个以上的专用的硬件电路、2)基于计算机程序(软件)而动作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或3)它们的组合、的电路而构成。处理器包含cpu以及、ram以及rom等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以让cpu执行处理的方式构成的程序代码或者指令。存储器即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通用或者由专用的计算机能够访问的所有能够利用的介质。

具体而言,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门ecu30中,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基于上述移动体检测部41的检测结果vam,判定移动体是否与车辆的门10接近(步骤101)。另外,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基于开门操作检测部42的检测结果vdo,判定是否检测出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步骤102)。而且,该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具备检测次数计测用的计数器44a(参照图4)。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构成为在判定为移动体与门10接近了(步骤101:是)、且判定为检测出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2:是),使该计数器44a自加1(n=n+1,步骤103)。

接下来,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判定由该乘客h进行了的开门操作“第一次”,即该检测次数n是否是“一次”(步骤104)。而且,在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是“一次”的情况下(n=1,步骤104:是),执行移动体正与门10接近的意思的警告输出(步骤105),并且通过将门锁装置21设为锁定状态,由此禁止该门10的打开动作(门锁,步骤106)。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在该车辆内的前部以及后部,分别设置有作为警报装置50的扬声器51、指示器52等。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构成为生成门ecu30向上述各警报装置50输出的控制信号s2,由此在限制该门10的打开动作的情况下作为进行警告输出的警告输出部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上述步骤104中,在判定为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不是“一次”的情况下(步骤104:否),接着,判定由该乘客h已进行的开门操作是否是“第二次”,即该检测次数n是否是“两次”(步骤107)。而且,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该步骤107中,在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是“两次”的情况下(n=2,步骤107:是),基于上述安全确认行动检测部43的检测结果vsa,判定是否检测出进行该开门操作的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步骤108)。而且,在判定为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的情况下(步骤108:是),将计数器44a清零(n=0,步骤109),将门锁装置21设为解锁状态,由此允许基于由该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门锁定解除,步骤110)。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108中,在判定为没有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的情况下(步骤108:否),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上述步骤104中,与判定为该开门操作是“第一次”的情况(步骤104:是)相同,执行上述步骤105以及步骤106的处理。而且,由此构成为继续执行警告输出以及限制(禁止)该门10的打开动作。

即,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即使在检测出与门10接近的移动体,即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了作为“第一规定次数”被预先设定的“两次”的情况下,以检测到进行该开门操作的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为条件,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即,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构成为在检测次数n是“第一规定次数”以上且小于“第二规定次数”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次”),以检测出安全确认行动为条件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门控制装置31中,由此确保高的安全性且实现其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上述步骤107中,在判定为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不是“两次”的情况下(步骤107:否),即、该检测次数n达到了作为“第二规定次数”被预先设定的“三次”的情况下,不执行上述步骤108。而且,构成为通过执行上述步骤109以及步骤110,允许基于由该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即,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构成为在检测次数n是“第二规定次数”以上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三次”),即使没有检测出安全确认行动也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

另外,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上述步骤102中,在判定为没有检测出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102:否),不执行上述步骤103以后的处理。而且,在上述步骤101中,构成为在判定为移动体未接近的情况下(步骤101:否),不执行上述步骤102~步骤108的各处理,而执行上述步骤109以及步骤110。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门ecu30具备检测与车辆的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移动体检测部41、以及检测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开门操作检测部42。另外,门ecu30具备基于这些移动体检测部41以及开门操作检测部42的检测结果vam、vdo,限制基于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以及允许该打开动作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具体而言,作为开门动作限制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检测出与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情况下,限制基于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而且,作为开门动作允许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即使在检测出与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状态下,即在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检测出被预先决定的多次的开门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基于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避免进行打开动作的车辆的门10与接近于该门10的移动体的接触从而确保高的安全性,并且在车辆内的乘客h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解除该打开动作限制,顺利地打开该门10。而且,由此能够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2)门ecu30具备检测车辆内的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的安全确认行动检测部43。另外,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检测出移动体的接近、即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作为“第一规定次数”被预先设定的“两次”的情况下,以检测出进行该开门操作的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为条件,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而且,在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了比作为“第二规定次数”被预先设定的上述第一规定次数(两次)多的“三次”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也允许基于该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由此,能够确保高的安全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客h的便利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如下那样进行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体化为作为门10而具备四个摆动门的车辆1(所谓四门轿车)的门控制装置31。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适用于具有例如滑动门、掀背式门等其它形式的门10的车辆。另外,关于包含门10的个数、配置等、成为该适用对象的车种也可任意地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检测与车辆的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使用了雷达装置37以及角隅传感器38。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照相机进行图像解析等,关于该车辆周围监视装置34以及移动体检测部41的结构也可任意地改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被设置于内门把手32的附近的接近传感器36的输出信号sts,检测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关于这方面,使用照相机来进行图像解析等、的该开门操作检测部42的结构也可任意地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开门动作限制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通过将被设置于车辆的门10的门锁装置21控制为锁定状态,限制(禁止)该门10的打开动作。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为控制门检查装置22的动作,限制门10的打开动作角度θ、即门10的开度,由此限制该开门动作的构成。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生成该门ecu30向门检查装置22输出的控制信号s3(参照图1以及图4)。另外,优选这种情况下的门10的开度限制被设定为乘客h无法从该门10下车的程度。而且,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如图2所示,也可是在门10的后端部设置指示器53,并且在上述那样的开度(打开动作角度θ)被限制了的状态下门10进行了打开动作时,使该指示器53点亮,由此执行朝向该车辆1的外部的车外警告输出的构成。

即,使这样的指示器53点亮,由此能够针对从车辆1的后方接近门10的移动体的驾驶员,警告存在该门10进行打开动作的可能性的意思。而且,由此,能够确保更高的安全性。另外,关于朝向车辆1的外部的车外警告输出的执行方法例如可以是从外部扬声器产生警告音,使转向灯、刹车灯、或雾灯点亮,进而使该点亮模式变化等,可以任意地改变。而且,由此也能够应用于具备摆动门以外的样式的门10的车辆,并且也能够对从车辆1的前方接近的移动体,进行该车外警告输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为没有检测出乘客h的安全确认行动的情况下,进行与判定为该开门操作是“第一次”的情况相同的警告输出以及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门锁定)。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为在第一次的开门操作时和第二次的开门操作时,使其执行的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的内容变化的构成。而且,关于该警告输出也可设为在第一次的开门操作时和第二次的开门操作时,使其内容变化的构成。

例如如图6所示,将在第一次的开门操作时(步骤204:是)执行的警告输出的内容设定为缓和的内容并且(第一警告输出,步骤205),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将门锁装置21控制为锁定状态由此禁止门10的打开动作(第一开门动作限制,步骤206)。与此相对,关于第二次的开门操作时(步骤208:否)执行的警告输出,设定为更强警告的内容(第二警告输出,步骤211)。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如上述其它例那样,设为控制门检查装置22的动作,限制门10的开度(打开动作角度θ),由此限制该开门动作的构成(第二开门动作限制,步骤212)。

另外,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01~步骤204(步骤203之前被省略图示)的各处理与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1~步骤104的各处理相同。而且,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07~步骤210的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7~步骤110的各处理相同。

即,在该例中,作为开门动作限制部的开门操作安全控制部44在该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规定的切换次数(两次)之前,即在检测次数n小于规定的切换次数(两次)时(第一次),作为禁止门10的打开动作的开门动作禁止部发挥功能,且在该检测次数n达到切换次数后,即检测次数n是规定的切换次数(两次)以上时(第二次),作为限制该门10的开度的门开度限制部发挥功能。采用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通知移动体与该门10接近的情况,能够促使注意到该移动体。而且,由此能够确保更高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在检测出与门10接近的移动体的状态下,即在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执行的由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将“第一规定次数”设定为“两次”,将“第二规定次数”设定为“三次”。而且,在该检测次数n达到了“第一规定次数”的情况下,以检测出进行该开门操作的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为条件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在检测次数n达到了“第二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也允许基于该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

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这些“第一规定次数”以及“第二规定次数”也可任意地改变。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将“第二规定次数”设定为比“第一规定次数”多的次数。另外,如上述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其它例那样,在切换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的内容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是该“切换次数”与“第一规定次数”不同的结构。而且,也可设为无论该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如何,都将检测出多次的开门操作、且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作为允许门10的打开动作的条件的构成。

·另外,对于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的检测,也不一定要执行。即使作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确保安全性且能够提高乘客h的便利性。

例如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在判定为该开门操作是“第二次”的情况下(步骤307:是),也可设为不进行安全确认行动的检测判定,就执行警告输出(步骤308),执行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的(步骤309)构成。

另外,图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301~步骤307(步骤303之前被省略图示)的各处理与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01~步骤207(同样地,步骤203之前被省略图示)的各处理相同。而且,图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310以及步骤311的各处理与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09以及步骤210的各处理相同。

另外,在该例中,步骤308中的警告输出与上述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其它例相同,与该开门操作是“第一次”的情况下(步骤304:是)的警告输出(第一警告输出,步骤305)相比,成为其内容不同的警告输出(第二警告输出)。而且,关于步骤309中的打开动作限制,与该开门操作是“第一次”的情况下的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第一开门动作限制:门锁,步骤306)相比,也成为内容不同的打开动作限制(第二开门动作限制:门开度限制)。

·而且,也可是在由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规定次数”相当的被预先决定的多次(例如第三次)之前,即在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小于“第二规定次数”时,不进行安全确认行动的检测判定,进行与开门操作是“第一次”的情况相同的警告输出以及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门锁定)的构成。而且,也可是在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达到与该“第二规定次数”相当的多次(例如第三次)的时刻,无条件地允许基于该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的构成。

·另外,如图8的流程图所示,也可设为即使在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是“第一次”的情况下(步骤404:是),也执行安全确认行动的检测判定(步骤405)的构成。而且,在检测出乘客h实施的安全确认行动的情况下(步骤405:是),即使该开门操作的检测次数n是“一次”,也将计数器44a清零(n=0,步骤410),允许基于由该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门10的打开动作(步骤411)。

另外,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401~步骤404(步骤403之前被省略图示)的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处理顺序的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1~步骤104的各处理相同。而且,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406以后的各处理与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5以后的各处理相同。

·而且,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在检测出移动体的接近的状态下、即门10的打开动作被限制的状态下(步骤501:是),在检测出由该车辆内的乘客h进行的开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502:是),判定从上一次开门操作之后是否经过规定时间(步骤503)。而且,也可设为在判定为从上一次开门操作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后检测出新的开门操作的情况下(步骤503:是),使检测次数计测用的计数器44a自加1的构成(步骤504)。

另外,关于步骤505以后的各处理,例如可以与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图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104以后的各处理相同。另外,表示上述各其它例的处理顺序的图6的流程图中的步骤204以后的各处理,或也可与图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304以后的各处理相同。而且,也可与图8的流程图中的步骤404以后的各处理相同。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即使在车辆内的乘客h着急地想打开门10而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开门操作的情况下,该门10的打开动作限制也被继续。即、使进行开门操作的乘客h暂时平静下来,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通知移动体与该门10接近的情况,并能够促使注意到该移动体。而且,由此能够确保更高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