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折叠梯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582发布日期:2018-06-15 22:3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折叠梯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梯收纳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折叠梯收纳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折叠梯,是土木工程用品,协助工作人员在工地上高落低,有如活动楼梯。折梯用时打开,用完折合起来,方便转移。折叠梯子要求做工必须坚实牢固,折叠梯子被广泛用于各种土建工程,装修工程,折叠梯子的方便两用性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尤其快速折叠梯由于其体积小的特点被应用于多种场景。

目前,折叠梯通常放置于汽车内部,比如后备箱,但是会占据较大的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减少。尤其,对于没有后备箱的小型汽车就不方便放置折叠梯,比如两座四轮电动车,体积较小,且车身设计储物空间较少,导致折叠梯在车上无法得到妥善的收纳,放在车厢将占用乘坐人员腿部空间,在行驶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给日常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折叠梯在车上无法得到妥善收纳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梯收纳装置,该折叠梯收纳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折叠梯在车上无法得到妥善收纳等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折叠梯收纳装置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包括驳接端与车本体固定连接且上部具有凹槽的支架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端面用于封盖所述凹槽的顶板,折叠梯放置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折叠梯的顶端抵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为两个F型支架,所述驳接端具体为所述F型支架的竖杆末端,所述凹槽为所述F型支架的两个横杆与所述竖杆构成的空间,两个所述F型支架的距离与所述折叠梯的宽度相同,所述折叠梯卡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擦贴。

优选地,所述顶板为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面棱边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的挂钩能够挂接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侧端面的锁扣上。

优选地,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部对应的顶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挂钩和所述锁扣可通过锁子锁紧。

优选地,还包括一端焊接于所述车本体背部的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驳接端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顶板的外部具有防锈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车本体的车身处的折叠梯收纳装置,所述折叠梯收纳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梯收纳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包括支架本体、顶板,支架本体具有驳接端,通过驳接端与车本体固定连接。支架本体的上部具有凹槽,折叠梯放置于凹槽中。顶板安装于支架本体上端面,支架本体与顶板转动连接,通过顶板封盖凹槽的上部开口,且折叠梯的顶端抵接于顶板上,顶板能够固定折叠梯,防止折叠梯在凹槽中晃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安装于车本体的外部,用于收纳折叠梯,折叠梯不用放置于汽车内部,比如后备箱,不占据车本体的内部储物空间。尤其,对于没有后备箱的小型汽车也可以方便的放置折叠梯,比如两座四轮电动车,不占据内部狭小空间,不占用乘坐人员腿部空间,折叠梯在车上得到妥善的收纳,在行驶时较为安全,给日常使用带来很多方便;并且,折叠梯收纳装置结构简单,易于与车本体连接,便于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本体以及安装于车本体的车身处的折叠梯收纳装置,该折叠梯收纳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种折叠梯收纳装置。由于上述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折叠梯收纳装置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折叠梯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折叠梯放置于折叠梯收纳装置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折叠梯收纳装置和车本体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挂钩、2-锁扣、3-顶板、4-缓冲垫、5-驳接端、6-防擦垫、7-螺钉、8-螺丝孔、9-中间支架、10-折叠梯、11-折叠梯收纳装置、12-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折叠梯收纳装置,该折叠梯收纳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折叠梯在车上无法得到妥善收纳等问题;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折叠梯收纳装置的汽车。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折叠梯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折叠梯放置于折叠梯收纳装置的安装方式示意图;图4为折叠梯收纳装置和车本体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包括支架本体、顶板3,支架本体具有驳接端5,通过驳接端5与车本体12固定连接。支架本体的上部具有凹槽,折叠梯10放置于凹槽中。顶板3安装于支架本体上端面,支架本体与顶板3转动连接,通过顶板3封盖凹槽的上部开口,且折叠梯10的顶端抵接于顶板3上,顶板3能够固定折叠梯10,防止折叠梯10在凹槽中晃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安装于车本体12的外部,用于收纳折叠梯10,折叠梯10不用放置于汽车内部,比如后备箱,不占据车本体12的内部储物空间。尤其,对于没有后备箱的小型汽车也可以方便的放置折叠梯10,比如两座四轮电动车,不占据内部狭小空间,不占用乘坐人员腿部空间,折叠梯10在车上得到妥善的收纳,在行驶时较为安全,给日常使用带来很多方便;并且,折叠梯收纳装置11结构简单,易于与车本体12连接,便于安装,使汽车行驶时保持平稳,方便人员的使用。

上述折叠梯收纳装置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支架本体为两个F型支架,驳接端5具体为F型支架的竖杆末端,与车本体12固定连接。凹槽为F型支架的两个横杆与竖杆构成的空间,两个F型支架的距离与折叠梯10的宽度相同,折叠梯10卡于凹槽中,结构简单,可以将折叠梯10正好卡入凹槽中,配合紧密,不易晃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折叠梯收纳装置进行若干改变,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擦贴6,比如硅胶贴,可防止汽车在行进中的颠簸,给予其缓冲空间。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顶板3为直角板,直角板的一端与支架本体的上端面棱边通过合页连接,连接方便,易于拆卸。直角板的另一端具有挂钩1,支架本体的侧端面具有锁扣2,顶板3封盖于支架本体后,挂钩1能够挂接于锁扣2上,防止顶板3跳动。需要说明的是,顶盖可以为钢板,比如厚度为3毫米钢板,尺寸不受限制,比如长度为25厘米,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支架主体的材质和尺寸可以根据测试折叠梯10的重量计算出,比如采用2.5*2.5cm方钢管材质,强度较高,可以承受较大重量。锁扣2和挂钩1可以为高强度不锈钢件,采用焊接方式与支架主体和顶板3连接,方便安装固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顶板3与支架本体的上部对应的顶面上设置有缓冲垫4,缓冲层可以为硅胶垫,防止顶盖盖上时的上下跳动,对车身造成冲击,影响车辆前后重量分配,可以有效减少冲击,保护车本体12。

本发明所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挂钩1和锁扣2可通过锁子锁紧,将挂钩1和锁扣2锁紧,通过加锁防止车辆停放时折叠梯10被盗。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折叠梯收纳装置,还包括中间支架9,中间支架9的一端焊接于车本体12背部,易于固定,方便取出与收纳,对于车辆整体前后重量平衡并无影响。中间支架9的另一端和驳接端5上均开设有螺丝孔8,螺丝孔8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自行设定。用螺丝穿过螺丝孔8进行固定,中间支架9与驳接端5通过螺钉7连接,连接方便,易于拆卸。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架本体和顶板3的外部具有防锈层,外部采用喷漆防锈处理,并在外部包裹软塑胶,保证耐磨,减少对折叠梯10的伤害。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折叠梯收纳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本体12以及安装于车本体12的车身处的折叠梯收纳装置11,其中折叠梯收纳装置11为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折叠梯收纳装置11。由于该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折叠梯收纳装置11,所以该汽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