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和具有该座椅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520发布日期:2018-09-25 20: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和具有该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车辆高速撞击时,由于车辆速度急速降低,车内乘员的身体往往会发生向前滑动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安全带往往束缚在腰间,对腰部进行保护。当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由于身体发生下潜活动,整体身体相对座椅发生下移,安全带的束缚位置变成了腹部,对乘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影响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座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座椅包括:座垫,所述座垫设有向下凹入的至少一个凹槽;

至少一组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气囊组件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囊,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成在车辆受到碰撞时被触发以向所述气囊充气,且使所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超出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装置被触发,从而产生气体,为气囊充气,气囊充气后迅速膨胀,充气后的气囊至少有一部分超出凹槽,与司乘人员接触,使司乘人员得到缓冲,并且防止司乘人员发生下潜,从而达到保护司乘人员的目的,且该座椅安装使用方便、通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还包括气囊开启机构,所述气囊开启机构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与所述座垫可活动地相连,所述气囊开启机构设置成在车辆受到碰撞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凹槽的敞开端敞开,所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适于从所述敞开端向上超出所述凹槽,所述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气囊开启机构封闭所述凹槽的敞开端,所述气囊开启机构和所述凹槽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气囊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当车辆受到碰撞时,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打开位置,而平时气囊开启机构则位于关闭位置。当气囊开启机构位于关闭位置时,气囊被容纳在由凹槽的敞开端的气囊开启机构和凹槽构成的封闭空间。当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打开位置时,凹槽的敞开端敞开,气囊被充气膨胀,气囊因为膨胀,至少有一部分超出凹槽与司乘人员接触,从而防止司乘人员下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开启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门板,每个所述门板均与所述座垫通过转轴可转动地相连。气囊开启机构通过门板绕转轴的转动实现开闭,结构简单,且只凭借气囊充气时的爆炸力推开门板,使气囊开启机构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实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还包括弹性件,其中每个所述门板均与所述凹槽的对应侧的槽壁通过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

当气囊开启机构需要从打开位置回复到到关闭位置时,门板在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气囊开启机构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状态,以使更换后的气囊封闭在凹槽内,便于气囊开启机构的重复利用,且在气囊开启机构处于关闭的位置时,弹性件用来帮助气囊开启机构保持关闭的状态,使气囊封闭在凹槽内,防止气囊开启机构在轻微外力作用下误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设在所述内层外,所述内层为蜂窝状尼龙层,所述外层为气凝胶层。外层的气凝胶层恒温材料,该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透气作用,同时由于材质柔软度较高,可以很好的保护乘客在气囊张开时不受意外伤害。内层的蜂窝状尼龙层用于密封当车辆受到撞击时,气体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气体,使气囊瞬间膨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气囊组件从前向后间隔设置,且对应的多个所述气囊的完全充气高度从前向后减小。从高到低的气囊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并能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与司乘人员身体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更好的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车身;座椅,所述座椅设在所述车身内;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受到碰撞的程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碰撞传感器和所述座椅的气体发生装置均相连,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碰撞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是否被触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当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体发生装置是否打开,这样,车辆可以更准确地对碰撞信号进行处理,准确地控制气体发生装置的打开时机,增强车辆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车身;座椅,所述座椅设在所述车身内;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受到碰撞的程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碰撞传感器、所述座椅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囊开启机构均相连,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碰撞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是否被触发,且适于根据所述碰撞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气囊开启机构位于打开位置或位于关闭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当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控制器可以根据碰撞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气囊开启机构是否被打开,且控制气体发生装置是否被触发,可以使气囊开启机构与气体发生装置同步工作,使车辆对发生的碰撞可以及时的弹出气囊,从而保证车辆对司乘人员及时准确的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包括前防撞梁,所述碰撞传感器包括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所述触发碰撞传感器设在所述前防撞梁上,且用于检测车辆在受到碰撞时的加速度,所述防护碰撞传感器设在所述座垫上,用于检测所述座垫在车辆受到碰撞时的形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触发碰撞传感器对车辆加速度变化的检测,可以有效地使车辆在发生高速碰撞时及时的做出反应,通过防护碰撞传感器对座垫在车辆受到碰撞时的形变程度进行检测,使控制器根据触发碰撞传感器以及防护碰撞传感器的检测值,单独控制气体发生装置,或者同时控制气囊开启机构和气体发生装置,从而及时保护司乘人员,防止气囊组件误爆炸,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开启机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开启机构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原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椅1;座垫11;凹槽111;气囊组件112;气体发生装置1121;气囊1122;外层11221;内层11222;靠背12;气囊开启机构13;门板131;转轴132;弹性件14;

碰撞传感器3;触发碰撞传感器31;防护碰撞传感器32;

控制器4;

电源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包括:座垫11和至少一组气囊组件112。

如图1-图3所示,座垫11安装在座椅1的下部,司乘人员可坐在座垫11上,且座垫11设有向下凹入的至少一个凹槽111,气囊组件112与凹槽111一一对应,即气囊组件112的个数与凹槽111的个数相同,且一个气囊组件112设在一个凹槽11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气囊组件112包括气体发生装置1121和气囊1122,气体发生装置1121设置成在车辆受到碰撞时被触发以向气囊1122充气,且使气囊1122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超出凹槽111。

下面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1及气囊组件112工作过程:

当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气体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从而产生气体,为气囊1122充气,气囊1122充气后迅速膨胀,充气后的气囊1122由于膨胀,至少有一部分超出凹槽111,超出凹槽111的部分与司乘人员接触,从而抬高司乘人员,防止使司乘人员由于车辆碰撞而出现身体下潜,起到限定司乘人员位置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司乘人员的目的。

当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时,气囊发生装置1121不触发,气囊组件112被容纳在凹槽111中,从而不妨碍座椅1的正常使用。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通过设置气囊组件112,在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有效防止司乘人员的身体下潜,防止下潜事故的发生,提升了安全性,且整个座椅1安装方便、使用方便。

下面参照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还包括气囊开启机构13,气囊开启机构13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与座垫11可活动地相连。

气囊开启机构13设置成当车辆受到碰撞时位于打开位置。可选地,气囊开启机构13设置在凹槽111的上部靠近司乘人员的那端。

当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时,凹槽111的敞开端(如图中的上端)敞开,气囊1122的至少一部分适于从敞开端向上超出凹槽111,当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关闭位置时,气囊开启机构13封闭凹槽111的敞开端。气囊开启机构13和凹槽111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气囊组件112位于容纳空间内。

在车辆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气囊开启机构13处于关闭位置,这时气囊组件112被容纳在由凹槽111与气囊开启机构13所限定出的容纳空间中,从而不影响座椅1的正常使用,且通过设置,气囊开启机构13,可以提升座垫11的结构强度,气囊开启机构13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支撑司乘人员的身体,提升司乘人员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当车辆受到碰撞时,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而平时气囊开启机构13则位于关闭位置。当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关闭位置时,气囊1122被容纳在由凹槽111的敞开端的气囊开启机构13和凹槽111构成的容纳空间内。当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时,凹槽111的敞开端敞开,气囊1122被充气膨胀,气囊1122因为膨胀,至少有一部分超出凹槽111与司乘人员接触,从下面抬起司乘人员,防止司乘人员的身体下潜,从而达到保护司乘人员的目的。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还包括弹性件14,其中每个门板131均与凹槽111的对应侧的槽壁通过弹性件14相连,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时,弹性件14被拉伸或压缩。当气囊开启机构13需要从打开位置回复到到关闭位置时,门板131在弹性件14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气囊开启机构13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状态,以使更换后的气囊1122封闭在凹槽111内,便于气囊开启机构13的重复利用,且在气囊开启机构13处于关闭的位置时,弹性件14用来帮助气囊开启机构13保持关闭的状态,使气囊1122封闭在凹槽111内,防止气囊开启机构13在轻微外力作用下误打开。

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气囊开启机构13可以为相对设置的两个门板131,且每个门板131与座垫11通过转轴132可转动地相连,气囊开启机构13通过门板131绕着转轴132转动实现开闭。当气体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时,气体发生装置1121瞬间产生大量气体,气囊1122瞬间膨胀,瞬间膨胀所产生的爆炸力使气囊1122推动两个门板131沿旋转轴132转动,使气囊开启机构13打开,从而使气囊1122的一部分超出凹槽111与司乘人员接触,。

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4可以是弹簧,其中每个门板131均与凹槽111的对应侧的槽壁通过弹簧相连,当每个门板131位于关闭位置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用来保持气囊开启机构13处于关闭的位置,当气体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时,气囊1122被充气膨胀,推动门板131,门板131向上开启,进一步拉伸弹簧,使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包括内层11222和外层11221,外层11221设在内层11222外,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内层11222为蜂窝状尼龙层,外层11221为3mm气凝胶层。内层11222的高密度蜂窝状尼龙材质,用于密封当车辆受到撞击时,气体发生装置1121所产生的气体,使气囊1122瞬间膨胀。外层11221的气凝胶层恒温材料,用于与司乘人员接触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当气囊1122膨胀之后,气凝胶恒温材料较柔软不会给司乘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由于气体发生装置1121在被触发的瞬间产生大量气体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热量,外层11221的气凝胶恒温材料可以隔绝这些热量,保护司乘人员不被产生气体发出的热量烫伤。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气囊组件112为多个,多个气囊组件112从前向后间隔设置,且对应的多个气囊1122的完全充气高度从前向后减小。也就是说,在座椅1上从前到后依次、间隔布置多个气囊组件112,并且当气囊1122被完全充气时,各个气囊1122的高度从前向后依次减小,也就是说,前面第一个气囊1122被完全充气时高度最高,最后面的气囊1122被完全充气时高度最低,气囊1122被完全充气时的高度从前面第一个气囊1122到最后面的气囊1122依次降低。从高到低的气囊1122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1122与司乘人员身体接触面积大,从而更好的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如图1-图3所示,座椅1还包括靠背12,靠背12安装在座垫11后方,用来支撑司乘人员的后背,使司乘人员更舒适地驾驶、乘坐。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组件112为3个,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三个气囊1122的完全充气时高度依次为2厘米、1.5厘米和1厘米。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1122完全充气时高度的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帮助司乘人员身体向后靠向靠背12,能有效防止司乘人员身体的下潜,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1,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体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从而产生气体,为气囊1122充气,气囊1122充气后迅速膨胀,气囊开启装置1121位于打开位置,充气后的气囊1122由于膨胀,至少有一部分超出凹槽111,与司乘人员接触,从而抬起司乘人员,从而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当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时,气囊发生装置1121不触发,气囊开启机构1121处于关闭位置,气囊组件112被容纳在由气囊开启机构1121与凹槽111构成的容纳空间内,从而不妨碍座椅1的正常使用,并且气囊1122包括内层11222和外层11221,当气囊1122膨胀之后,气囊1122不会给司乘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并且由于气体发生装置1121在被触发的瞬间产生大量气体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热量,外层11221可以隔绝这些热量,保护司乘人员不被产生气体发出的热量烫伤,气囊组件112设计为为多个,气囊1122被完全充气时的高度从前面第一个气囊1122到最后面的气囊1122依次降低。从高到低的气囊1122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1122与司乘人员身体接触面积大,且可以帮助司乘人员身体向后靠向靠背12,从而更好的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座椅1、碰撞传感器3,控制器4,其中座椅1用来安装气囊组件112,并且设在车身内,碰撞传感器3用于检测车身受到碰撞的程度,控制器4与碰撞传感器3和座椅1的气体发生装置1121均相连,控制器4适于根据碰撞传感器3的检测值控制气体发生装置1121是否被触发。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器4可以为微型单片机,用于处理碰撞传感器31检测到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控制气体发生装置1121,使气体发生装置1121产生气体,微型单片机可以将碰撞传感器3所检测的信号准确的进行处理,之后快速的将信号传递给气体发生装置1121,从而使气体发生装置1121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发生的碰撞做出反应,进一步增强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在该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31检测到车身的碰撞程度,并传递给连接在碰撞传感器3上的控制器4,控制器4对碰撞传感器31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当碰撞程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时,控制器4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产生气体,这时气囊1122膨胀,气囊1122的至少一部分超出凹槽111与司乘人员接触,抬起司乘人员,从而防止司乘人员因车辆发生碰撞发生身体下潜,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碰撞传感器3检测车身碰撞的程度,可以准确地检测到车辆的碰撞程度,控制器4可以根据碰撞传感器3所检测的信号准确地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是否被触发,并且控制器4可以跟据车型的不同调整预先设定的数值,使车辆对碰撞的程度做出准确地反应,从而有效地提高的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座椅1、碰撞传感器3和控制器4,其中座椅1用来安装气囊组件112和气囊开启机构13,并且设在车身内,碰撞传感器3用来检测车身的碰撞程度,控制器4与碰撞传感器3、座椅1的气体发生装置1121和气囊开启机构13均相连,控制器4适于根据碰撞传感器3的检测值控制气体发生装置1121是否被触发,且适于根据碰撞传感器3的检测值控制气囊开启机构13位于打开位置或位于关闭位置。

在该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31检测到车身的碰撞程度,并传递给连接在碰撞传感器3上的控制器4,控制器4对碰撞传感器31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当碰撞程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时,控制器4控制气囊开启机构13打开,且控制器4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产生气体,这时气囊1122膨胀,气囊1122的至少一部分超出凹槽111与司乘人员接触,抬起司乘人员,从而防止司乘人员因车辆发生碰撞发生身体下潜,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碰撞传感器3检测车身碰撞的程度,可以准确地检测到车辆的碰撞程度,控制器4可以根据碰撞传感器3所检测的信号准确地控制气囊开启机构13是否被打开,且控制器4可以根据碰撞传感器3所检测的信号准确地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是否被触发,并且控制器4可以跟据车型的不同调整预先设定的数值,使车辆对碰撞的程度做出准确地反应,从而有效地提高的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车身还可以包括前防撞梁,且碰撞传感器3包括触发碰撞传感器31和防护碰撞传感器32,触发碰撞传感器31设在前防撞梁上用于检测车辆在受到碰撞时的加速度,防护碰撞传感器32设在座垫11上,可以检测到座垫11在车辆碰撞时的形变。

具体而言,当车辆未发生碰撞时,也可能出现加速度达到预设加速度的情况,例如急刹车,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加速度会发生变化,且座垫11会发生形变,当防护碰撞传感器32的检测值达到预定形变程度,且触发碰撞传感器31的检测值达到预设加速度时,控制器4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或者控制器4控制气囊开启机构13打开的同时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是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一个条件是加速度达到预设加速度,另一个条件是座垫11的形变达到预定形变程度,这样可以防止误触发气囊发生装置1121。

可选地,如图6所示,触发碰撞传感器31与防护碰撞传感器32串联。其中,电源5可以为触发碰撞传感器31、防护碰撞传感器32以及控制器4提供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碰撞传感器31设置成包括触发碰撞传感器31和防护碰撞传感器32,可以更加精确地通过控制器4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或者更加精确地通过控制器4控制气囊开启机构13打开的同时控制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触发,防止气囊发生装置1121被误触发,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