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踏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846发布日期:2018-09-08 00:1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踏步。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常采用自动二级踏步进行上下车,一级踏步离地高度均较高,不方便驾乘人员的上下车,影响驾乘人员的乘车舒适性;另外,较高的踏步台阶也给驾乘人员上下车带来隐患,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伤残人员等特殊乘客,二级踏步的设计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二级踏步设计规格相同,并且只有前后的伸缩方式。一种汽车活动踏步自动装置(2016202113210)公开了一种二级自动踏步,然而该专利的二级踏步只有底层的一级踏步可以伸缩,二级踏步是固定在车架主体上的。这种踏步设计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踏步的自动化,然而由于二级踏步不能伸缩,导致一级踏步伸缩后仍然留有二级踏步的占用空间,同时车厢内踏步的存在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自动踏步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踏步,从而提供踏步在车厢内的空间利用率,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踏步,包括位于车体骨架下端的气缸、一级踏步、二级踏步,所述车体骨架包括矩形顶面框架和垂直焊接在顶面框架底部两侧的两根竖直杆,所述车体骨架相对的两侧面成“7”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框架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气缸的泵体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的两端分别通过L形支座固定在车体骨架两侧的两根竖直杆上,所述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与L形支座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所述一级踏步靠近两根竖直杆的两个角上分别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的所述二级踏步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支架,所述气缸的泵杆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所述气缸上安装有单向节流阀,进出气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非接触式电磁传感器电控制,电路系统中安装有双向电磁阀,控制通断电情况下气动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二级踏步位于一级踏步和顶面框架之间,所述二级踏步的宽度不大于二级踏步与顶面框架的距离,所述一级踏步的宽度不小于一级踏步与第二限位板顶边的距离、不大于一级踏步与顶面框架的距离;

所述L形支座包括固定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为L形、其弯折处设有弧度,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面垂直焊接在L型固定板的底边,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面垂直焊接在L型固定板的外侧竖直边的上端,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限位处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L形支座上分别设有第一销钉座和第二销钉座,所述第一销钉座和第二销钉座内均设有销钉孔,所述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一销钉座和第二销钉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为L形,L形第一限位板的折角处形成限位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踏步,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踏步通过气缸带动一级踏步和二级踏步同时进行伸缩运动,并且当踏步收起时可达到竖直状态,踏步收起后一方面节省了踏步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使得踏步外形相较于常用样式较为简洁、美观。本实用新型所用的L形支座具有固定支撑两级踏步、实现踏步伸缩的限位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踏步脱落设计,通过气缸上的单向节流阀实现气缸保压;通过双向电磁阀控制,可在没有电气情况下依然能保持两种状态不改变,气缸保压效果好,不脱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于在车辆领域普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L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斜后视图。

其中:1、车体骨架;2、二级踏步;3、第一固定板;4、一级踏步;5、固定支架;6、气缸;7、连杆;8、L形支座;81、固定板;82、第一限位板;83、第二限位板;84、第一销钉座;85、第二销钉座;9、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第二固定板;12、第三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自动踏步,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车体骨架1下端的气缸6、一级踏步4、二级踏步2,所述车体骨架1包括矩形顶面框架和垂直焊接在顶面框架底部两侧的两根竖直杆,所述车体骨架1相对的两侧面成“7”字形结构,所述顶面框架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支架5,所述气缸6的泵体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架5上,所述一级踏步4和二级踏步2的两端分别通过L形支座8固定在车体骨架1两侧的两根竖直杆上,

所述一级踏步4和二级踏步2与L形支座8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所述一级踏步4靠近两根竖直杆的两个角上分别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3上固定有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10,与第二支架10相对的所述二级踏步2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支架12,所述气缸6的泵杆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9上,连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二支架10和第三支架12上;所述气缸6上安装有单向节流阀,进出气通过安装在车门上的非接触式电磁传感器电控制,电路系统中安装有双向电磁阀,控制通断电情况下气动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二级踏步2位于一级踏步4和顶面框架之间,所述二级踏步2的宽度不大于二级踏步2与顶面框架的距离,所述一级踏步4的宽度不小于一级踏步4与第二限位板83顶边的距离、不大于一级踏步4与顶面框架的距离。

如图2所示,所述L形支座8包括固定板81、第一限位板82和第二限位板83,所述固定板81为L形、其弯折处设有弧度,所述第一限位板82的一端面垂直焊接在L型固定板81的底边,所述第二限位板83的一端面垂直焊接在L型固定板81的外侧竖直边的上端,所述第一限位板82和第二限位板83的限位处位于固定板81的同一侧。所述L形支座8上分别设有第一销钉座84和第二销钉座85,所述第一销钉座84和第二销钉座85内均设有销钉孔,所述一级踏步4和二级踏步2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在第一销钉座84和第二销钉座85上。所述第一限位板82为L形,L形第一限位板82的折角处形成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安装在汽车乘员室门上的非接触式电磁传感器,在乘员室门关闭时,感应信号,发出指令动作,气缸6伸出,作用力作用于第一支架9上并沿着轨迹作圆周运动,致使一级踏步4从水平位置运动到竖直状态,L形支座8上的第二限位板83对一级踏步4限位运动停止,此时气缸6也达到自身的伸缩量;二级踏步2则通过连杆7与一级踏步4实现相同的运动状态,达到踏步收起的效果。同样原理,在乘员室门打开时,给予电控信号,使得气缸6收缩,带动一级踏步4和二级踏步2做相反的运动,实现踏步的水平放置,气缸6收缩完毕时,此时一级踏步4也同时与L形支座8上的第一限位板82接触,停止运动;支座5的限位结构也提供了支撑踏步的主要作用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