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8113发布日期:2018-11-30 20:4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位于发动机舱中,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动力总成和车身。对悬置支架的要求在于,其要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便于装配、重量轻、强度高及成本低等特点。悬置支架按加工方式可分为铸造支架和焊接支架。铸造支架在铸造成毛坯后经机加工而成,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和铸铁。焊接支架经冲裁、冲压、弯折和焊接等工序制成,常用材料为钢板,钢板的型号和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铝合金支架材料密度小,重量较轻,但普通铝合金的强度偏低,针对力学性能高的环境并不适用;而高强度铝合金成本较高,不适合大量用于汽车产品。铸铁支架虽然强度高,但其重量大,这增加了整车重量,从而增加整车油耗。焊接支架选材为各种型号的钢板,强度覆盖面广,能满足对支架的各种强度要求,但由于钢板成型工艺的限制,需要先将冲裁完成的钢板冲压或弯折成子零件,再把子零件焊接成零件总成。复杂的焊接夹具、过多的焊接工序和冲裁后剩余的废料等都会增加零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以解决现有的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冲裁余料多、成本高和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包括:由板材折弯而成的主支架,所述板材的左上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板材的右上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板材的左下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板材的右下部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板材的下部冲裁有开口朝下的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之间;

所述主支架包括由所述板材的左部向前弯折而成的左侧壁、由所述板材的右部向前弯折而成的右侧壁和由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的底壁,所述左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右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同轴以用于安装悬置,所述左侧壁下部的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同动力总成相连,所述右侧壁的下部向右翻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的所述第四安装孔用于同动力总成相连。

还包括由所述缺口的冲裁余料制成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在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之间,所述加强板的左部同所述左侧壁相连,所述加强板的右部同所述右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的左部设有用于搭在所述左侧壁上的翻边和/或所述加强板的右部设有用于搭在所述右侧壁上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板材为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板材上冲裁出一个缺口,该缺口的存在正好为设置左侧壁以及设置右侧壁上的弯折部提供制作条件,以使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能够与动力总成的不同的安装点进行连接,以更好地固定;利用冲裁余料以制作加强板,该加强板设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以提高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因此,这使得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在选材的时候可以选择质地较轻的板材进行制作;通过对板材进行冲裁以及折弯的方式以制作出来的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成本较低,且制作方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材,2—主支架,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第三安装孔,6—第四安装孔,7—左侧壁,8—右侧壁,9—弯折部,10—加强板,11—翻边,12—冲裁余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包括:由板材1折弯而成的主支架2,板材1的左上部设有第一安装孔3、板材1的右上部设有第二安装孔4、板材1的左下部设有第三安装孔5、板材1的右下部设有第四安装孔6,板材1的下部冲裁有开口朝下的缺口,缺口位于第三安装孔5和第四安装孔6之间;

主支架2包括由板材1的左部向前弯折而成的左侧壁7、由板材1的右部向前弯折而成的右侧壁8和由板材1的中部形成的底壁,此时,第一安装孔3以及第三安装孔5均位于左侧壁7上,而第二安装孔4和第四安装孔6均位于右侧壁8上,左侧壁7上的第一安装孔3和右侧壁8上的第二安装孔4同轴以用于安装悬置,左侧壁7下部的第三安装孔5用于同动力总成相连,右侧壁8的下部向右翻折形成弯折部9,此时第四安装孔6位于弯折部9上,弯折部9上的第四安装孔6用于同动力总成相连。

还包括由缺口的冲裁余料12制成的加强板10,加强板10设在左侧壁7和右侧壁8之间,加强板10的左部同左侧壁7相连,加强板10的右部同右侧壁8相连。

板材1上冲裁出的缺口的用处在于:

其一,缺口左侧的板材1经过弯折后形成左侧壁7,缺口右侧的板材1经过弯折后形成右侧壁8,右侧壁8的下部向右弯折形成弯折部9,弯折部9通过第四安装孔6同动力总成相连,而左侧壁7的下部通过第三安装孔5同动力总成相连,可见,该缺口的设置为设置左侧壁7和弯折部9提供了制作条件,以实现左侧壁7和弯折部9对动力总成的不同的安装点进行连接;

其二,缺口的冲裁余料12可以支撑加强板10,通过将加强板10设在左侧壁7和右侧壁8之间以加强主支架2的结构强度,因此,在选用板材的时候,可以选择质地较轻的板材进行加工,由此可以减轻整车重量,但同时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也有保证。

作为优选的,加强板10的左部设有用于搭在左侧壁7上的翻边11和/或加强板10的右部设有用于搭在右侧壁8上的翻边11。通过翻边11以搭在左侧壁7和/或右侧壁8上,可以增大加强板10同左侧壁7和/或右侧壁8的接触面积,连接足够牢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加强板10的右部设置翻边11。

作为优选的,板材1为钢板。钢板的强度够强,并且用钢板制作出的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在制作过程中不会用到复杂的工艺流程,成本也相对较低。

作为优选的,加强板10与左侧壁7和右侧壁8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保证加强板10的强度。

本实施例的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制作过程在于,优选的,首先选择一个整体呈矩形的钢板;在该钢板的左上部裁出第一安装孔3,在该钢板的右上部裁出第二安装孔4,在该钢板的左下部裁出第三安装孔5,在该钢板的右下部裁出第四安装孔6;然后在该钢板的下部、位于第三安装孔5和第四安装孔6之间裁出一个开口向下缺口,冲裁余料12用于制作加强板10;然后将该钢板的左部以及右部向前折弯以形成左侧壁7和右侧壁8,将右侧壁8的下部向右折弯以形成弯折部9;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0的右部折弯形成翻边11,加强板10的左部同左侧壁7焊接,翻边11搭在右侧壁8上并相互焊接,制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板材1上冲裁出一个缺口,该缺口的存在正好为设置左侧壁7以及设置右侧壁8上的弯折部9提供制作条件,以使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能够与动力总成的不同的安装点进行连接,以更好地固定;利用冲裁余料12以制作加强板10,该加强板10设在左侧壁7和右侧壁8之间以提高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因此,这使得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在选材的时候可以选择质地较轻的板材进行制作;通过对板材1进行冲裁以及折弯的方式以制作出来的本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成本较低,且制作方式简单。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