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728发布日期:2019-05-11 00:5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汽车上大多安装有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用于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给乘坐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另一方面,现代汽车,尤其是高端汽车,对车内的静谧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车内的噪音包括:发动机噪音、路噪、胎噪等噪音源。此外,车内的空调系统也能够造成噪音污染。

空调制冷剂在管路中高速流动产生的噪音通过管路传递至驾驶舱,形成噪音。目前,常用的单腔扩张式消音器降低管道内声波反射有限,不能达到20分贝以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以降低车内的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

所述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外壳、隔挡片、导通管、连接环;

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隔挡片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将壳体分隔成两个腔室;其中,隔挡片与左壳体形成第一腔室,隔挡片与右壳体形成第二腔室;

所述隔挡片上具有一开孔;所述导通管固定在所述开孔中,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连接环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连接过渡处,用于将左壳体和右壳体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侧面为圆柱面,并在圆柱面两侧具有两个圆形底面,所述圆形底面与圆柱面之间通过一圆角过渡;所述外壳沿圆柱面的截面方向断开形成左壳体和右壳体。

可选地,所述右壳体上的第二开口位于外壳的圆形底面的中心;所述左壳体上的第一开口位于圆柱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圆孔。

可选地,所述右壳体上的第二开口与导通管的内孔同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分别具有一管路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环为橡胶环。

可选地,所述隔挡片分别与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导通管与隔挡片的开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导通管与隔挡片的开孔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本申请提出的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外壳、隔挡片、导通管、连接环;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隔挡片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将壳体分隔成两个腔室;其中,隔挡片与左壳体形成第一腔室,隔挡片与右壳体形成第二腔室;所述隔挡片上具有一开孔;所述导通管固定在所述开孔中,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本申请通过在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中设计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双腔体结构,使声波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反射,而且具有两次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分贝值。

此外,通过在外壳中增加隔挡片形成的双腔体结构,结构简单,并不会增加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尺寸,在不增加尺寸的情况下,提升了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用于汽车的汽车空调系统。

具体地,本申请提出的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外壳、隔挡片、导通管、连接环;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隔挡片安装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将壳体分隔成两个腔室;其中,隔挡片与左壳体形成第一腔室,隔挡片与右壳体形成第二腔室;所述隔挡片上具有一开孔;所述导通管固定在所述开孔中,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本申请通过在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中设计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双腔体结构,使声波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反射,而且具有两次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分贝值。

此外,通过在外壳中增加隔挡片形成的双腔体结构,并不会增加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的尺寸,在不增加尺寸的情况下,提升了消音效果。

参考图1和图2,所述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外壳1、隔挡片2、导通管3、连接环4。

所述外壳1包括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所述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上分别设有用于制冷剂进出的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 12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制冷剂可以为气体状态,当制冷剂以高速流通时能够产生噪音。制冷剂可从第一开口111进入,从第二开口121流出或从第二开口121进入,从第一开口111流出。

所述隔挡片2安装在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之间,将壳体1 分隔成两个腔室;其中,隔挡片2与左壳体11形成第一腔室51,隔挡片2与右壳体52形成第二腔室5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隔挡片2可用于将外壳1隔成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并形成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两个腔室。

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在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中设计成第一腔室51、第二腔室52的双腔体结构,使声波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反射,而且具有两次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分贝值。

参见图2和图3,所述隔挡片2上具有一开孔21;所述导通管3固定在所述开孔21中,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51和所述第二腔室5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导通管3连通所述第一腔室51和所述第二腔室52,使得制冷剂首先进入其中一个,然后流入另一个,流经两个腔室,可降低制冷剂在高速流动时的噪音。

所述连接环4安装在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的连接过渡处,用于将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固定在一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环4可增加左壳体11和右壳体 12在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制冷剂漏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4为橡胶环。

需要说明的是,橡胶环的具有弹性,对其他配合部件的安装尺寸要求较低,且安装较为简便。此外,橡胶环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制冷剂的泄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面为圆柱面(112、122),并在圆柱面(112、122)两侧具有两个圆形底面(113、123),所述圆形底面(113、123)与圆柱面(112、122)之间通过一圆角过渡;所述外壳沿圆柱面(112、122)的截面方向断开形成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

需要说明的是,将外壳1设置成圆柱形,可有效的降低制冷剂流动时的阻力,降低流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右壳体12上的第二开口121位于外壳1的圆形底面123的中心;所述左壳体11上的第一开口111 位于圆柱面1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二开口121设置在圆形底面123,将第一开口111设置在圆柱面112上,所述第二开口121与第一开口 111的轴线相互垂直,通过将进出口方向错开,有利于降低制冷剂的流动速度,使之更加平缓,达到降低整个管路的噪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1 均为圆孔。

将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1设置为圆孔有利于与其他管路的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右壳体12上的第二开口121与导通管3的内孔31同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121可以为制冷剂的进气口,第二开口121与导通管3的内孔31同轴有利于降低制冷剂在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中的流动阻力,使得制冷剂的流动更加平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1 处分别具有一管路连接部。

所述通过在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21设置管路连接部方便与其他管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隔挡片2分别与左壳体11和右壳体 12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焊接将隔挡片2分别与左壳体11和右壳体12进行固定连接,无需其他连接件,简单可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管3与隔挡片2的开孔21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导通管3与隔挡片2的开孔21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简单可靠,无需其他连接件,也无需对连接处进行额外的加工处理。此外,通过焊接工艺也是可以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管3与隔挡片2的开孔2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