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807发布日期:2019-08-16 22: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



背景技术:

大马力发动机匹配小速比后桥是商用车技术发展的趋势,国内及欧美市场该类车型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集成式液力缓速器,在传动轴转速较低工况下有较大的制动扭矩,并能在较宽的传动轴转速范围内保持较大的制动扭矩,契合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

在缓速器的性能评判中,空转功率损失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一般要求缓速器在1500rpm时,空转功率损失不得高于2kW。但随着缓速器制动扭矩的不断增大,缓速器定转子循环圆直径也不断随之增大,这样就会直接导致缓速器在空转时功率损耗的增加,严重影响缓速器的整体性能指标和整车的油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以解决缓速器在空转时功率损耗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包括:弹性连接在缓速器壳体上的挡板,且挡板设置在缓速器的定子与转子之间。

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包括设置在缓速器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两挡板,挡板为弧形板,两挡板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挡板外弧面连接有阀体活塞一端,阀体活塞另一端将通过弹簧连接在缓速器壳体内壁,所述阀体活塞与挡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承压面;当缓速器空转时,挡板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部分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通过固定螺塞固定在缓速器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挡板设置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两挡板之间对称设置,且两挡板在缓速器空转时,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活塞的承压面为圆形承压面。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活塞与挡板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活塞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挡板通过外弧面上开设的卡口卡入环形卡槽中。

进一步地,阀体活塞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弹簧一端伸入固定孔中与阀体活塞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之间设置挡板,当缓速器正常工作时,定转子之间充满工作液,工作腔内压力增加,油液的压力作用于空损减小阀的承压面上,阀体活塞的承压面在油液的作用下压缩弹簧,带动挡板离开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正对区域,从而不影响缓速器的正常工作;当缓速器退出工作即空转时,定转子之间的工作液被排出,工作腔内压力降低,承压面不受力,此时,两挡板在弹簧推动下靠拢,挡板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部分面积,因为挡板的阻挡,减小了缓速器的定转子之间的相对面积,从而降低了缓速器在空转时的功率损耗。

进一步的,设置两组挡板,增加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阻挡面积,从而减小了缓速器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对面积,进而更大效率低降低了缓速器在空转时的功率损耗。

进一步的,阀体活塞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挡板通过外弧面上开设的卡口卡入环形卡槽中,进而可以防止挡板的左右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退出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螺塞;2、弹簧;3、阀体活塞;4、挡板;5.承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缓速器空损减小阀,包括:固定螺塞1,弹簧2,阀体活塞3、挡板4和承压面5,两挡板4对称设置在缓速器的定子与转子之间,具体的,挡板4设置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中间位置。挡板4为弧形板,两挡板4的开口相对设置,挡板4外弧面的中部连接有阀体活塞3一端,具体的,阀体活塞3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挡板4通过外弧面上开设的卡口卡入环形卡槽中。阀体活塞3另一端与弹簧2的一端连接,弹簧2另一端与固定螺塞1连接,固定螺塞1固定在缓速器的壳体上;具体的,阀体活塞3与弹簧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弹簧2一端伸入固定孔中与阀体活塞3固定。在缓速器壳体内壁,阀体活塞3与挡板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承压面5;阀体活塞3的承压面5为圆形承压面。

如图3所示,当缓速器退出工作即空转时,挡板4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部分面积,且两挡板在缓速器空转时,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面积相同。即当缓速器空转时,定转子之间的工作液被排出,工作腔内压力降低,承压面5不受力,此时,两挡板4在弹簧2推动下靠拢,挡板4阻挡转子与定子正对区域的部分面积,因为挡板的阻挡,减小了缓速器的定转子之间的相对面积,从而降低了缓速器在空转时的功率损耗。

如图2所示,当缓速器正常工作时,定转子之间充满工作液,工作腔内压力增加,油液的压力作用于空损减小阀的承压面上,阀体活塞3的承压面5在油液的作用下压缩弹簧2,带动挡板4离开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正对区域,从而不影响缓速器的正常工作。

位于阀体活塞3与固定螺塞1之间的弹簧2,起复位作用,当阀体活塞3的承压面受到压力后,阀体活塞3沿着受力方向运动,此时弹簧2被挤压,挡板4离开缓速器的定转子之间的正对区域,不影响缓速器在正常工作时的扭矩输出;当阀体活塞3的承压面所受压力撤销后,在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阀体活塞3恢复到初始位置,对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之间形成遮挡,从而降低了定子与转子间的相对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缓速器在工作时,定转子之间充满工作液,工作腔内的压力增加,油液的压力作用于空损减小阀的承压面5上,将空损减小阀向外推,弹簧2被压缩,挡板4离开定转子之间的区域,如图2所示,此时缓速器定子和转子相对面积最大,产生的扭矩也最大,空损减小阀并不影响缓速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的扭矩输出。当缓速器退出工作时,定转子之间工作油被排出,工作腔内压力降低,空损减小阀在弹簧2的作用下向内运动,如图3所示,挡板4挡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使定转子之间相对面积最小,以此减小转子和定子在空转过程中对油气混合介质的搅动作用,降低空转时缓速器的功率损失。

以上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