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928发布日期:2019-08-16 21:5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及其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储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油箱的车辆。



背景技术:

油箱是车辆中用以储装燃油的装置。目前,我国大货车的油箱均不具备防盗功能,因此货车油箱内燃油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也即他人可以直接通过油管从进油口伸入油箱内,并抽出油箱内的全部燃油,使货车司机遭受大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减少油箱内被盗取的燃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箱,该油箱结构简单,用以极大地减少不法分子能够盗取的燃油量,解决了货车司机因燃油被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油箱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箱,包括加油口,还包括:设于所述加油口的出口的副油箱;其中,所述副油箱设有用以供燃油溢出的溢流口;用以储装所述副油箱由所述溢流口溢出的燃油的主油箱。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油箱、用以设置油量传感器的安装座;其中,所述安装座设有仅供所述油量传感器的探针通过的探测孔。

优选地,所述主油箱还包括:用以排放所述主油箱内燃油的放油口;设于所述放油口内、用以封堵所述放油口的密封螺杆;设于所述放油口的出口、用以进一步封堵所述放油口的密封螺栓。

优选地,所述主油箱设有用以将所述主油箱分为上层油箱和下层油箱的隔层板;其中,所述隔层板设有用以连通所述上层油箱和所述下层油箱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以供所述上层油箱的燃油流入所述下层油箱。

优选地,所述隔层板与所述副油箱相连;所述隔层板于所述连通孔处设有呈凸起形状的网罩。

优选地,所述隔层板设于所述副油箱的下方;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副油箱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连通孔的贯通方向平行于所述加油口的设置方向。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箱通过在加油口的出口处设置副油箱以有效地减小燃油的被盗量。具体来说,本油箱包括主油箱和设于加油口出口处的副油箱,其中,副油箱开有溢流口,主油箱用于储装副油箱中通过溢流口溢流出的燃油。当不法分子将油管沿加油口伸入油箱时,油管只能取出副油箱内以及主油箱内溢流口以上部分的少量燃油,而无法通过溢流口进入主油箱中并抽取主油箱内大量的燃油,进而减小货车司机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还包括与所述车辆本体相连、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油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副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四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五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加油口、2-副油箱、21-溢流口、3-主油箱、31-上层油箱、32-下层油箱、4-安装座、41-探测孔、5-放油口、51-密封螺杆、52-密封螺栓、6-隔层板、61-连通孔、62-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副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四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五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箱,如图1所示,该油箱包括:设于加油口1的出口处的副油箱2,其中,副油箱2设有用以供燃油溢出的溢流口21,作为优选,该溢流口21设于副油箱2的侧壁;用以储装副油箱2由溢流口21溢出的燃油的主油箱3。在给油箱加油时,燃油从加油口1进入副油箱2,当副油箱2中的燃油液面超过溢流口21时,燃油通过溢流口21流入主油箱3,以实现向主油箱3内加油。当他人利用油管盗取本油箱中的燃油时,油管无法通过溢流口21,因而只能抽取出副油箱2内存留的少量燃油和主油箱3中溢流口21的出口以上部分的少量燃油,而主油箱3中的大部分燃油不会被抽出,进而减小了油箱内燃油被盗取的量,也即相应地减小了货车司机的经济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加油效率,上述溢流口21的个数应随着其孔径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来说,若溢流口21的孔径越小,则单位时间内能够流通的燃油就越少,因此,需要相应地增多溢流口21的个数;反之,若溢流口21的孔径相对较大,则无需过多设置溢流口21的个数,以精简副油箱2的加工工序。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较细的油管穿过溢流口21从而盗取主油箱3内的燃油,如图2所示,上述溢流口21的贯通方向优选沿燃油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使油管的延伸路径出现较大幅度的转折,也即油管从加油口1倾斜向下进入副油箱2,若要通过溢流口21进入主油箱3,则需要再倾斜向上延伸,进而油管需要弯折较大的角度,这种大幅度的弯折在技术水平上是很难做到的,能够增大油管向主油箱3延伸的难度,进而保护主油箱3内的燃油不被轻易地盗走。当然,上述溢流口21还可以水平设置,也即其贯通方向是水平的。

为了避免他人取下油量传感器从而通过油管盗取主油箱3内的燃油,如图3所示,本油箱还包括设于主油箱3、用以设置油量传感器的安装座4;其中,该安装座4设有仅供油量传感器的探针通过的探测孔41,使油量传感器用以检测主油箱3内的燃油量。具体来说,由于油量传感器的探针的横截面的面积很小,因此,仅供该探针通过的探测孔41的孔径也非常小,因此,油管无法通过该探测孔41进入主油箱3内并抽取燃油。

为了避免他人从放油口5处取下密封螺栓52而盗取主油箱3内的全部燃油,如图3所示,主油箱3还包括:用以排放主油箱3内燃油的放油口5;设于放油口5内、用以封堵放油口5的密封螺杆51;设于放油口5的出口、用以进一步封堵放油口5的密封螺栓52。具体来说,放油口5的通道表面设有内螺纹,并通过不具有螺帽而外表面上仅设有外螺纹的密封螺杆51将放油口5的通道封死,并且该密封螺杆51仅能够通过随油箱附带的专业装置才可取出,增大了不法分子从放油口5处偷油的难度,也即减小了不法分子在放油口5盗油的可能性,进而使主油箱3内的燃油被保护起来。此外,上述密封螺栓52一方面能够增加放油口5的密封性,以防止燃油漏出;另一方面能够将密封螺杆51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密封螺杆51发生积灰、腐蚀等,进而以利于本油箱放油口5的检修工作。

为了避免不法分子在主油箱3的上方钻孔偷油,如图3所示,上述主油箱3设有用以将主油箱3分为上层油箱31和下层油箱32的隔层板6;其中,隔层板6设有用以连通上层油箱31和下层油箱32的连通孔61,该连通孔61用以供上层油箱31内的燃油流入下层油箱32。具体来说,当他人在主油箱3顶部钻孔并通过油管抽取主油箱3的燃油时,由于隔层板6将主油箱3分隔为上层油箱31和下层油箱32,因此,不法分子仅能够抽取出上层油箱31内的部分燃油,而且通过钻孔观察不法分子无从得知连通孔61的位置,进而很难通过很细的油管通过连通孔61抽取下层油箱32内大部分的燃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隔层板6应设于溢流口21出口处的下方。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当不法分子巧合地找到连通孔61的位置时,为了避免下层油箱32内的燃油被盗,如图4和图5所示,隔层板6与副油箱2的侧壁相连;隔层板6于连通孔61处设有呈凸起形状的网罩62。当网罩62设于隔层板6的上表面时,如图4所示,则较细的油管被阻挡于网罩62的外侧,使下层油箱32内的油箱完全不会被盗走。当网罩62设于隔层板6的下表面时,如图5所示,则燃油能够更容易地从上层油箱31流入下层油箱3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罩62的形状呈凸起形状仅作为示例,当然,网罩62的具体形状还可以是平板形状或其他形状,只要能够阻挡油管且能够使燃油通过即可;上述网罩62的网孔大小以及网孔的密度等参数属于常规设置,本文不作出具体限定,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为了增大不法分子寻找连通孔61位置的难度以及控制油管延伸至连通孔61的难度,如图6所示,隔层板6设于副油箱2的下方;连通孔61也设于副油箱2的下方。具体来说,当连通孔61设于副油箱2的正下方时,副油箱2的侧壁能够阻挡视线,使连通孔61被遮挡起来,进而增大了不法分子寻找连通孔61的难度,而且,不法分子很难控制油管伸入副油箱2的下方并恰巧延伸至连通孔61处,进而增大了不法分子操纵油管的控制难度,使下层油箱32内的燃油被保护起来。

在第二种实施例基础上的第三种实施例中,当他人恰巧地将油管延伸至连通孔61处时,为了增大油管延伸至下层油箱32的难度,如图6所示,连通孔61的贯通方向平行于加油口1的设置方向。具体来说,以图6的视角来看,油管的延伸方向的水平分量为向左,而加油口1的延伸方向的水平分量向右,也即连通孔61的贯通方向的水平分量也向右,因此,当油管朝左下方延伸至连通孔61处时,若要继续沿连通孔61的贯穿方向进入下层油箱32,则油管需要继续朝右下方延伸进入下层油箱32,连通孔61的这种贯穿方向设置使油管的延伸路径会发生较大幅度的转折,进而使油管几乎无法进入下层油箱32内,其核心思想与上述溢流口21贯穿方向的设置相同,最终使得下层油箱32内的燃油不会被抽取。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至图6所示,上述探测孔41应始终位于隔层板6的下方,以供油量传感器的探针伸入下层油箱32内并检测下层油箱32内的实时燃油量。进一步地说,隔层板6开有与安装座4的截面轮廓相吻合的孔以供安装座4穿过,使安装座4的底面位于隔层板6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还包括与车辆本体相连、如上所述的油箱;车辆本体以及车辆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及其油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