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209发布日期:2019-08-03 16:2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新风循环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内外气的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由转换风门的开闭实现,现有的转换风门基本都为门扇转动式结构,而汽车空调壳体又多为塑料件,时间长久之后,极易发生变形,导致风门与壳体接触摩擦,转动不灵活,且传统大平面的设计也增加了注塑加工难度,尺寸和变形量很难把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同时,确保风门转动平稳,并为后续持久使用预留安全距离,改善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外循环进风室和内循环进风室,二者之间具有连通口,其关键在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室底壁靠近连通口一侧的位置设有凸台,该凸台上设有轴孔;

所述凸台的外侧设有过渡台阶面,该过渡台阶面由内循环进风室底壁沿其厚度方向向外凹陷形成,过渡台阶面与凸台之间的内循环进风室底壁被构造为错位台阶面。

采用以上结构,凸起的凸台用于支撑转换风门,接着下层的错位台阶面则为转换风门的转动预留安装距离,即使发生微量变形,也不会与风门接触,第三层的过度台阶面则主要起到平面支撑的作用,既避免了大平面加工的难度,又可有效防止壳体变形,翘曲,保证加工尺寸的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呈扇形结构,本体上对应轴孔的位置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弧形槽,该弧形槽正对内循环进风室的一侧敞口。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弧形槽可对风门转动起到一定的支撑扶正作用,同时通过弧形槽的槽壁可对风门的转动轴进行遮挡,避免转动间隙导致内外循环转换效果不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槽靠近连通口的一侧具有限位部,该限位部沿连通口的宽度方向延伸。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限位部来限定转换风门朝外循环进风室的转动行程,确保可以刚好将连通口封闭,同时,限位部表面与转换风门抵接,可增加对连通口处的密封作用,提高内外转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台阶面和内循环进风室的底壁均呈三角形结构。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保证内循环进风室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降低其形变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台阶面内设有加固台,所述加固台由过渡台阶面向内凸起形成,其凸起高度比错位台阶面低。采用以上方案,这样形成的加固台、过渡台阶面以及错位台阶面的壁厚保持一致,避免厚度不均增加注塑难度,同时导致应力不均,容易损坏,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加固台呈上小下大的三角锥台状结构,其外缘棱边与过渡台阶面边线平行。保持各层台阶形状的一致性,有利于增加整体强度,同时简化加工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通过多台阶结构,为转换风门的转动预留安全距离,同时确保具有良好的强度结构,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壳体变形、翘曲,且避免大平面注塑加工,降低制造难度,保证尺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转换风门与壳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汽车空调转换风门安装壳体结构,主要包括安装转换风门处的空调壳本体1,如图所示,本体1上在该位置处成型有外循环进风室1a和内循环进风室1b,两个风室通过呈门框结构的连通口10相互连通,安装完成之后,外循环进风室1a是与车外大气直接连通的,而内循环进风室1b则通过内循环进风口16与车内环境直接连通,空调处于外循环时,方向A为其进风方向,而当其处于内循环时,方向B为其进风方向,而为了使空调工作时,外循环和内循环可进行相对独立进行,故通常在连通口10处安装转换风门2,当转换风门2将连通口10关闭时,此时内循环进风口16直接与内循环进风室1b连通,汽车空调处于内循环状态,而当转换风门2将内循环进风口16遮挡时,外循环进风室1a和内循环进风室1b则相互连通,及车外新风则可通过外循环进风室1a进入内循环进风室1b,再通过空调出风口进入车内,达到外循环工作状态。

如图所示,内循环进风室1b的空间大体呈三角柱结构,连通口10位于其一侧侧壁上,内循环进风口16位于靠近外循环进风室1a的一侧侧壁上,这样通常将转换风门2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上述两个侧壁的夹角位置处,转换风门2的转动角度恰好与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相等,这样当转换风门2转动时即可对连通口10或内循环进风口16进行封闭。

在分别设有内循环进风口16和连通口10两个侧壁的夹角位置处设有大体呈扇形结构的凸台11,凸台11自内循环进风室1b的底壁沿其厚度方向向内凸起,其上设有轴孔110,轴孔110主要用于安装转换风门2,与其转轴配合,本实施例中,为充分保证转换风门2安装及转动的平稳度,故在对应轴孔110的位置还设有弧形槽14,弧形槽14沿转换风门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朝向内循环进风室1b的一侧敞口,这样当转换风门2安装完成之后,其侧部的转轴处于弧形槽14的包覆范围之内,这样还有利于避免转动缝隙导致漏风的情况发生。

此外,弧形槽14敞口靠近外循环进风室1a的一侧还设有限位部140,限位部140沿连通口10的宽度方向突出一段,这样当转换风门2在朝连通口10转动到位时,即会受到限位部140的阻挡作用,防止其持续转动,同时通过限位部140与转换风门2的贴合,可增大其密封关闭效果。

内循环进风室1b的底壁上设有过渡台阶面13,过渡台阶面13位于凸台11的外侧,其投影呈三角形结构,且其一边的投影与内循环进风室1b底壁重合,该重合边为远离凸台11的一条侧边,其另外两条边则与内循环进风室1b底壁的另外两边两两相互平行。

过渡台阶面13由该位置处的内循环进风室1b底壁竖直向下凹陷形成,其壁厚与内循环进风室1b底壁相等,而过渡台阶面13与凸台11之间的内循环进风室1b底壁则构成错位台阶面12,过渡台阶面13、错位台阶面12和凸台11三者高度依次增高,形成三台阶的结构。

过渡台阶面13内具有与其形状相似的加固台15,如图所示,加固台15位于过渡台阶面13上靠近中部的位置,其大体呈下大上小的三角锥台状结构,且其投影的三边均与过渡台阶面13的三边平行,加固台15由该位置处的过渡台阶面13向内凸起形成,但是其凸起高度比过渡台阶面13相对错位台阶面12的凹陷深度小,这样确保其不会对转换风门2的转动造成干涉,其壁厚即与过渡台阶面13的壁厚相等,而错位台阶面12与过渡台阶面13之间的落差面为斜面,且斜面从上至下呈聚合状,即形成的空间结构与加固台15相反。

参考图1至图4,转换风门2通过转轴安装在凸台11上,其转轴嵌入弧形槽14内,且转轴的下端插入轴孔110内,主要由凸台11承受其重量,而因为错位台阶面12的存在,减少转换风门2转动时的接触面,为其转动预留安全距离,即使发生轻微变形,也不会立即对其转动造成影响,最下层的过度台阶面13作为功能支撑平面,结合加固台15,主要起到平面支撑,防止壳体变形和翘曲的作用,且避免了大平面的结工,降低了成型难度,有利于保证尺寸稳定,本申请的附图中只给出了转换风门2安装位置一端的结构示意,转换风门2另一端与之配合的壳体结构为与图示对称的结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