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5696发布日期:2020-04-21 21:3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规定在2020年要实现乘用车新车百公里油耗低于5l,到2025年该指标要达到4l,在这一政策影响下,汽车动力系统的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而鉴于特征车辆对于高速性、高机动性和静默行驶的要求,在特种车辆领域,采用传统燃油动力和电动混合驱动将是军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变速箱,所述动力机构和变速箱之间通过离合组件连接,所述变速箱为行星变速箱,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和电机,所述内燃机和电机之间通过ko离合器连接,所述行星变速箱通过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第三行星架、第四行星架四个行星排和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四制动器四个制动器组成七档变速机构。该装置通过k0离合器与内燃机相连,通过行星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辆驱动轮。该装置可由内燃机单独驱动,也可由电机单独驱动,也可由内燃机和电机共同驱动。

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第三行星架、第四行星架分别包括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三齿圈、第四齿圈和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第三行星架、第四行星架及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第三太阳轮、第四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连接,第二行星架与第三齿圈连接,第三行星架与第四太阳轮连接。

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之间、第二行星架与第三齿圈之间、第三行星架与第四太阳轮之间均通过斜齿轮连接并通过推力轴承轴向定位。

所述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分别与中间轴之间、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轴之间均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一线圈连接,第二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二线圈连接,第三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三线圈连接,第四制动器的内毂与第四行星架连接。

所述第一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一线圈之间、第二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二线圈之间、第三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三线圈之间、第四制动器的内毂与第四行星架之间均通过挡圈轴向定位。

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与中间轴连接,第二离合器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二离合器的驱动毂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分别与中间轴连接,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轴连接,第四行星架通过齿毂与输出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燃机与电机结合实现内燃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通过变速箱和ko离合器实现纯电和纯油动力及多挡变速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结构简化图;

图中:1-内燃机,2-ko离合器,3-电机,4-行星变速箱,5-中间轴,6-输出轴,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z1-第一制动器,z2-第二制动器,z3-第三制动器,z4-第四制动器,p1-第一行星排,p2-第二行星排,p3-第三行星排,p4-第四行星排,j1-第一行星架,j2-第二行星架,j3-第三行星架,j4-第四行星架,t1-第一太阳轮,t2-第二太阳轮,t3-第三太阳轮,t4-第四太阳轮,q1-第一齿圈,q2-第二齿圈,q3-第三齿圈,q4-第四齿圈,q5-齿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发明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由k0离合器、电机、hcu、7挡行星齿轮变速箱、电子油泵、液压控制阀体等组成。该装置通过k0离合器与内燃机相连,通过行星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辆驱动轮。该装置可由内燃机单独驱动,也可由电机单独驱动,也可由内燃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整体布置见图1。

k0离合器断开,由电机单独驱动,电子油泵在电机开始旋转之前为液压控制阀体提供控制油压,实现行星齿轮变速箱的挡位切换和动力输出,此时为纯电行驶。在此过程中,k0离合器可结合,启动内燃机,进入混合动力驱动模式。

k0离合器结合,由内燃机驱动,此时电子油泵不工作,内燃机带动行星齿轮变速箱机械油泵,为液压控制阀体提供控制油压,实现行星齿轮变速箱的挡位切换和动力输出,此时电机可工作在发电模式下,为动力电池充电。在此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启动电机,进入混合动力驱动模式。

在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和纯电动模式下将有限降低燃油消耗,提升续航里程。

hc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整车功率控制和工作模式切换控制,作为混合动力系统大脑,指挥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以达到效率、排放、动力性最佳。根据驾驶员操作,如加速踏板、制动踏板、手柄式换挡器的操作等,判断驾驶员的意图,在满足驾驶员要求的情况下,控制k0离合器的断开与结合,实现驱动模式的切换,分配电机、柴油机、电池等部件的动力输出,实现能量利用率的最佳管理,降低油耗,提升动力性。

行星齿轮变速箱由c1、c2两个旋转离合器和c3、c4、c5、c6四固定离合器组成,传动简图见图2,根据表1的排列组合可形成7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根据表1所示形成7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和变速箱,所述动力机构和变速箱之间通过离合组件连接,所述变速箱为行星变速箱(4),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1)和电机(3),所述内燃机(1)和电机(3)之间通过ko离合器(2)连接,所述行星变速箱(4)通过第一行星架(p1)、第二行星架(p2)、第三行星架(p3)、第四行星架(p4)四个行星排和第一制动器(z1)、第二制动器(z2)、第三制动器(z3)、第四制动器(z4)四个制动器组成七档变速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p1)、第二行星架(p2)、第三行星架(p3)、第四行星架(p4)分别包括第一齿圈(q1)、第二齿圈(q2)、第三齿圈(q3)、第四齿圈(q4)和第一行星架(j1)、第二行星架(j2)、第三行星架(j3)、第四行星架(j4)及第一太阳轮(t1)、第二太阳轮(t2)、第三太阳轮(t3)、第四太阳轮(t4),第一行星架(j1)与第二齿圈(q2)连接,第二行星架(j2)与第三齿圈(q3)连接,第三行星架(j3)与第四太阳轮(t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j1)与第二齿圈(q2)之间、第二行星架(j2)与第三齿圈(q3)之间、第三行星架(j3)与第四太阳轮(t4)之间均通过斜齿轮连接并通过推力轴承轴向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太阳轮(t2)和第三太阳轮(t3)分别与中间轴(5)之间、第三行星架(j3)与输出轴(6)之间均通过花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z1)的内毂与第一线圈(q1)连接,第二制动器(z2)的内毂与第二线圈(q2)连接,第三制动器(z3)的内毂与第三线圈(q3)连接,第四制动器(z4)的内毂与第四行星架(j4)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z1)的内毂与第一线圈(q1)之间、第二制动器(z2)的内毂与第二线圈(q2)之间、第三制动器(z3)的内毂与第三线圈(q3)之间、第四制动器(z4)的内毂与第四行星架(j4)之间均通过挡圈轴向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中间轴(5)连接,第二离合器(c2)与第一太阳轮(t1)连接,第二离合器(c2)的驱动毂与第二行星架(j2)连接,第二太阳轮(t2)和第三太阳轮(t3)分别与中间轴(5)连接,第三行星架(j3)与输出轴(6)连接,第四行星架(j4)通过齿毂(q5)与输出轴(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和变速箱,所述动力机构和变速箱之间通过离合组件连接,所述变速箱为行星变速箱,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和电机,所述内燃机和电机之间通过KO离合器连接。该装置通过K0离合器与内燃机相连,通过行星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辆驱动轮。该装置可由内燃机单独驱动,也可由电机单独驱动,也可由内燃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本发明通过内燃机与电机结合实现内燃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通过变速箱和KO离合器实现纯电和纯油动力及多挡变速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谢嘉;李晓东;李世鹏;刘小红;秦龚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