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及其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9598发布日期:2020-07-31 23:0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及其装配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在平常生产装配中,汽车的门护板因自重下沉导致与内三角块间隙变大,形成一个楔形的间隙,导致汽车的门护板与内三角块配合处间隙面差很难控制。

另外汽车的门护板内壁与仪表板侧面间隙配合,汽车的门护板下沉,导致门护板y向位置度很难控制,严重则门护板内壁与仪表板侧面接触,在行车过程中产生摩擦噪音,影响乘坐舒适性。

另外,经常开关车门,使得内三角块不断受到门框上的密封胶条的挤压,会使内三角块在x向或z向发生位移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及其装配工艺,通过螺钉穿过圆柱孔拧紧在螺纹孔中,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避免了门护板因自重下沉导致与内三角块间隙变大,保证了门护板y向位置度;通过十字定位销插入十字定位孔中定位,第一插扣插入第一卡槽中卡接,第二插扣插入第二卡槽中卡接,第三插扣插入第三卡槽中卡接,保证了内三角块与门护板配合连接;连接卡扣一和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保证了内三角块在x向或z向位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包括门钣金、门护板、内三角块和螺钉,所述门钣金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门护板上端中间设有圆柱孔,所述螺钉穿过圆柱孔拧紧在螺纹孔中,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圆柱孔傍边设有十字定位孔,所述门护板上端两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门护板侧边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内三角块下端中部设有十字定位销,十字定位销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扣和第二插扣,内三角块下端侧边设有第三插扣,所述内三角块与门护板配合连接,十字定位销插入十字定位孔中定位,第一插扣插入第一卡槽中卡接,第二插扣插入第二卡槽中卡接,第三插扣插入第三卡槽中卡接。

优选的,所述内三角块上端设有连接卡扣一,所述内三角块中部设有连接卡扣二,且连接卡扣一和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

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门护板下端与门钣金内壁卡接,然后将门护板上端的圆柱孔与门钣金上的螺纹孔对齐;

步骤二:将螺钉穿过圆柱孔拧紧在螺纹孔中,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

步骤三:将内三角块下端中部的十字定位销与门护板上的十字定位孔对齐,然后将内三角块下端往门护板上按压,使十字定位销插入十字定位孔中定位,第一插扣插入第一卡槽中卡接,第二插扣插入第二卡槽中卡接,第三插扣插入第三卡槽中卡接;

步骤四:再将内三角块中部往门护板上按压,使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

步骤五:再将内三角块上部往门护板上按压,使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后,门护板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将内三角块下端与门护板连接,将内三角块中部和上部分别与门钣金连接后,内三角块在x向间隙为0mm,门护板与内三角块配合处z向间隙为2mm±0.01m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该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通过螺钉穿过圆柱孔拧紧在螺纹孔中,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通过螺钉强连接,避免了门护板因自重下沉导致与内三角块间隙变大,保证了门护板y向位置度,使得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后,门护板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

2、该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圆柱孔傍边设有十字定位孔,所述门护板上端两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门护板侧边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内三角块下端中部设有十字定位销,十字定位销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扣和第二插扣,内三角块下端侧边设有第三插扣,所述内三角块与门护板配合连接,通过十字定位销插入十字定位孔中定位,第一插扣插入第一卡槽中卡接,第二插扣插入第二卡槽中卡接,第三插扣插入第三卡槽中卡接,保证了内三角块与门护板配合连接;连接卡扣一和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保证了内三角块在x向或z向位置度,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后,门护板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门护板与内三角块配合处z向间隙为2mm±0.01mm。

本发明的门护板螺钉的紧固点隐藏在内三角块内,可保证门护板与仪表板的配合间隙。

本发明采用隐藏式螺钉,可减少螺钉堵盖,增强门护板的整体性,优化造型,节省模具费和单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门钣金、门护板、内三角块和螺钉装配图;

图2是门钣金结构示意图;

图3是门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钣金与门护板装配图;

图5是门护板与内三角块装配图;

其中:

1、门钣金;2、门护板;3、内三角块;4、螺钉;

10、螺纹孔;

2-1、圆柱孔;20、十字定位孔;21、第一卡槽;22、第二卡槽;23、第三卡槽;30、十字定位销;31、第一插扣;32、第二插扣;33、第三插扣;34、连接卡扣一;35、连接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及其装配工艺,通过螺钉穿过圆柱孔拧紧在螺纹孔中,使门护板与门钣金紧密配合,避免了门护板因自重下沉导致与内三角块间隙变大,保证了门护板y向位置度;通过十字定位销插入十字定位孔中定位,第一插扣插入第一卡槽中卡接,第二插扣插入第二卡槽中卡接,第三插扣插入第三卡槽中卡接,保证了内三角块与门护板配合连接;连接卡扣一和连接卡扣二与门钣金内部连接,保证了内三角块在x向或z向位置度。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包括门钣金1、门护板2、内三角块3和螺钉4,如图2所示,所述门钣金1上设有螺纹孔10,如图3、图4所示,所述门护板2上端中间设有圆柱孔2-1,所述螺钉4穿过圆柱孔2-1拧紧在螺纹孔10中,使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圆柱孔2-1傍边设有十字定位孔20,所述门护板2上端两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所述门护板2侧边设有第三卡槽23,所述内三角块3下端中部设有十字定位销30,十字定位销30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扣31和第二插扣32,内三角块3下端侧边设有第三插扣33,所述内三角块3与门护板2配合连接,十字定位销30插入十字定位孔20中定位,第一插扣31插入第一卡槽21中卡接,第二插扣32插入第二卡槽22中卡接,第三插扣33插入第三卡槽23中卡接。

如图5所示,所述内三角块3上端设有连接卡扣一34,所述内三角块3中部设有连接卡扣二35,且连接卡扣一34和连接卡扣二35与门钣金1内部连接。

一种门护板与内三角块的配合结构的装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门护板2下端与门钣金1内壁卡接,然后将门护板2上端的圆柱孔2-1与门钣金1上的螺纹孔10对齐;

步骤二:将螺钉4穿过圆柱孔2-1拧紧在螺纹孔10中,使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

步骤三:将内三角块3下端中部的十字定位销30与门护板2上的十字定位孔20对齐,然后将内三角块3下端往门护板2上按压,使十字定位销30插入十字定位孔20中定位,第一插扣31插入第一卡槽21中卡接,第二插扣32插入第二卡槽21中卡接,第三插扣33插入第三卡槽23中卡接;

步骤四:再将内三角块3中部往门护板2上按压,使连接卡扣二35与门钣金1内部连接;

步骤五:再将内三角块3上部往门护板2上按压,使连接卡扣一34与门钣金1内部连接。

所述步骤二中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后,门护板2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

所述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将内三角块3下端与门护板2连接,将内三角块3中部和上部分别与门钣金1连接后,内三角块3在x向间隙为0mm,门护板2与内三角块3配合处z向间隙为2mm±0.01mm。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通过螺钉4穿过圆柱孔2-1拧紧在螺纹孔10中,使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通过螺钉4强连接,避免了门护板2因自重下沉导致与内三角块3间隙变大,保证了门护板2y向位置度,使得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后,门护板2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

实施例2:

本发明,圆柱孔2-1傍边设有十字定位孔20,所述门护板2上端两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所述门护板2侧边设有第三卡槽23,所述内三角块3下端中部设有十字定位销30,十字定位销30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扣31和第二插扣32,内三角块3下端侧边设有第三插扣33,所述内三角块3与门护板2配合连接,通过十字定位销30插入十字定位孔20中定位,第一插扣31插入第一卡槽21中卡接,第二插扣32插入第二卡槽22中卡接,第三插扣33插入第三卡槽23中卡接,保证了内三角块3与门护板2配合连接;连接卡扣一34和连接卡扣二35与门钣金1内部连接,保证了内三角块3在x向或z向位置度,使门护板2与门钣金1紧密配合后,门护板2与仪表板侧面y向间隙为2mm±0.01mm,门护板2与内三角块3配合处z向间隙为2mm±0.01mm。

本发明的门护板2螺钉的紧固点隐藏在内三角块3内,可保证门护板2与仪表板的配合间隙。

本发明采用隐藏式螺钉4,可减少螺钉堵盖,增强门护板2的整体性,优化造型,节省模具费和单件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