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和水陆两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179发布日期:2020-12-22 10:3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和水陆两栖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和水陆两栖车。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不但可以在陆地上行驶,还可以在水上航行。目前的水陆两栖车,大多以内河运输,观光,岛礁运输为主,考虑到安全性要求,通常尺寸较小,并且装载能力有限,若要装载大型集装箱或者大量散货,依旧需要通过船舶或者其他方式。同时,为了满足陆地上行驶的便利性,需要尽可能的将两栖车的尺寸设计成车体的模型,满足道路交通的尺寸要求。而这种便于陆上行驶的车体模型对于不利于水上行驶的稳定性。

因此,使两栖车能够同时满足陆上行驶便利和水上行驶的稳定性,且能够的提高货物装载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和水陆两栖车,以解决现有的水陆两栖车无法同时满足陆上行驶便利和水上行驶的稳定性,且装载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浮箱和车体;

所述浮箱的上端与所述车体的上端铰接,以使所述浮箱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上展开;

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之间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相对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之间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螺杆和锁紧螺母;

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浮箱铰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螺杆能够转动至所述锁紧槽内,所述锁紧螺母连接在所述螺杆上,且与所述锁紧板远离所述浮箱的一侧相抵。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面上的凹槽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浮箱上且与所述凹槽部对应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部相配合,用于将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之间的移动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浮箱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过渡部;

所述过渡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沿所述过渡部朝向所述主体部方向,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在同一平面内;

沿远离所述车体的顶面方向,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面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浮箱与所述前侧板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锁止结构,用于将所述浮箱与所述前侧板之间锁止;

所述浮箱与所述后侧板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二锁止结构,用于将所述浮箱与所述后侧板之间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止结构包括第一l型锁杆;所述浮箱上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耳板相对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通孔对齐;

所述第一l型锁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杆和第一止挡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插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止挡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止挡杆通过其绕所述第一滑动杆的转动和所述第一滑动杆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槽内的滑动切换所述浮箱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锁止状态;

所述第二锁止结构包括第二l型锁杆;所述浮箱上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耳板相对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通孔对齐;

所述第二l型锁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动杆和第二止挡杆,所述第二滑动杆插装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止挡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止挡杆通过其绕所述第二滑动杆的转动和所述第二滑动杆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槽内的滑动切换所述浮箱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锁止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和所述车体铰接;所述后侧板和所述车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包括所述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浮箱和车体;所述浮箱的上端与所述车体的上端铰接,以使所述浮箱能够在垂直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上展开;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的底部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浮箱与所述车体之间锁定。浮箱能够相对与车体在垂直于车体移动方向上展开,并利用第一连接结构将浮箱与车体的底部固定,增加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的稳定性,同时,且能够利用浮箱的展开,增加装载货物的面积。当水陆两栖车需要在陆上行驶时,将浮箱折叠收回,以使水陆两栖车能够满足陆上行驶的条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包括所述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因此,所述水陆两栖车也具备所述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x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d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标:100-浮箱;101-凸起部;102-过渡部;1021-第一侧面;1022-第二侧面;103-主体部;1031-第三侧面;1032-第四侧面;111-支架;112-螺杆;113-锁紧板;1131-锁紧槽;114-锁紧螺母;121-第一耳板;1211-第一通孔;122-第一l型锁杆;1221-第一止挡杆;1222-第一滑动杆;1223-第一限位部;123-第一固定板;1231-第一固定槽;131-第二耳板;1311-第二通孔;132-第二l型锁杆;1321-第二止挡杆;1322-第二滑动杆;1323-第二限位部;133-第二固定板;1331-第二固定槽;200-车体;201-凹槽部;300-前侧板;400-后侧板;500-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浮箱100和车体200;浮箱100的上端与车体200的上端铰接,以使浮箱100能够在垂直于车体200的移动方向上展开;浮箱100与车体200的底部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浮箱100与车体200之间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浮箱100为两个,且相对于车体200对称设置,一个浮箱100设置在车体200的一侧,另一个浮箱100设置在车体200的另一侧。

浮箱100能够相对与车体200在垂直于车体200移动方向上展开,并利用第一连接结构将浮箱100与车体200的底部固定,增加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的稳定性,同时,且能够利用浮箱100的展开,增加装载货物500的面积。当水陆两栖车需要在陆上行驶时,将浮箱100折叠收回,以使水陆两栖车能够满足陆上行驶的条件,操作方便。

为了使浮箱100折叠回收时能够平整放置在车体200的顶面上,浮箱100和车体200的铰接处需要和车体200的顶面齐平,或者嵌入甲板钢板中,保证浮箱100回收时可以无缝放置于车体200的顶面上。

同时,浮箱100展开后的上表面与车体200的顶面平齐,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方便在车体200和浮箱100上装载货物500。

根据计算,浮箱100展开状态与折叠回收时比较,排水体积可增加约30%,具体情况与吃水以及浮箱100的尺寸有关。

进一步的,浮箱100与车体200相对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浮箱100与车体200之间锁止。

具体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200顶面上的凹槽部201,以及设置在浮箱100上且与凹槽部201对应的凸起部101,凸起部101和凹槽部201相配合,当浮箱100处于折叠收回状态时,浮箱100上的凸起部101恰好可以落在车体200顶面的凹槽部201内,固定住浮箱100,使处于折叠收回状态的浮箱100无法晃动,保持移动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凸起部101和凹槽部201的侧壁上设置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销轴,使凸起部101和凹槽部201实现固定连接,浮箱100不会因车体200的震动而分开。

当然,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车体200上的卡槽,以及设置在浮箱100上且与卡槽对应的卡扣,卡扣与卡槽配合,用于将浮箱100与车体200之间的移动锁定。卡扣和卡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浮箱100与车体200卡接和分离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螺杆112和锁紧螺母114;螺杆112的一端与浮箱100铰接,车体200的底部设置有锁紧板113,锁紧板113上设置有锁紧槽1131,螺杆112能够转动至锁紧槽1131内,锁紧螺母114连接在螺杆112上,且与锁紧板113远离浮箱100的一侧相抵。

具体地,浮箱100上设置有支架111,螺杆112无螺纹的一端与浮箱100上的支架111铰接,使螺杆112能够绕铰接轴转动,车体200的底部设置有带锁紧槽1131的锁紧板113,锁紧槽1131的开口背向车体200,螺杆112的远离支架111的一端与锁紧螺母114螺接,当浮箱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将螺杆112能够转动至该锁紧槽1131内,这时通过转动锁紧螺母114,以使锁紧螺母114与锁紧板113远离支架111的一侧相抵接,从而将浮箱100与车体200之间锁止,防止在水上行驶时因水的浮车,使浮箱100与车体200发生转动,影响行驶的稳定性。

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的,浮箱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03和过渡部102;过渡部102包括第一侧面1021和第二侧面1022,沿过渡部102朝向主体部103方向,第一侧面1021和第二侧面102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具体地,浮箱100由主体部103和过渡部102组成,且过渡部102相对于主体部103更加靠近水陆两栖车的头部,过渡部102包括第一侧面1021和第二侧面1022,沿车体200从前端向后端方向,第一侧面1021和第二侧面102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样设置有好处时,能够减少在水中行驶过程中,浮箱100所受到的阻力。

进一步的,主体部103包括第三侧面1031和第四侧面1032,第二侧面1022与第三侧面1031在同一平面内;沿远离车体200的顶面方向,第三侧面1031与第四侧面103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具体地,主体部103包括第三侧面1031和第四侧面1032,其中,第三侧面1031和第二侧面1022在同一平面内,以使展开有浮箱100能够与车体200的侧部紧密贴合,更好的对浮箱100进行支撑和固定。

在竖直方向上,由车体200的顶面向车体200的底部方向,第三侧面1031和第四侧面103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以设计为楔型或者流线型,用来防止在水中运动时由于波浪造成的抨击,从而影响浮箱100的支撑和固定。

进一步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体200的顶面的前侧板300和后侧板400,浮箱100与前侧板300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锁止结构,用于将浮箱100与前侧板300之间锁止。

浮箱100与后侧板400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二锁止结构,用于将浮箱100与后侧板400之间锁止。

具体地,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前侧板300和后侧板400,前侧板300设置在车体200的前端,后侧板400设置在车体200的后端,前侧板300和浮箱100通过第一锁止结构连接,后侧板400和浮箱100通过第二锁止结构连接。

优选地,第一锁止结构包括第一l型锁杆122,浮箱100上的第二侧面1022上设置有第一耳板121,第一耳板1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211;前侧板300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121相对的第一固定板123,第一固定板12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231,第一固定槽1231与第一通孔1211对齐。

第一l型锁杆1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滑动杆1222和第一止挡杆1221,第一滑动杆1222插装在第一通孔1211和第一固定槽1231内,第一滑动杆1222远离第一止挡杆12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23,第一止挡杆1221通过其绕第一滑动杆1222的转动和第一滑动杆1222在第一通孔1211和第一固定槽1231内的滑动切换浮箱100与前侧板300之间的锁止状态。

第二锁止结构包括第二l型锁杆132;浮箱100上的第三侧面1031上设置有第二耳板131,耳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311;前侧板300上设置有与第二耳板131相对的第二固定板133,第二固定板13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1331,第二固定槽1331与第二通孔1311对齐。

第二l型锁杆1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动杆1322和第二止挡杆1321,第二滑动杆1322插装在第二通孔1311和第二固定槽1331内,第二滑动杆1322远离第二止挡杆13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323,第二止挡杆1321通过其绕第二滑动杆1322的转动和第二滑动杆1322在第二通孔1311和第二固定槽1331内的滑动切换浮箱100与前侧板300之间的锁止状态。

具体地,当需要将浮箱100与前侧板300锁紧时,可以当第一止挡杆1221转动至与第一固定槽1231的开口相对应时,用手向远离第一耳板121的方向拉动,第一滑动杆1222在第一通孔1211内滑动,并进入第一固定槽1231内,当第一止挡杆1221越过第一固定板123后,这时,第一限位部1223与第一耳板121远离第一固定板123的侧面相抵,将第一止挡杆1221转动180度,从而将浮箱100与前侧板300之间锁止;当需要将浮箱100与前侧板300解锁时,将第一止挡杆1221转动180度,使第一止挡杆1221与第一固定槽1231的开口相对应,然后向第一耳板121方向推动第一止挡杆1221,第一滑动杆1222在第一通孔1211内滑动,当第一止挡杆1221越过第一固定板123,并处于第一耳板121和第一固定板123之间时,浮箱100和前侧板300解锁。

浮箱100和后侧板400的锁紧和解锁过程与浮箱100和前侧板300的锁紧和解锁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前侧板300和车体200铰接;后侧板400和车体200铰接。

具体地,前侧板300和车体200铰接,后侧板400和车体200铰接,当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时,将前侧板300转动后,放置在车体200的顶面上,后侧板400转动后置与车体200的尾部,车体200的顶部方便装载货物500;当水陆两栖车在陆上行驶时,将前侧板300和后侧向上转动,并分别通过第一锁止结构和第二锁止结构与处于折叠状态的浮箱100连接在一起,形成敞口货舱,可以作为货舱来装载其他货物5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包括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当水陆两栖车在陆上行驶时,将浮箱100折叠收回,能够满足陆上行驶的条件,当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时,将浮箱100展开,增加水陆两栖车的排水体积,提高水上行驶的稳定性,且能够增大车体200的顶面的装载货物500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包括浮箱100和车体200;浮箱100的上端与车体200的上端铰接,以使浮箱100能够在垂直于车体200的移动方向上展开;浮箱100与车体200的底部相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处于展开状态的浮箱100与车体200之间锁定。浮箱100能够相对与车体200在垂直于车体200移动方向上展开,并利用第一连接结构将浮箱100与车体200的底部固定,增加水陆两栖车在水上行驶的稳定性,同时,且能够利用浮箱100的展开,增加装载货物500的面积。当水陆两栖车需要在陆上行驶时,将浮箱100折叠收回,以使水陆两栖车能够满足陆上行驶的条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车,包括可收放式浮箱结构,因此,所述水陆两栖车也具备可收放式浮箱结构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