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823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遮雨装置,尤指一种可装设在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提供在雨天乘员进出车时不被雨水淋湿的装置。
现有的进出汽车遮雨蓬,如图9所示,它包括有一卷筒、集水瓶、后盖、固定片及强力吸盘,其卷筒内部之承载架上设有一锥形卷轴,卷轴上附有一布帘,而布帘上有数条松紧带,利用锥形卷轴使布帘得以向外拉伸成扇形面积,作为遮雨。如


图10所示,它包括有一圆锥形滚筒,藉其锥体状与固定于一侧的扇形遮雨棚布之滚卷接合,可张开与卷收,使之形成自动遮雨棚。上述两例,在使用中有诸多不便,如在关闭车门时藉卷轴或滚筒的转动卷收遮雨布帘,常会发生卡塞现象,很少能一次卷收成功,常需多次操作才能完成。不但麻烦,反而增加了被淋湿的机会,而且卷收时不可避免地将雨水带入卷筒,再次打开时,又被带出溅落。另外,遮雨蓬的设计只是遮住顶部,对车门前侧部份则完全没有遮挡,在顶风条件下仍有被雨淋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遮雨效果,且展开收缩自如,安装拆卸亦很方便的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结构包括一遮蔽物、两卷收盒及扣结组件,其中遮蔽物是由—主翼部连接一侧翼部而构成一呈扇形之布帘,主翼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骨条,且于该翼部里侧设有多枝伞骨,各伞骨两端突伸出于主翼部的两侧,并设有圈环,另延伸接于主翼部旁侧的侧翼部之两侧亦设有骨条,且该翼布面上配合主翼部之伞骨的间距排列而设置有数条折叠线,可使侧翼部折合,另侧翼部的里侧适当距离设有数条松紧带;卷收盒,其盒内之卷簧转轴上缠设有卷线,卷线分别穿过主翼部各伞骨的圈环,且始端与末端之伞骨圈环固接,藉卷线之卷收、拉伸令主翼部折收、展开;扣结组件是由钩片、扣片、钩条及扣条组成,它扣结于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出入者在打开车门时,即牵动卷线使遮蔽物渐展呈一拱伞遮蔽体。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组装于车门与车体门框呈使用状态之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遮蔽物展示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钩片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扣片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扣结组件之钩条、扣条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车门呈扣结使用状态之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车体门框呈扣结使用状态之示意图;图8是车门与车体合闭,本实用新型之遮蔽物被折收于其间内藏之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使用实施外观图;
图10是另一现有技术使用之实施外观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是安装设置在汽车车体(1)与车门(2)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以使在打开车门(2)的瞬间可自动展开一遮蔽体,而提供在撑展、收合雨伞时,防止被雨水淋湿。其结构包括有一遮蔽物(3)、雨卷收盒(4)及扣结组件(5)等构件。
如图2所示,遮蔽物(3)是由一主翼部(30)连接一侧翼部(31)而构成一大致呈扇形且可作折叠收合之布帘,其中,主翼部(30)的两侧缘边处分别设有骨条(32)(33),且于该翼布面里侧上安排设有多枝伞骨(34),以使主翼部(30)布面作可折叠收合,而各伞骨(34)的两端分别突伸出接连于主翼部(30)左侧的侧翼部(31),其布面的两侧缘亦分别设有骨条(35)(36),且翼布面上并配合主翼部(30)伞骨(34)间距排列方式,而设置有若干条折叠线(310),以使侧翼部(31)布面可作折叠收合,并于侧翼部(31)的里侧采适当距离再缝设三条松紧带(37)。
卷收盒(4),其为一内部绞接有卷簧转轴(图中未显示)的盒体,且于卷簧转轴上并缠绕环设有卷线(40)所构成,以作拉伸、卷收遮蔽物(3)之动力,有关卷收盒(4)内之卷簧转轴之结构设置,是运用现有之技术,故本文在此不再多作赘述;卷收盒(4)设于遮蔽物(3)之主翼部(30)骨条(32)的外侧处,藉其卷线(40)分别穿过主翼部(30)各伞骨(34)的圈环(340),而卷线(40)之始端与排列于末之伞骨(34)的圈环(340)固结,则能藉由卷线(40)的卷收、拉伸达到令主翼部(30)布面被折收、展开。
扣结组件(5)参阅图3~5所示,包括有若干钩片(50)、扣片(51)、钩条(52)及扣条(53)等构件;扣片(51)的下缘处并轴设有一扣钩(510),钩片(50)与扣片(51)搭配,钩条(52)与扣条(53)搭配,该扣片(51)及扣条(53)在使用上分别采适当数目与遮蔽物(3)之骨条(32)(35)、(33)(36)固接,如图6、7所示,钩片(50)及钩条(52)分别插结于车门(2)之车窗玻璃隔条(20)的嵌槽及车体(1)门框隔条(10)的嵌槽内,组装时,将该玻璃隔条(20)、门框隔条(10)取下裸露出嵌槽,然后取若干数量之钩片(50)、钩条(52),采适当的间距分别插接于嵌槽内,然后,再将玻璃隔条(20)、门框隔条(10)塞置归位而夹结各钩片(50)、钩条(52)稳牢,即能完成车门(2)及车体(1)供本实用新型之遮蔽物(3)作被扣结件之实施。
藉由上述之结构设置,则可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车门(2)与车体(1)间之顶部及前侧处,只要将固接于遮蔽物(3)两翼部之骨条(32)(35)、(33)(36)上的各扣片(51)、扣条(53)分别与车门(2)、车体(1)上之各钩片(50)、钩条(52)对位扣结,并将卷收盒(4)粘置在车门(2)之车窗框边上适当位置处即可,在组装上相当迅速方便。在雨天而需进出车体时,当打开车门的瞬间,即逐渐拉动两卷收盒(4)内卷线(40)向外拉伸,并逐渐带动遮蔽物(3)展开,而遮蔽物(3)之主翼部(30)及侧翼部(31)配合着车门(2)逐被打开的角度,其布面逐渐伸展开来,呈现出似拱伞形的遮蔽体,使出入者于打开车门后,在撑开或收合雨伞时能不被雨水所淋。
另外,本结构的设计又兼顾到车门(2)与车体(1)间前侧处之遮雨实施,而能达到更佳之遮雨效果。
当出入者撑开(收合)雨伞离开(进入)车体,在车门(2)的关闭过程中,由于车门(2)的逐渐关闭,致使卷收盒(4)内之卷线(40)会配合着车门(2)逐渐变小之角度而卷收于盒内,而在卷线(40)被卷收的同时,亦令主翼部(30)布面随着卷线(40)之卷收而逐渐呈折合状,且侧翼部(31)之布面同时亦随着主翼部(30)的逐渐折合及松紧带(37)的收缩,也渐渐折合,随着车门(2)逐渐被完全关闭,卷收之卷线(40)亦完全卷收于盒内,同时令遮蔽物(3)之主翼部(30)及侧翼部(31)布面能完全被折叠收合成较薄之面积,已能够完全被容纳于车门(2)与车体(1)之间藏置,请参阅图8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遮雨效果,且展开收缩自如,组装上亦相当迅速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该结构包括一遮蔽物、两卷收盒及扣结组件,其特征在于遮蔽物(3)是由一主翼部(30)连接一侧翼部(31)而构成一呈扇形之布帘,主翼部(30)的两侧分别设有骨条(32)(33),且于该翼布里侧设有多枝伞骨(34),各伞骨(34)两端突伸出于主翼部(30)的两侧,并设有圈环(340),另延伸接于主翼部(30)旁侧的侧翼部(31)之两侧亦设有骨条(35)(36),且该翼布面上配合主翼部(30)的伞骨(34)而设置有多条折叠线(310),另侧翼部(31)的里侧适当距离缝有数条松紧带(37);卷收盒(4),其盒内之卷簧转轴上缠有卷线(40),卷线(40)分别穿过主翼部(30)各伞骨(34)的圈环(340),且始端与末端之伞骨圈环(340)固接;扣结组件(5)是由钩片(50)、扣片(51)、钩条(52)和扣条(53)组成,它扣结于汽车车体(1)与车门(2)之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间的遮雨结构,其结构包括有可作折收之遮蔽物(3)及可作卷收、拉伸之卷收盒(4),并藉若干扣结组件(5)扣结于汽车车体与车门之顶部及前侧缘边之间,提供汽车内之乘员在雨天中进、出车体时,在打开车门之瞬间,遮蔽物会自动展开形成一遮蔽体,不必担心在收合、撑展雨伞时会被雨水淋湿。
文档编号B60R99/00GK2260030SQ9620787
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7日
发明者刘文景 申请人:刘文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