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38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内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安装在汽车内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通常包括一由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用来压缩一制冷剂气体;一冷凝器,它可迫使由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冷却成为液体;一接收干燥器,它可以暂时积存液化的制冷剂,并去除制冷剂内包含的水份;一膨胀阀,它使来自接收干燥器的液态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小孔喷射而急剧膨胀,形成低温、低压的雾状制冷剂;一蒸发器,它使来自膨胀阀的雾状制冷剂通入一管子,当制冷剂气化时,从在各管子的翅片之间通过的周围空气中吸取潜热而获得冷却的空气;以及连接这些装置的管道。
通常,当把这样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安装到一汽车内时,例如,在发动机组装线上将压缩机或类似物安装在发动机一侧,在车辆总装线上将冷凝器、接收干燥器、膨胀阀及类似物安装于车体一侧,并在将发动机安装到车体上之后再安装连接这些部件的管道、软管等。
因此,总装线上的组装步骤增加了,另外,在将发动机安装到车体上之后,在发动机室(engine room)内只有很狭小的空间来安装用于连接各部件的管道、软管等,这将使可操作性变差。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其组装到车辆上的可操作性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一子组件,该子组件是由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一接收干燥器和用来连接这些部件的管路组成,并且是通过将一膨胀阀和一蒸发器安装在车体一侧,将膨胀阀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设置在一发动机室内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该子组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安装到车体上的,即,将接收干燥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分别连接于膨胀阀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
在如上所述的步骤中,子组件组装于车体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即,将发动机侧的接收干燥器的出口和压缩机入口分别连接于发动机侧的膨胀阀入口和蒸发器出口。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中,所述接收器出口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子组件的接收干燥器的出口,所述吸入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一侧的蒸发器出口,将子组件安装于车体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即,接收器出口软管的另一端部适于连接至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而所述吸入软管的另一端部适于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入口。
借助如上所述的方法,子组件组装于车体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即,将接收器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膨胀阀的入口,而将吸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入口。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方面中,其特征是,接收器出口软管和吸入软管是柔性的。
通过这样的构造,可以使接收器出口软管和吸入软管能很方便地进行连接。
在根据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四方面中,其特征是,冷凝器和接收器是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散热器上的。
因此,冷凝器和接收器被预装配(sub-assemble)于带有散热器的发动机上。


图1是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发动机室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的一排放软管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装置的一个接收器出口软管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装置的一个吸入软管的立体图;图6是一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图1所示各装置的预装配步骤;图7是发动机室内部的立体图,示出了在将发动机安装于车体时,组装于发动机一侧的各部件和组装于车体一侧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在由侧框架1、2和侧护板3、4、一下侧织物构件5和一上侧织物构件6以及一档板8围绕形成的发动机室9中,装有一通过连接发动机10和横轴11而形成的动力装置12,所述侧框架和侧护板设置于车体前部左右两侧,上下侧织物构件分别设置在车辆前部的上、下两侧,挡板作为车室7和发动机室之间的分隔件。在图1中标号13和14为支柱。
压缩机15安装在发动机10的侧框架2的前部。在下侧织物构件5和上侧织物构件6之间的侧框架1的一区域上安装了一散热器16,冷凝器17安装在散热器的前部。在散热器16的靠近侧框架1的一侧部安装了一个接收干燥器18。在挡板8的靠近侧框架1的那一侧和车室7的一侧安装了一具有膨胀阀19和蒸发器20的制冷装置21,膨胀阀19的入口19a和蒸发器20的出口20a伸入发动机室9。
另外,压缩机15的出口通过一排放软管22(管路)连接至冷凝器17的入口。冷凝器17的出口通过一与冷凝器17形成一体的管道23(管路)连接至接收干燥器18的入口。接收干燥器18通过接收器出口软管24连接至膨胀阀的入口19a。连接于膨胀阀19的蒸发器20的出口20a通过一吸入软管25连接至压缩机15的入口。因此,借助使这些构件相互连接的管路而构成了一个制冷循环。
如图3所示,一排放软管22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的,即,在一具有柔性的模制软管26的两端,具有接头部27a、28a的合适弯管27、28分别连接至发动机15一侧和冷凝器17一侧,软管22从安装于发动机10的压缩机15的出口延伸至安装在车体上的冷凝器17的入口。在图3中,标号29表示一保护器。
如图4所示,一接收器出口软管24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的,即,在一具有柔性的模制软管30的两端,具有接头部31a、32a的合适弯管31、32分别连接至接收干燥器18一侧和膨胀阀19一侧,软管24从安装于散热器16的接收干燥器18的出口延伸至安装在挡板8上的膨胀阀19的入口19a。一块部32b与膨胀阀19一侧的接头部32b形成一体,这个块部可用来固定如下所述的一吸入软管25的靠近蒸发器20一侧的一个接头部分。在图4中,标号30a表示一保护器,22表示一高压排放阀,34表示一观察孔(site g1ass),34A表示一双压开关。
如图5所示,吸入软管25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的,即,在具有柔性的模制软管35的两端,具有接头部36a、37a的合适弯管36、37分别连接于蒸发器20一侧和压缩机15一侧。管道36从平行于安装在挡板8上的膨胀阀19的入口19a设置的蒸发器20的出口槽大致水平地通过支柱14的上方,并且适于通过一夹子38连接于支柱14。吸入软管25适于形成为从安装于发动机10的压缩机15的入口进一步地延伸。在图5中,标号39表示一低压排放阀,标号40表示一保护器。
接下来将结合图6来描述位于发动机一侧的各装置的预装配步骤。为清楚起见,在图6中没有示出发动机本体。如图6所示,借助螺栓42和套管41来将冷凝器17安装在藉上软管(未图示)和下软管(未图示)连接于发动机10的散热器16的前部。在散热器16的侧部,借助螺栓43来安装接收干燥器18,冷凝器17的管道23借助螺栓44连接于接收干燥器18的入口。排放软管22的接头部27a连接于安装在发动机10上的压缩机15的出口,接头部28a连接于冷凝器17的入口。另外,借助螺栓47将位于接收出口软管24一端的接头部31a连接于接收干燥器18的出口。
因此,可以将压缩机15、散热器16、冷凝器17、接收干燥器18、排放软管22和接收器出口软管24组装于作为连接于横轴11之动力装置12的发动机10而获得一个子组件。随后,考虑到搬送或安装于车体时的方便性,建议用适当的夹具等与发动机10(动力装置12)一起来支承散热器16和接收器出口软管24。
下面将结合图7来描述每个车体侧部件的组装步骤。如图7所示,在挡板8的车室7一侧,安装了具有膨胀阀19和蒸发器20的制冷装置21,膨胀阀19的入口19a和蒸发器20的出口20a做成伸入发动机室9。吸入软管25的接头部36a插设在蒸发器20的出口20a内,一夹子38借助螺母48(双头螺栓)安装在支柱14上,以便将软管25固定到车辆一侧。在图7中,标号49表示一主气缸,50表示一刮水器电动机。
下面将主要结合图7来描述将发动机10(动力装置12)安装于车体的安装步骤。为清楚起见,在图7中没有示出发动机本体。用合适的方法(通常是自下而上)将动力装置12放入发动机室9,其位置如图1和2所示,动力装置12是通过例如发动机安装架、子框架等安装于车体的,而与冷凝器17和接收干燥器18一同分装的散热器16则安装在一下侧构件5和一上侧构件6之间。
分装到发动机10一侧的接收器出口软管24的另一端上的接头部32a连接于膨胀阀19的入口19a,插入蒸发器20之出口20a的吸入软管25的接头部36a是借助块部32b来固定的。另外,安装在车体侧的吸入软管25的另一端上的接头部37a借助一螺栓52连接于分装在发动机10一侧的压缩机15的入口。各软管、管道等可以适当地夹紧于车体和动力装置12。
因此,发动机10(动力装置12)安装于车体,压缩机15、冷凝器17、接收干燥器18、膨胀阀19和蒸发器20通过排放软管22、管道23、接收器出口软管24和吸入软管来连接,从而形成制冷循环。
压缩机15、冷凝器17、接收干燥器18、排放软管22和出口软管24适于预装配到发动机10上,由于不必在一个狭小的发动机室9内来组装它们,所以可提高各装置组装时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由于吸入软管25是在安装发动机之前安装到发动机室9中的,因而可确保安装时有宽敞的空间,进而提高了组装时的可操作性。因此,当把发动机10(动力装置12)安装到车体上时,由于只要将位于发动机10一侧的接收器出口软管24与压缩机15的入口连接起来,并将位于车体侧的膨胀阀19的入口部19a与吸入软管25连接起来,就可以将空调装置组装到车辆上,因而可提高组装时的可操作性,并减少车辆的组装步骤。
另外,由于排放软管22、接收器出口软管24和吸入软管25分别是用具有柔性的软管26、30和36制成,所以能很方便地进行连接工作,并且可以吸收启动时的振动和噪声。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当把由压缩机、冷凝器、接收干燥器和用来连接这些部件的管路所形成的子组件安装到车体上时,由于可通过将发动机侧的接收干燥器出口和压缩机入口分别连接于膨胀阀入口和蒸发器出口来进行组装,因而不必在一个狭小的发动机室内进行管道连接,从而提高了组装时的可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当要把子组件安装到车体上时,只要将接收器出口的另一端连接于膨胀阀的出口,并将吸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机的入口,就可以把子组件组装到车辆上。
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由于接收器出口软管和吸入软管具有柔性,所以它们很容易连接,从而提高了组装时的可操作性。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可以将冷凝器和接收器与散热器一起预装配于发动机。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一子组件,该子组件是由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一接收干燥器和用来连接这些部件的管路组装而成的;一膨胀阀和一蒸发器,所述膨胀阀和蒸发器组装在车体一侧,而膨胀阀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设置在一发动机室内;当把所述子组件组装到车体上时,接收干燥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分别连接于膨胀阀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接收器出口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子组件的接收干燥器的出口,所述吸入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一侧的蒸发器出口,当把所述子组件安装到车体上时,接收器出口软管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而所述吸入软管的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出口软管和吸入软管是柔性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接收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的散热器上。
全文摘要
一子组件是由发动机上的压缩机、冷凝器、接收干燥器、排放软管、接收器出口软管组成。在车体一侧的挡板上安装了膨胀阀和蒸发器,膨胀阀的入口和蒸发器的出口凸伸在发动机室内。吸入软管连接于蒸发器的出口,并通过一夹子固定在支柱上。当把形成为子组件的发动机安装到发动机室中时,将发动机侧的接收器出口软管和压缩机的入口分别连接于发动机侧的膨胀阀的入口和吸入软管。因此,可以减少在发动机室中的工作,提高组装时的可操作性。
文档编号B60H1/00GK1252364SQ9911815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1日
发明者竹尾胜哉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