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延迟前桥制动性能的串列式气压制动控制阀下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91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延迟前桥制动性能的串列式气压制动控制阀下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气压制动控制阀,确切地说是气压制动阀上的零部件。
每辆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汽车上都有一个制动控制阀(俗称气压制动总泵)。而串列式制动控制阀多为一汽集团生产的载重汽车上采用。在汽车需要减速、停车或紧急制动时,由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后使制动控制阀起作用,该装置可使汽车前后桥车轮制动器同时起到制动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常规的制动控制阀配合整个制动系统工作时尚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相当部分车辆在制动时前桥制动拖印开始时间相对于后桥产生较早,这样会使车辆制动不稳,如前桥左右车轮制动效果稍有不同,即会发生车辆制动偏斜。尤其是在冰面、雨天道路附着力很小时,很容易发生车辆斜滑危险,特别是在山区,一些大车司机为了防止由于前桥早制动而发生事故,甚至将前桥制动系统拆掉,这样整车制动效果。肯定受到影响;2、即使是车辆四轮同时制动,但在车辆速度较大时,车辆因制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不但会使汽车发生不舒服的俯冲力,而且有时会因很大的俯冲力而闪断前桥钢板。目前在世界汽车技术研究领域中,为解决汽车前桥制动较早这一不良现象,使前桥延迟制动这一问题成为一项受到普遍关注的内容。如我国南京汽车制造厂引进的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公司设计生产的具有90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第二代S系列依维柯汽车,即在液压制动系统前桥管路部分中,安装有前桥滞后阀,以解决前桥延迟制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改进下芯管结构,使其具有延迟前桥制动性能,从而避免上述不足和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下芯管的长圆柱形套管(2)比现有技术短1.3--1.5mm,也就是说下芯管的长圆柱形套管(2)的头端与上芯管孔的顶端有1.3--1.5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改进后的串列式制动控制阀的下芯管,由于其长圆柱形套管的长度比现有技术短了一些,经试验长圆柱形套管,缩短1.3--1.5mm为最好,也就是说下芯管的长圆柱形套管(2)的头端在没有制动动作时与上芯管孔的顶端有一1.3--1.5mm的间隙,当踩制动踏板时,制动控制阀的上芯管先行将控制后桥制动气室的双作用阀门打开充气,使后桥两车轮制动起作用,当上芯管移动1.3--1.5mm时,时间约0.05秒左右后,上芯管再顶动套装在其内孔的下芯管,同时顶开控制前桥制动气室的双作用阀门,使前桥两制动器起作用。这样,即可有效而适当的使后桥制动产生时间相对早于前桥制动,达到前桥延迟制动的较佳制动状态。
改进后的串列式制动控制阀的试验结果试验用车CA1110PK2L5H,试车路面三级柏油路,下芯管缩短长度1.5mm。<
<p>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从结构上讲不改变原现有技术的任何其它零部件,只需适当缩短下芯管的长圆柱形套管的长度,制造、改装容易;改进后车辆制动稳定状态较好,即使在冰面、雨天道路附着力下降时制动,也不易发生车辆斜滑危险。由于后桥先行制动,前桥制动时前钢板受到惯性俯冲力较小,可有效地减少闪断前桥钢板的现象。在作用上起到了国外90年代先进车辆上的前桥滞后阀的作用。


附图为下芯管示意图1.密封活塞2.长圆柱形套管3.下芯管的长圆形套管原长度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延迟前桥制动性能的串列式气压制动控制阀下芯管,其特征在于下芯管的圆柱形套管(2)较现有技术短1.3-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气压制动控制阀,确切地说是制动控制阀的下芯管,其关键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芯管的长圆柱形套管较现有技术缩短一定长度。其优点在于:后桥先行制动,大大提高了车辆制动的稳定性,即使在冰面、雨天道路附着力下降时制动,也不易发生车辆斜滑的危险,同时可有效地减少闪断前桥钢板的现象,制造改装容易;在作用上起到了国外90年代先进车辆上的前桥滞后阀的作用。
文档编号B60T17/00GK2411174SQ9924553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8日
发明者赵学海 申请人:赵学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