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3522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的壳体,除了上述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效果以外,支撑承接部上所设的凸部通过弯曲铰链部处的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盖部的弯曲,插入支撑部的插入开口而与该支撑部大致齐平,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弯曲的支撑承接部与支撑部对位,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固接外件部的面。
[0229]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的壳体,除了上述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效果以外,经由与收纳部的开口部的缘部连续的铰链部将预设内门部可变形地连结于收纳部,通过铰链部处的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铰链部位于收纳部内,并且预设内门部覆盖开口部,从而能够更简化地构成且更廉价地制造将气体发生器及被折叠后的气囊收纳在收纳部中并由盖部予以覆盖的壳体。
[0230]另外,根据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的壳体,除了上述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效果以外,预先通过转动铰链部来使包含相对于盖部呈锐角状地倾斜的侧面部的一侧相对于不包含该侧面部的一侧而转动,从而能够以侧面部的角度相对于内件部的脱模方向不会咬边的方式来设计成形模具,从而无须使用例如具有应对咬边的可动挡块等结构的昂贵的成形模具,能够更廉价地制造内件部及壳体。
[0231]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的壳体,除了上述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效果以外,在将夹具插入内件部上所设的夹具插入孔而振动熔接外件部时,通过夹具来支撑预设内门部,从而能够使外件部与内件部更可靠地密接,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固接。
[0232]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气囊装置的壳体,除了上述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效果以外,在使盖部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弯曲的状态下,通过临时固定部将盖部临时固定于收纳部,从而在将外件部固接于内件部时无须按压盖部,因而作业性良好,能够进一步提闻制造性。
[0233]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
[0234](第四实施方式)
[0235]图11及图12是作为容器部的内件部101的单体立体图,图11表示气囊的鼓出侦牝图12表示反鼓出侧。为了方便,将气囊鼓出侧设为上侧(U侧),将反鼓出侧设为下侧(D侧)来进行说明。
[0236]内件部101是将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E)射出成形而成,具有呈大致长方形的框状的凸缘部102、容器主体103、及从容器主体103的上缘部131经由铰链104 —体地成形的作为背衬部的盖部105。
[0237]在凸缘部102上,在上表面部121的大致整个面上呈格子状地形成用于熔接的凸肋122(图11中去除省略一部分)。缺口 123及突耳124是为了与后述的外面板及未图示的仪表盘等的定位或避免干涉而设置。
[0238]容器主体103包含底部132及周壁部133,且呈具有开口部134的箱型。
[0239]在底部132上,穿设有大小5个通孔135、136,大通孔135用于插入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喷射部分,小通孔136用于插通对后述的气囊进行固定的柱螺栓173,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大通孔135的周缘部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小通孔136。在底部132上,包含通孔135、136的周边部分在内,以嵌入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作为加强材的钢板137。狭缝138接纳组装在后述的气囊的包装主体171内的保持环174的未图示的插入片,从而能够正确识别包装主体171的组装位置。
[0240]周壁部133在前方(箭头F侧)具备前壁部133F,在后方(箭头R侧)具备后壁部133R,在左侧及右侧(箭头LH、RH)分别具备左壁部133LH、右壁部133RH,方孔139在前后壁部133F、133R上各设置有I个,在左右壁部133LH、133RH上各设置有2个,且接近开口部134而设置。
[0241]铰链104在侧视时包含一对倾斜部141、142与连接倾斜部141、142的底部140,在前后壁部133FU33R上,将与各I个方孔139对应的位置设为不连续部143,将各盖部105 (105a、105b)分别分成连结上缘部131的2个部分。铰链104比凸缘部102、容器主体103、盖部105稍薄,与其他部分相比具有柔软性,从而能够作为铰链发挥作用。
[0242]盖部105如图11所示,大致平行地竖立形成有前侧盖部105a、后侧盖部105b,开口部134处于大致全开的状态。即,处于控制在容器主体103的纵横内尺寸内的部分(气囊的包装主体171)无困难地通过开口部134进入容器主体103内的状态。在盖部105上,在与前侧盖部105a的前方向及后侧盖部105b的后方向面对的面即外表面151的大致整个面上,与凸缘部102的上表面部121同样形成有呈格子状的凸肋152 (图11、图12中去除省略了一部分)。前侧盖部105a的基部153 (153a)利用铰链104c、104d,后侧盖部105b的基部153 (153b)利用铰链104a、104b分别连结于上缘部131。
[0243]盖部105的基部153与相反侧即前端部154具有能够彼此结合的结构。即,前侧盖部105a的前端部154a在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钩155,在其两肋具有支架部156。另一方面,后侧105b的前端部154b在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具有卡合孔57与支架凹部158。另外,在各盖部105a、105b的侧边部159上,设置有大致半圆形的阶梯形凹部159a。
[0244]使用此种内件部101的副驾驶席气囊模块160的零件结构如图13所示。S卩,大致包含被折叠后的气囊170的包装主体171、气体发生器180、具备与仪表盘的其他设计面为同样质感的作为包覆部的外件部190。
[0245]包装主体171利用包含布帛或树脂含浸纸的外包材料172而不折断地保持考虑到展开而折叠的气囊170。在气囊170内,在预先折叠之前插入保持环175 (参照图15B),从该保持环175竖立设置的柱螺栓173突出至包装主体171的下表面。在外包材料172上,以沿着包装主体171的大致长度方向纵贯中央的方式设置有针眼174,利用因气囊170的膨胀造成的针眼174处的断裂,外包材料172能容易地解开气囊170的约束。
[0246]外件部190是将聚丙烯树脂射出成形而成,上表面部191为设计面,色调、光泽、褶皱图案等与仪表盘的其他设计面一致,仪表盘整体呈协调的外观。一体地成形在周缘部的接合爪192卡合于安装外件部190的未图示的仪表盘的搭载部位的承接部。
[0247]在背面部193上,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安装内件部101的气囊模块区域194中,以描绘汉字“日”字的方式形成在背面部193侧的撕裂线(槽部)195对用于气囊170鼓出的预设门部196进行定义。撕裂线195断裂而形成可使气囊170鼓出的开口。从而成为在作为设计面的上表面部191上没有槽而不会进一步强调气囊模块的存在的、被称作无缝仪表盘或隐形气囊盖等的气囊罩。
[0248]另外,在气囊模块区域194的四角,呈箱状地竖立设置有夹片座197,并安装与未图示的仪表盘侧的支撑托架卡合以限制气囊模块区域194朝向上侧(U侧)的移动或脱离的夹片198。在背面部193,适当形成有格子状的凸肋199,从而获得作为外件部190的面板体的刚性。
[0249]图14是从D侧观察在内件部101收容有包装主体171的状态下与外件部190 —体地接合的状态,是从大通孔135观察被折叠后的气囊170的内部。将气体发生器180的上部181插入此处,将保持环175的柱螺栓173穿过安装凸缘182的通孔183,并通过未图示的锁定螺母将气体发生器180固定于底部132。在下部184的中央,存在用于连接未图示的线束的连接器184a。通过将上部181从大通孔135插入气囊170内,从而在上部181的周面上穿孔的气孔185位于气囊170内。如相当于图11的1-1剖面的图15A所示,铰链104稍稍突出至开口部134的内侧,但开口部134处于大致全开的状态。
[0250]如图15B所示,将包装主体171放入容器主体103内。铰链104会稍许缩窄开口部134,但如上所述,铰链104与凸缘部102、容器主体103、盖部105相比具有柔软性,相对较容易变形,因而能够使包装主体171通过。从通孔136引出柱螺栓173,并如箭头QF、QR所示,以铰链104为中心使盖部105 (105a、105b)旋转,使前端部154彼此对准。支架部156与支架凹部158重叠,钩155卡合于卡合孔157。另外,阶梯形凹部159a卡合于上缘部131的呈蘑菇状的钩131a(参照图11,在图13中省略)。这样,盖部105 (105a、105b)封闭开口部134并临时保持,由盖部105与凸缘部102形成大致一个曲面S。
[0251]接下来,将外件部190如图15C所示那样重叠于由凸缘部102与盖部105形成的曲面S上。此外,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外件部190的夹片座197及凸肋199等。
[0252]将使内件部101与外件部190重叠而成的部件置于熔接机200中。图16A是从左壁部133LH侧观察的侧视图,熔接机200以如下方式安装于框架,即:外件部190与内件部101被分别定位于上台201、下台202,相对于固定在未图示的框架上的下台202,上台201朝向下方(箭头D方向)产生下推力FD,且沿着曲面S而在横方向F、R上进行振动FS。
[0253]将作为支撑机构的支承夹具203穿过方孔139而插入容器主体103内。在图16A中,为了说明左壁部133LH侧而省略了支承夹具203,但如图17A中示意性地所示,支承夹具203能够从四方朝向容器主体103内进退。此处,为了说明盖部105,表示了将容器主体103从凸缘102及铰链104切除的状态。
[0254]支承夹具203包含6个扁条体203a?203f。从前壁部133F的方孔139F插入容器主体103内的扁条体203a,在前端具有圆筒的凸起204,且在靠前端的左右侧面具有圆筒状的孔205。从后壁部133R的方孔139R插入容器主体103内的扁条体203b在前端及靠前端的左右侧面具有圆筒状的孔205。对于从左壁部133LH、右壁部133RH的方孔139LH、139RH插入容器主体103内的扁条体203c?203f而言,尽管相邻的两根扁条体彼此的宽度尺寸稍有不同,但均在前端设置有圆筒的凸起204。方孔139的下缘139a的高度位置与包装主体171的上表面成为大致相同的高度。扁条体203a朝箭头R方向前进,扁条体203b朝箭头F方向前进,同样地,扁条体203c、203e朝箭头LH方向前进,扁条体203d、203f朝箭头RH方向前进,从而如图17B所示,组合成大致“字状。
[0255]此时,相对的凸起204插入孔205内,成为一体的板状。此外,相邻的两根扁条体203c与203e之间以及203d与203f之间在盖部105a、105b的对接部分,作为熔接部位而为不连续的部位,不需要从下方进行连续的面状的支承。另外,没有重叠于方孔139FU39R的铰链104,因此,在图16A的状态下,扁条体203a、203b不会与铰链104发生干渉。
[0256]此外,若外包材料172为聚酰胺布帛等具有光滑性的原材料,则使用不锈钢等的扁条体203a?203f不会卷起或咬入外包材料172,因此,即使包装主体171稍高于方孔139的下缘139a的高度位置,也能够一边在其上滑动一边将包装主体171朝向下方下推而前进。
[0257]再次参照图16A,外件部190与内件部101的接合时,利用支承夹具203,盖部105阻挡外件部190的模块区域194的下推力,引起由模块区域194与盖部105的抵接部位间的摩擦造成的熔融。同样,利用下台202支承凸缘部102而阻挡模块区域194的下推力,弓丨起由模块区域194与凸缘部102的抵接部位间的摩擦造成的熔融。
[0258]当在摩擦部位发生了足够所需要的熔融时,停止上台201的振动FS,保持施加下推力FD的状态下使抵接部位冷却固化。熔接机200能够适当使用众所周知的电动机或空压气缸来产生下推力及振动。这样,将气囊170的包装主体171先组装到容器主体103内后,封闭开口部134,将位于外件部190的模块区域194内的预设门部196与盖部105牢固地接合,同时能够将凸缘部2接合于模块区域194而安装。
[0259]这样,在接合工序中,盖部105与外件部190既可利用抵接面来熔融接合,也可经由粘合剂来接合。在按压接合时,可在直到盖部105与外件部190获得相当的接合强度为止,较为理想的是直到盖部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