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的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52267阅读:来源:国知局
略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预紧器启动,齿条向缩紧安全带的方向旋转的状态截面图;图7为概略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解除部启动推出移动齿轮,齿条向放松安全带的方向旋转的状态截面图。
[0091]如图5所示,以牵引器20的齿条26为中心,移动齿轮42和解除齿轮52相互面对面安装。
[0092]如图2、图6以及图8所示,汽车撞击时,接到撞击感应传感器90测定值的控制部100,启动预紧器40的第一爆炸部46。
[0093]或者,撞击感应传感器90中产生的电信号不经控制部100,可以直接传递到第一爆炸部46,启动第一爆炸部46。
[0094]第一爆炸部46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将第一底座部材44推向上方,与第一底座部材44 一起,移动齿轮42也向上方移动。
[0095]移动齿轮42侧面的齿形与齿条26吻合转动,向缩紧安全带12的方向(图6为准逆时针方向)转动齿条26。
[0096]由于齿条26的旋转,将安全带12缩紧到设定的长度,缩小驾乘人员10和座椅11之间空隙的状态下打开安全气囊,降低驾乘人员10的伤害。
[0097]随着第一底座部材44向上移动,连接在第一底座部材44的芯线74—侧也向上移动,所以插入到按钮部材64侧面的第一底座部材44的另一侧离开按钮部材64。
[0098]芯线74离开按钮部材64后,按钮部材64可以向下移动,所以驾乘人员10按下按钮部材64给压电陶瓷86施压。
[0099]压电陶瓷86受压产生的电力,通过连结芯线82传递到第二爆炸部56。
[0100]如图1和图7所示,第二爆炸部56爆炸时所产生气体的压力下,第二底座部材54沿着外罩32的内侧空间向下移动。
[0101]连接在第二底座部材54的解除齿轮52对移动齿轮42向下施压,所以与移动齿轮42齿合的齿条26也向放松安全带12的方向(图7为准顺时针方向)旋转。
[0102]由于安全带12的张力减少,所以驾乘人员10从扣环14分离安全带12后可以逃离汽车,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10的安全性。
[0103]下面介绍为了提高安全带的安全装置I的稳定性,额外添加安全锁120、固定扣环130、锁约束部140和解除线150的状态下的动作。
[0104]如图5和图12所示,发生第二爆炸部56的爆炸之前,连接在第二底座部材54的解除线150的移动受约束,所以锁约束部140约束机身142的移动也受约束,维持安全锁120固定在固定扣环130的状态。
[0105]S卩,锁约束部140通过锁体122的止动孔124和扣环护罩132的扣环孔133,向固定扣环130的外侧凸出,所以能约束锁体122左右移动。
[0106]驾乘人员10可以确认锁约束部140向扣环护罩132的外侧凸出,所以能确认安全锁120稳定地固定在固定扣环130。
[0107]如图7和图13所示,通过第二爆炸部56的爆炸,第二底座部材54向下移动时,连接在第二底座部材54的解除线150发生移动,解除线150脱离锁约束部140的侧孔146。
[0108]锁约束部140的自重和向下拽拉锁约束部140的弹性部材160的弹力作用下,锁约束部140向下移动。
[0109]锁约束部140脱离锁体122的止动孔124和扣环护罩132的扣环孔133向下移动,所以安全锁120可以从固定扣环130脱离。
[0110]由于安全锁120的移动,包住驾乘人员10腹部的安全带12变松,帮助驾乘人员10从扣环14解开安全带12后逃离汽车,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10的安全性。
[0111]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技术,汽车撞击时启动预紧器40,将安全带12缩紧到设定的长度后再打开安全气囊,所以能降低驾乘人员10接触安全气囊而发生的冲击,提高驾乘人员10的安全性。
[0112]并且,预紧器40启动后,可以操作解除部50的动作开关部60,防止解除部50的错误动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0113]并且,预紧器40启动后解除部50开始工作,减少安全带12的张力,可以轻松地从扣环14解开安全带12,帮助驾乘人员10安全逃离。
[0114]并且,与解除部50的动作连动,当解除线150从锁约束部140分离时,可以从固定安全带12的固定扣环130分离安全锁120,可以提高驾乘人员10的安全性。
[0115]以上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这只是例示性的。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掌握一般知识的从业人员,都应该理解本发明有各种变形和其他均等的实施方式。并且,安装在汽车上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这只是例示性的,使用安全带的其他搭乘装置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
【主权项】
1.一种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备安全带缠绕在外缘的齿条的牵引器; 汽车撞击时工作,向缩紧安全带的方向旋转齿条的预紧器; 安装在预紧器之后,当预紧器旋转齿条后启动,向放松安全带的方向旋转齿条的解除部;以及 接收启动解除部所需的操作力产生电力,向解除部传递电力启动解除部的开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器包括: 与齿条相吻合的齿形形成在侧面的移动齿轮; 支撑所述移动齿轮的第一底座部材;以及 撞击感应传感器的动作下产生爆炸,朝着齿条方向移动第一底座部材的第一爆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紧器和解除部安装在外罩的内侧; 所述第一底座部材受第一爆炸部动作时产生的气压作用,移动外罩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爆炸部位于第一凸出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爆炸部动作时产生的气体,推动第一底座部材和移动齿轮使之远离第一爆炸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除部包括: 安装在移动齿轮对面的解除齿轮; 支撑解除齿轮的第二底座部材;以及 当开关部传递电力时产生爆炸,朝着第一底座部材的方向移动第二底座部材的第二爆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齿轮由两个形成一对,平行于第一底座部材安装; 给移动齿轮施压的解除齿轮由两个形成一对,平行于第二底座部材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紧器和解除部安装在外罩的内侧, 所述第二底座部材受第二爆炸部动作时产生的气压,移动外罩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爆炸部位于第二凸出部的一侧,当第二爆炸部动作时产生的气体,推动第二底座部材和解除齿轮使之远离第二爆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包括: 构成外形的壳体部; 安装在壳体部以按压方式启动的按钮部材; 连接按钮部材和预紧器,当预紧器动作时离开按钮部材,解除上述按钮部材的约束的第一连接部;以及 将按钮部材的施压动作转换成电力,传递到解除部的第二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 通过按钮部材接收压力产生电力的压电陶瓷;以及 将压电陶瓷中产生的电力传递到解除部的连结芯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抱住驾乘人员腹部的形状安装的安全带一侧连接的安全锁; 具备用于插入安全锁的安装槽部,固定到汽车的固定扣环; 可以在固定扣环的内侧移动,贯通安全锁挂到固定扣环的锁约束部;以及插入到固定扣环的内侧,贯通锁约束部,通过解除部的动作移动,解除锁约束部约束的解除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环包括: 固定到汽车,具备贯通锁约束部形成的扣环孔的扣环护罩;以及 固定在扣环护罩的内侧,以包住锁约束部外侧的形状安装,导引锁约束部移动的导向部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约束部包括: 上下延长形成的约束机身; 在约束机身的侧面凸出形成,挂到安全锁锁体的止动凸起;以及 贯通约束机身形成,供解除线插入的侧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线的一侧连接到解除部的第二底座部材,另一侧通过侧孔贯通约束机身。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端连接到导向部材,上端连接在锁约束部,通过弹力给锁约束部施压,使之与导向部材相接的弹性部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具体而言,包括,配备安全带缠绕在外缘的齿条的牵引器;汽车撞击时启动,向缩紧安全带的方向旋转齿条的预紧器;安装在预紧器后面,当预紧器旋转齿条后启动,向放松安全带的方向旋转齿条的解除部;接收启动解除部所需的操作力产生电力,将电力传递到解除部,启动解除部的开关部。本发明提供的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在汽车撞击时启动预紧器,将安全带缩紧到设定的长度,然后再展开安全气囊,降低驾乘人员接触到安全气囊而受到的冲击,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在预紧器启动后可以操作,启动解除部的开关部,防止解除部的错误动作,可以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IPC分类】B60R22-46
【公开号】CN104670151
【申请号】CN201410070839
【发明人】朴弘植
【申请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8日
【公告号】US9139161, US20150145238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