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感应线圈的设备和方法_3

文档序号:8460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72]在示例中假设,测得的效率ηχ是90%,并且第一效率η I是80%,根据示例的偏移X等于X = 6msO这意味着车辆110实际以比在天线105位置处测得的速度v更快的速度行进。
[0073]在用于不同的速度V的多于一个的效率特性被存储的情况下,最接近确定的车辆速度V的特性被选择以确定参考时间和偏移。
[0074]该偏移X意味着,使用如上所计算的用于切换成和切换出第一感应线圈101的第一预定操作模式的第一设定点tsl、ts2导致较少的有效电力传输和环境中更多的辐射,因为对于感应线圈所需的最小对齐或最优对齐来说,第一感应线圈101的接通和关断太迟。
[0075]在示例中,第二预定操作模式是第二感应线圈102生成适于经由第三感应线圈111对车辆110充电的电磁场的模式。假设当它不处于第二预定操作模式时,第二感应线圈102不生成该电磁场。
[0076]因此处理器201适于根据偏移X确定用于以第二预定操作模式操作第二感应线圈102的切换时间的第二设定点。考虑到在天线105和第一感应线圈101之间的距离S,在第一感应线圈101和第二感应线圈102之间的距离d,以及第一感应线圈101的尺寸,特别是距离I,第二设定点例如被计算为:
[0077]te2 = ((s+1+d+b)/ν)-χ。
[0078]根据示例,这意味着通过使用用于第二设定点的从第一感应线圈101和第三感应线圈111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效率所确定的偏移X来补偿车辆速度差。在示例中,X = 6ms,并且te2 = 882msο这提高了第二感应线圈102的实际切换时间的准确性,而不必再次测量车辆速度或采用另一个传感器确定车辆110与第二感应线圈102的距离。
[0079]此外,处理器201可适于确定两个第二设定点,例如根据前述计算用于将第二感应线圈102切换成第二预定操作模式的第二设定点te2。此外,另一个第二设定点可被计算用于将第二感应线圈102切换出第二预定操作模式。该另一个第二设定点例如通过考虑了如上所述相同尺寸的下式来计算:
[0080]ta2 = ((s+21+d+b) /v) - χ。
[0081]在χ = 6ms的示例中,这意味着ta2 = 954ms。这同样意味着,由处理器201根据第一设定点和偏移计算两个设定点。对第一设定点的依赖通过项(s+b)/V包括在前述公式中。考虑到这点,处理器201可适于在第一计算之后存储第一设定点tsl、ts2,并且再利用所述值来确定第二设定点te2、ta2。在该情况下,仅偏移χ被计算用于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用于在道路103上紧随的任何其它数量的感应线圈。
[0082]图6示出了当测得的效率q X小于第一效率η I时的情况。根据图6,如在图3和图5中示出的同样效率特性被使用。根据图6,测得的效率η X对应于比第一参考时间tel更早的实际切换时间tx。根据如上所述的公式计算偏移χ:
[0083]χ = tx - tel。
[0084]根据示例,测得的效率nx = 40%。根据该示例这导致偏移χ =-12ms。
[0085]这意味着在天线105位置处的测得的车辆速度ν = 50km/h与在第一感应线圈101处的实际车辆速度不同,存在区别。
[0086]第二设定点te2和另一个第二设定点ta2使用前述公式确定:
[0087]te2 = ((s+1+d+b)/ν)-χ,
[0088]ta2 = ((s+21+d+b) /ν) - χ。
[0089]如上所述,处理器201可适于确定第一设定点,即项(s+b)/V,并且存储以供稍后使用。在两种情况下,第二设定点的确定取决于偏移或者第一设定点和偏移。
[0090]在任何情况下,偏移χ的确定取决于在第一设定点和参考时间之间的差。这意味着根据图5和图6与测得的效率η X对应的实际切换时间tx是第一设定点tsl。在图3的理想情况下,第一设定点tsl和第一参考时间tel相同,即tx = tsl = tel。
[0091]此外,这意味着根据关于第三感应线圈111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在第一感应线圈101和第三感应线圈111之间的电力传输的效率的信息来确定偏移X。
[0092]这同样意味着偏移X的确定取决于指示第一效率η I和用于切换成第一预定操作模式的第一参考时间tel的第一对值。同样,这意味着偏移X的确定取决于指示第二效率η 2和用于切换出第一预定操作模式的第二参考时间tal的第二对值。
[0093]根据图3、图5和图6,第二效率η 2与第一效率η I相同。这是由于能量传输效率特性的对称形状。然而,取决于使用的感应线圈,该第二效率112可以与第一效率Ill不同。
[0094]用于控制感应线圈的方法参考图7在下面描述。该方法例如当在天线105处检测到迫近的车辆110时开始。
[0095]所述检测可以基于经由天线105的输入203和收发器112之间的连接的握手(hand shake)。
[0096]备选地,车辆110的速度V可被测量。所述速度例如由集成到天线105中的雷达速度传感器测量。在开始时,时间计数器t在t = O时开始。一旦开始则时间计数器例如被配置成测量真实时间,例如以毫秒为单位。任何其它的计时器可被使用,例如处理器201的周期时间。
[0097]在开始之后,步骤701被执行。
[0098]在步骤701中,从车辆110请求例如关于车辆110的标识的信息和附加信息。可选地,可从数据库请求关于第三充电线圈110的一些信息。例如,从射频识别标签请求车辆110的标识。为此,例如天线105向车辆110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来请求来自该标签的射频标识。附加信息例如经由根据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链路从发送器请求。在该示例中,收发器112根据请求信号经由天线105提供关于车辆110的信息和关于车辆110的附加信息。关于第三感应线圈111、传输的电力和车辆110的速度V的信息因此被提供。然后,步骤702被执行。
[0099]在步骤702中,执行测试以确定是否对车辆110充电。例如必须成功完成充电和计费,或必须在数据库中发现车辆110的标识。在允许充电的情况下,步骤703被执行,否则该方法结束。充电和计费可包括可选步骤:向充电和计费服务器发送充电和计费信息,特别是从车辆110接收的射频标识。充电和计费是可选的,并且可被省略。
[0100]在步骤703中,天线105和第一感应线圈101之间的距离S,第一感应线圈101和第二感应线圈102之间的距离d,长度I被确定,例如从存储设备读取。此外,距离b和车辆速度V被确定。距离b可在存储设备中使用车辆110的标识来查找。车辆速度V例如根据在天线105位置处执行的测量来确定。备选地,车辆速度V和可选地还有距离b根据在步骤701从车辆111的收发器112接收的信息来确定。还可从存储设备204读取任何参数。
[0101]然后,步骤704被执行。
[0102]在步骤704中,如上所述根据存储的效率特性来确定第一设定点tsl、ts2。例如,用于将第一感应线圈101切换成和切换出第一预定操作模式一一例如用于将电磁场分别接通和关断--的第一设定点tsl = te2和另一个第一设定点ts2 = tal被确定。然后,步骤705被执行。
[0103]在步骤705中,执行对时间计数器t是否达到第一设定点tsl的测试。在时间计数器达到该值的情况下,步骤706被执行。否则,步骤705被执行。
[0104]在步骤706中,第一感应线圈101被切换到第一预定操作模式,例如其中第一感应线圈101生成电磁场。然后步骤707被执行。
[0105]在步骤707中,测量效率nx和实际切换时间tx被确定。例如,根据在第一感应线圈101和第三感应线圈111之间的测得的电力流来计算效率nx。实际的切换时间tx被确定为与在效率特性中测得的效率n X对应的时间。然后,步骤708被执行。
[0106]在步骤708中,测试被执行以确定测量效率n X是否小于最大效率nm。在测量效率n X小于最大效率nm的情况下,步骤709被执行。否则步骤710被执行。
[0107]在步骤709中,偏移X被确定。例如,偏移X被确定为X = tx - tel。
[0108]为了说明这点,参考图5,在测得的效率ηχ大于第一效率ni并且小于最大效率n m的示例中,步骤709被执行,并且偏移X如上所述被计算。
[0109]该示例意味着测得的效率ηχ指示了第一感应线圈101被触发以生成电磁场太迟,因为当第一感应线圈开始生成电磁场时,效率已经高于由指示第一效率η I和第一参考时间tel的对值所指示的用于开始能量传输的所需最小效率值或最优效率值。这意味着更早的切换时间将提供更优的效率。
[0110]根据参考图6示出的另一个示例,当测得的效率ηX小于第一效率η I时,步骤709被执行,并且偏移X如上所述被计算。
[0111]根据该示例,测量效率nx小于指示第一效率η I和第一参考时间tel的对值。这指示第一感应线圈101接通太早,导致小于所需或小于最优的效率。
[0112]然后,步骤713被执行。
[0113]在步骤713中,执行测试以确定时间计数器t是否达到用于将第一感应线圈101切换出第一预定操作模式一一例如关断在第一感应线圈101中电磁场的生成一一的另一个第一设定点ts2。特别地,使用另一个第一设定点ts2执行测试。在时间计数器t达到另一个第一设定点ts2的情况下,步骤714被执行。否则,步骤713被执行。
[0114]在步骤714中,第一感应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