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制动方法及利用该装置或方法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130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制动装置、制动方法及利用该装置或方法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制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制动装置为如下的机械装置:利用借助于驾驶员的操作力或辅助动力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而将包含轿车、重型设备等在内的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热能等,以执行制动。利用于车辆等的制动装置包括:行车制动器(service brake),借助于驾驶员的驾驶中操作而运行;驻车制动器(parking brake),以车辆的停驻或停止为目的而借助于驾驶员的操作而运行。
[0003]这种制动装置根据是否应用摩擦力而分为摩擦式和非摩擦式,作为摩擦式具有真空、油压空气制动等,作为非摩擦式具有电子式、流体式制动等。大部分的轿车中使用摩擦式,尤其使用油压式,驾驶员踩踏脚踏板的力通过油压而传递,从而转变为车轮的制动力。而且,在巴士或卡车等大型车辆中多使用空气制动器。
[0004]另外,制动装置可分为正制动系统(positive brake system)和负制动系统(negative brake system)。正制动系统表示以如下方式操作的制动系统:在制动盘未接触的状态基础上,以车辆的停止或减速目的提供压力,从而使制动盘接触。相反地,负制动系统表示以如下的方式操作的制动系统:在制动盘接触的状态基础上,以车辆移动为目的提供压力,从而使制动盘分尚。
[0005]其中,负制动系统在正常状态下通过驾驶员的控制而解除压力,从而使制动器操作,然而在行驶中车辆的启动被关闭的状况、引擎非正常停止的状况、电气系统中出现异常的状况、油压或空压系统中发生异常的状况等紧急状况下,将会自动解除提供到驻车制动器的压力,从而处于借助于驻车制动的制动力被施加的状态。
[0006]在上述紧急状况下,为了移动以实现车辆的修理等,需要解除基于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或者抬起车辆本身而移动。
[0007]其中,在无法实现车辆本身的移动或实现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只能解除基于驻车制动的制动力,为此,至今为止采用如下方法:将制动系统本身进行分解,或者穿凿连通到制动腔室内的孔,以利用专门的压力提供单元而将压力提供给制动器,从而解除制动力。
[0008]然而,这样的作业需要在车辆中分解制动系统本身,或者需要人为地在制动系统中穿凿出孔并提供压力,因此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专门的装置而长久地执行。
[0009]另外,如果在车辆运行中因发生行车制动器的故障等异常状况而自动解除提供到驻车制动器的压力,则制动力被施加于驻车制动器而使车辆骤然停止。如此,当由于驻车制动而发生急骤的制动时,乘坐者可能向一侧偏移而与内部结构物碰撞,或者因车辆丧失平衡而转向,诸如此类地危险状况可能发生。
[0010][现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10-0121393号

【发明内容】

[0013]技术问题
[001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其可在应用到负制动系统的车辆等中在紧急状态下易于解除由驻车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状态。
[0015]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其只需借助驻车解除阀门的简单操作即可由作业人员通过行车制动的施加而容易地解除由驻车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状态。
[00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及方法,其可以防止由驻车制动器的急骤的制动引起的危险状况。
[0017]技术方案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制动装置,作为利用于负制动系统(negativebrake system)的制动装置,包括:行车制动第一路线,能够提供或收回压力,以实现行车制动器的制动力施加或解除;驻车制动第一路线,能够提供或收回压力,以实现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施加或解除;行车制动第二路线,与制动盘的一侧的第一腔室连接而将压力提供给所述第一腔室;驻车制动第二路线,与所述制动盘的另一侧的第二腔室连接而将压力提供给所述第二腔室;驻车解除阀门,用于实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转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
[0019]所述第二状态可以是如下的状态: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被切断。
[0020]在借助于所述驻车解除阀门而转换的第二状态下,可通过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而提供压力,从而解除驻车制动。
[0021 ]所述驻车解除阀门可包括:阀芯,插入到阀门孔的内部,该阀门孔分别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其中,所述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位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状态,该第二位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状态。
[0022]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可位于如下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内侧。
[0023]所述阀门孔可包括:第一孔部,形成圆筒形状的孔;第二孔部,与所述第一孔部的内侧端部连接,并形成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孔部的圆筒形状的孔,其中,所述阀芯可包括:第一圆筒形主体部,外侧面以与所述第一孔部对应的形状形成;第二圆筒形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圆筒形主体部的端部连接,且外侧面以与所述第二孔部对应的形状形成。
[0024]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能够在所述第二孔部中连通于所述阀门孔,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能够在所述第一孔部中连通于所述阀门孔。
[0025]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如下的位置: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相对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外侧。
[0026]所述第二位置可以是如下的位置: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相对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内侧。
[0027]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内侧处,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在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外侧处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
[0028]所述阀芯可包括:阀芯主体,形成所述阀芯的外形;阀芯槽,从所述阀芯主体沿长度方向形成至预定的位置;阀芯第一管道,从所述阀芯槽的内侧形成至所述阀芯主体的半径方向外侧面,以在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连通;阀芯第二管道,从所述阀芯槽的内侧形成至所述阀芯主体的半径方向外侧面,以在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与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
[0029]所述阀芯第一管道可从所述阀芯槽的内侧端部形成至所述阀芯主体的半径方向外侧面,所述阀芯可包括:阀芯球,位于所述阀芯槽的内部;弹性部件,一端弹性支撑所述阀芯球,以使所述阀芯球位于所述阀芯槽的内侧端部;支撑部,支撑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
[0030]所述阀芯可包括:第一圆筒形主体部,形成所述阀芯的外形;第二圆筒形主体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筒形主体部的一侧端部,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筒形主体部的直径;插入端部,与所述第二圆筒形主体部的一侧端部连接。
[0031]所述制动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在当车辆发生紧急状态时利用所述驻车制动而使车辆停止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控制驻车制动路线的压力提供和收回:除了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施加区间以外,存在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解除区间。
[0032]所述制动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上的阀门,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所述阀门的启闭进行控制而控制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施加以及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解除。
[0033]所述阀门可以是比例阀(Proport1nal Valve)。
[0034]所述控制单元能够以如下方式执行控制:使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施加与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解除反复进行。
[0035]所述控制单元可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而调节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施加与制动力解除的反复频率。
[0036]所述车辆的速度越快,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使所述驻车制动的制动力施加与制动力解除的反复频率越高。
[003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制动方法,作为负制动系统的制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实现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转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与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能够提供或收回压力以用于行车制动器的制动力施加或解除,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接于制动盘的一侧的第一腔室而将压力提供给所述第一腔室,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能够提供或收回压力以用于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施加或解除,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接于所述制动盘的另一侧的第二腔室而将压力提供给所述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第二步骤,通过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而使压力得到提供,从而解除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
[0038]所述第二状态可以是如下状态: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被切断。
[0039]在所述第一步骤中,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转换借助于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接的驻车解除阀门而实现转换,所述驻车解除阀门包括:阀芯,插入到阀门孔的内部,该阀门孔分别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一路线、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所述驻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所述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位置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状态。
[0040]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如下的位置: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相对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和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外侧。
[0041]所述第二位置可以是如下的位置: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相对于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连通于所述阀门孔的位置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内侧。
[0042]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更靠向所述阀门孔的内侧处,所述行车制动第一路线与所述行车制动第二路线连通,在相对于所述阀芯的内侧端部更靠向所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