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72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65]在步骤S06中,继步骤S05中实施声音振动优先发动机启动控制之后,判断是否没有想要改变为通常启动条件。在“是”(没有想要改变)的情况下返回,在“否”(想要改变)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04。
[0066]在此,根据在声音振动优先发动机启动控制中上述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条件(a)、(b)中的某一个仍旧成立来判断出“没有想要改变”。根据在声音振动优先发动机启动控制中上述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条件(a)、(b)中的任一个都不成立来判断出“想要改变”。
[0067]接着,对作用进行说明。
[0068]将实施例1的FF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的作用分为[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进行说明。
[0069][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
[0070]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
[0071]首先,在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当起动马达启动条件成立时,重复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01—步骤S03—返回的流程。在步骤S03中,实施利用起动马达I的“起动器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
[0072]接着,在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当起动马达启动条件不成立且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条件不成立时,重复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01—步骤S02—步骤S04—返回的流程。在步骤S04中,实施利用电动发电机4(强电马达)的“通常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
[0073]另一方面,在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当起动马达启动条件不成立但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条件成立时,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01—步骤S02—步骤S05。在步骤S05中,实施利用电动发电机4(强电马达)的“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然后,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中从步骤S05进入步骤S06,在步骤S06中,判断是否想要改变为通常启动条件。在步骤S06中判断为“没有想要改变”的情况下,仍旧继续进行声音振动优先发动机启动控制。但是,在步骤S06中判断为“想要改变”的情况下,从步骤S06进入步骤S04,从“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向“通常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切换。
[0074]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在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当驱动档的选择条件以及驱动力请求小这样的条件成立时,选择使声音振动降低性能优先的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来启动横置发动机2。
[0075]S卩,在具有使驱动力响应性能优先的“通常启动模式”以及使声音振动降低性能优先的“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来作为发动机启动模式的情况下,通常在选择停车档(P、N档)时,选择“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
[0076]对于此,存在以下状况:如即使在选择驱动档(D、R档等)时也由于踩制动踏板而处于停车状态等那样暗噪音小使得乘车人员针对因发动机启动所产生的振动、噪音敏感。着眼于该点,在存在发动机启动请求时,将档位选择条件扩展应用至驱动档选择条件,当驱动档的选择条件以及驱动力请求小这样的条件成立时,选择“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
[0077]其结果,能够实现在选择驱动档时驱动力请求小的情况下抑制了噪音、振动的产生的安静的发动机启动。
[0078]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在以“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正在实施发动机启动控制时,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的选择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切换为“通常启动模
_P..,,
JAj ο
[0079]S卩,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的情况下,由于使燃料喷射定时延迟,因此不能立即产生驱动力。因此,在D档时刚踩制动踏板而停车之后就意图起步而进行了制动踏板离脚操作以及加速踏板踩踏操作的情况下,当维持“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时,导致用于使车辆起步的驱动力的产生延迟,使起步性能下降。
[0080]对于此,在由于制动踏板离脚操作、车速的产生而“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的选择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切换为“通常启动模式”。
[0081]因而,在刚制动停车之后就意图启动起步的情况下,横置发动机2的燃料喷射定时被提前,能够无响应延迟地产生起步所需的驱动力,来确保起步性能。
[0082]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将“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的选择条件设为驱动档的选择条件以及基于制动操作的停车中条件。
[0083]因而,在因等待信号灯而在驱动档(D档)下踩制动踏板的停车过程中以停车状态启动横置发动机2时,能够使声音振动性能优先地安静地启动横置发动机2。
[0084][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
[0085]根据图4?图6所示的时间图说明“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作用。
[0086]按照图4所示的时间图来进行“通常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即,设为
[0087](I)不将强电电池输出放大(N秒额定值)。
[0088](2)将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设为Mt。
[0089](3)将动力输出轴转动马达转速设为Mn。
[0090](4)关于燃料喷射定时,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燃料喷射转速时立即喷射。
[0091 ] (5)使第一离合器CLl的液压与燃料喷射定时相应地暂时地下降。
[0092]因而,成为使驱动力响应性能优先的发动机启动控制,使得通过(3)的立即喷射而使燃料喷射定时提前,并且由于(4)的CLl液压下降而能够使马达扭矩转换为驱动力。
[0093]但是,由于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动力输出轴转动马达转速低,而如图6的箭头A所示那样,在发动机启动控制中发动机转速下降。因此,发动机转速停滞于发动机支架的共振频带、车体共振频带,如图6的箭头B所示那样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区域产生车底板振动。另外,不等待发动机负压的发展,而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燃料喷射转速时立即喷射,由此如图6的箭头C所示那样产生由初燃扭矩引起的车底板振动。
[0094]与此相对地,按照图5所示的时间图进行“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即,设为
[0095](Γ)将强电电池输出放大(η秒(〈N秒)额定值)。
[0096](2’)将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设为比Mt大的扭矩。
[0097](3’)将动力输出轴转动马达转速设为比Mn高的转速。其中,使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的上升优先。
[0098](4’)燃料喷射定时在进行了动力输出轴转动旋转直到发动机负压发展之后。
[0099](5 ’)不使第一离合器CLl的液压下降。
[0?00] 因而,通过(2’)的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上升,而迅速地通过200rpm?400rpm的发动机支架共振频带。通过(3’)的提高动力输出轴转动马达转速,使发动机旋转不停滞于SOOrpm附近的车体共振频带。由此,能够抑制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区域产生图6的箭头B所示的车底板振动。
[0101]另外,由于(4’)的燃料喷射定时的延迟而在发动机负压充分发展后进行燃料喷射,由此初燃扭矩变小,能够抑制由于初燃扭矩而产生图6箭头C所示的车底板振动。
[0102]如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进行动力输出轴转动时,将来自作为电动发电机的电源的强电电池21的输出暂时放大。而且,采用了进行以下控制的结构:与“通常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相比,动力输出轴转动扭矩和动力输出轴转动马达转速上升。
[0103]根据该控制结构,成为迅速地通过发动机支架共振频带且不使发动机旋转停滞于车体共振频带的发动机启动控制。
[0104]因而,能够抑制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时在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转动区域由于发动机支架共振、车体共振而产生车底板振动。
[0105]在实施例1中采用了进行以下控制的结构:在“声音振动优先启动模式”下进行燃料喷射时,与根据动力输出轴转动转速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