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总泵供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8936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制动总泵供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总泵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市迅猛发展,国内汽车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还会去衡量车的空间、外形等。制动总泵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踏板力的作用推动主缸中的活塞向前移动,使制动主缸压力腔产生液压,再通过制动总泵的出油口向整车的制动系统输送液压,从而实现汽车的刹车功能。制动总泵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其实就是液压传动的过程,所以制动总泵的储油及供油结构是制动总泵的关键组成部分。
[0003]如图1所示,传统的制动总泵包括缸体I’、推杆2’、S活塞组件3’、P活塞组件4’、油壶5’。所述的推杆2’的内端、S活塞组件3’、P活塞组件4’依次活动套置在缸体I’的腔体11内,推杆2’的外端伸出缸体的后部,油壶5’下端套接在缸体I’上。这种传统的制动总泵储油及供油结构中S活塞组件3’和P活塞组件4’是分离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制动总泵上有两个单独的储油及供油系统。这样的结构设计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两个供油机构会使得制动总泵的整体占用空间变大,进而会影响整车的使用空间;2)两个供油机构会使得制动总泵的缸体质量和加工工序增加,影响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制动总泵供油装置,从而可以使制动总泵的整体占用空间变小,也可以减轻缸体重量并使加工工艺得到优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包括缸体、防尘套、卡环、停止片、推杆、S活塞组件、P活塞组件、油壶;所述的缸体中部具有一个腔体,在缸体后部设有一个油壶连接座,在缸体的侧壁上开设一条进油通道,该进油通道的进口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该进油通道的出口与腔体的后部连通,在腔体的前部开设一个入油口,该入油口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所述的推杆的内端、P活塞组件、S活塞组件依次活动套置在缸体的腔体内,推杆的外端伸出缸体的后部,防尘套固定套接在缸体的后端,停止片和卡环固定套置在缸体后端的腔体内且卡环将停止片定位;所述的油壶下端套接在缸体的油壶连接座上且油壶内腔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
[000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限位螺丝、螺塞;所述的限位螺丝和螺塞分别螺接在缸体侧壁上的限位孔和螺塞孔内。
[000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O型密封圈、夹骨;所述的油壶下端与缸体的油壶连接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夹骨夹持在油壶与缸体的油壶连接座连接段的外壁上,用于将油壶牢牢夹紧在缸体上。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壶可通过缸体后部上进油通道的进口和缸体前部入油口分别与缸体腔体的后部和前部连通,分别为P活塞组件和S活塞组件储油和供油,将两个单独的储油及供油结构合二为一,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习用制动总泵的剖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13]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7]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视图;
[0018]图8是本实用新型P活塞组件的结构图;
[0019]图9是本实用新型S活塞组件的结构图;
[0020]图10是本实用新型P测供油的示意图;
[0021]图11是本实用新型S测供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包括缸体1、防尘套2、卡环3、停止片4、推杆5、S活塞组件6、P活塞组件7、油壶8、限位螺丝9、螺塞10、0型密封圈
20、夹骨30。
[0023]所述的缸体I中部具有一个腔体11,在缸体I后部设有一个油壶连接座12,在缸体I的侧壁上开设一条进油通道13,该进油通道13的进口与油壶连接座12内腔连通,该进油通道13的出口与腔体11的后部连通,在腔体11的前部开设一个入油口 14,该入油口 14与油壶连接座12内腔连通。
[0024]所述的推杆5的内端、P活塞组件7、S活塞组件6依次活动套置在缸体I的腔体11内,推杆5的外端伸出缸体I的后部,防尘套2固定套接在缸体I的后端,停止片4和卡环3固定套置在缸体I后端的腔体11内且卡环3将停止片4定位。
[0025]所述的油壶8下端套接在缸体I的油壶连接座12上且油壶8内腔与油壶连接座12内腔连通,在油壶8下端外壁与缸体I的油壶连接座12内壁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20。所述的夹骨30夹持在油壶8与缸体I的油壶连接座12连接段的外壁上,用于将油壶8牢牢夹紧在缸体I上。
[0026]所述的限位螺丝9和螺塞10分别螺接在缸体I侧壁上的限位孔15 (如图7所示)和螺塞孔16内。
[0027]如图8所示,所述的P活塞组件7由P活塞71、P弹簧72、S皮碗73、P皮碗74、P弹簧座75组成。P弹簧72通过P弹簧座75顶靠在P活塞71的前端,S皮碗73和P皮碗74分别套接在P活塞71的后端和前端。
[0028]如图9所示,所述的S活塞组件6由S活塞61、S弹簧62、S皮碗63、P皮碗64、S弹簧座65组成。S弹簧62通过S弹簧座65顶靠在S活塞61的前端,S皮碗63和P皮碗64分别套接在S活塞61的后端和前端。
[002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
[0030]首先在所述的缸体I上使用加工方式使得缸体I腔体11的P测供油腔111、S测供油腔112(如图10、图11所示)的油路相通,这时因为加工原因使得不仅仅P测供油腔111、S测供油腔112相通,其也与外界大气相通,这时将钢珠40敲入缸体I加工密封面配合,可以隔绝P测供油腔111、S测供油腔112与外界大气相通,进而使P测供油腔111、S测供油腔112、油壶8内腔形成一个密闭环;然后,P测供油腔111、S测供油腔112不是独立的结构而是相通结构了,所以只要设计一个油壶就可以满足制动总泵S活塞组件6和P活塞组件7的供油需求。
[00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2]当踏板力通过杠杆结构传递到推杆5上,推杆5又将力作用在P活塞组件7、S活塞组件6上,当两活塞上的P皮碗74、64通过补偿孔时,缸体I内两个压力腔开始压缩建压,由此机械力转换为液压力,与此同时从接手孔输出制动液,使液压通过制动管路传递给整车制动系统,从而实现刹车功能。当放开踏板力时,P活塞组件7和S活塞组件6在P弹簧72、S弹簧62弹力的作用下需要恢复到装配状态,这个时候两个压缩的建压腔分别通过P、S供油腔补充油量才能满足下次制动需求,因P测供油腔111和S测供油腔112是相通的,从而实现将两个单独的储油及供油结构合二为一。
[0033]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将两个单独的储油及供油结构合二为一。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缸体油路的设计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防尘套、卡环、停止片、推杆、S活塞组件、P活塞组件、油壶;所述的缸体中部具有一个腔体,在缸体后部设有一个油壶连接座,在缸体的侧壁上开设一条进油通道,该进油通道的进口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该进油通道的出口与腔体的后部连通,在腔体的前部开设一个入油口,该入油口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所述的推杆的内端、P活塞组件、S活塞组件依次活动套置在缸体的腔体内,推杆的外端伸出缸体的后部,防尘套固定套接在缸体的后端,停止片和卡环固定套置在缸体后端的腔体内且卡环将停止片定位;所述的油壶下端套接在缸体的油壶连接座上且油壶内腔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螺丝、螺塞;所述的限位螺丝和螺塞分别螺接在缸体侧壁上的限位孔和螺塞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O型密封圈、夹骨;所述的油壶下端与缸体的油壶连接座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的夹骨夹持在油壶与缸体的油壶连接座连接段的外壁上,用于将油壶牢牢夹紧在缸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动总泵供油装置,包括缸体、防尘套、卡环、停止片、推杆、S活塞组件、P活塞组件、油壶。所述的推杆的内端、P活塞组件、S活塞组件依次活动套置在缸体的腔体内,推杆的外端伸出缸体的后部,防尘套固定套接在缸体的后端,停止片和卡环固定套置在缸体后端的腔体内且卡环将停止片定位;所述的油壶下端套接在缸体的油壶连接座上且油壶内腔与油壶连接座内腔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壶可通过缸体后部上进油通道的进口和缸体前部入油口分别与缸体腔体的后部和前部连通,分别为P活塞组件和S活塞组件储油和供油,将两个单独的储油及供油结构合二为一,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IPC分类】B60T11-228, B60T11-224
【公开号】CN204548080
【申请号】CN201520129502
【发明人】郑惠洪, 林锦明
【申请人】安思通(厦门)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