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700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机车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属于铁路车辆减速装置。
上述制动器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故障是缓解不良,轻者影响列车正点,重者会出现轮箍迟缓,造成列车颠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制动器的间隙自动调节装置设计不当所造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原设计的棘轮齿间角度由55°改为65-115°,将棘钩尖两边的夹角亦相应地由55°改为65-115°,同时,将棘钩尖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中心的距离改为75-115mm。
本实用新型由滑套1、杠杆体2、带有棘轮齿5的棘轮和带有棘钩尖6、关节轴承孔7的棘钩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齿5的齿数为20-30,齿间角度为65-115°;所述的棘钩尖6两边的夹角为65-115°;所述的棘钩尖6的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7中心的距离为75-1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经过改进的制劫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不会出现制动器缓解不良的现象,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棘钩也能自动脱钩,不会出现轮箍迟缓导致列车颠覆的事故,从而消除了电力机车在制动缓解过程中的一大隐患。
图2是棘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棘轮,5-棘轮齿。
图3是棘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棘钩,6-棘钩尖,7-关节轴承孔,13-条簧孔。
实例1参见


图1-3,棘轮3的直径为72mm,棘轮齿数25,齿间角度95°,齿表面淬火硬度HRC45-55,硬化层深为0.5-1mm。
棘钩尖6两边的夹角为95°,棘钩尖的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7中心的距离为82mm。
实例2参见
图1-3,棘轮3的直径为72mm,棘轮齿数30,齿间角度85°,齿表面淬火硬度HRC45-55,硬化层深为0.5-1mm。
棘钩尖6两边的夹角为95°,棘钩尖的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7中心的距离为112mm。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机车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由滑套(1)、杠杆体(2)、带有棘轮齿(5)的棘轮和带有棘钩尖(6)、关节轴承孔(7)的棘钩(4)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棘轮齿(5)的齿数为20-30,齿间角度为65-115°;B、所述的棘钩尖(6)两边的夹角为65-115°;C、所述的棘钩尖(6)的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7)中心的距离为75-1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属铁路车辆减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制动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它由滑套、杠杆体、带有棘轮齿的棘轮和带有棘钩尖、关节轴承孔的棘钩组成,其特征在于:棘轮齿的齿数为20—30,齿间角度为65—115°;棘钩尖两边的夹角为65—115°;棘钩尖的中心垂线至关节轴承孔中心的距离为75—115mm,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机车制动器的间隙调节。
文档编号B61H7/04GK2495522SQ0124979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马国忠 申请人:马国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