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式轨道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150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渡式轨道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车轨道连接板,以下称过渡式轨道连接板。
背景技术
火车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火车轨道的历史和作用更是为世人所周知的,一个人坐在火车里多长时间,就有多少时间的咔咔声一直伴随着这个人不绝于耳,这个声音就是一节节火车轨道接头与火车车轮相撞击时发出来的,这样的声音不但对环境产生了不好影响,同时对轨道、对路基、对乘客、对枕木、对火车都是有害无益的。由于每节轨道的原来连接板,只能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不能起支撑加连接的作用,所以一旦火车轮压到连接点时,在火车重量的作用下,首先把车轮下的头一个轨道节头压了下去,这时就很自然的产生了与对面一节轨道头部的高低差,当火车轮行驶到高于车轮下部的对面轮道上面时,必定是以过渡式的先撞击,后滚动的状态行驶,一节节、一列列的火车一年年,周而复始的就是在这样状态下循环着、行驶着,人们虽然很烦这种咔嚓、咔嚓的声音,但是由于历史传递下来的习惯声音,就像似真理一样的被人们永远的接受着。现在到了应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本项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过渡式轨道连接板,以消除火车行驶中与每节轨道产生的撞击声,和改变因为有轨道节而产生的撞击力,为改善火车的运行质量及运行速度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对轨道的使用,对路基、对枕木、对乘客、对车载的货物运输质量的提高等等方面都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对火车道沿线的噪音的减少和对火车道沿线附近的震动力的降低也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不用改变火车轨道形状的情况下只改变一下连接轨道的连接板就能实现消除噪音和撞击产生的震动。就是把每两个轨道的接头处靠外侧的连接板在加长的情况下,再稍稍加高一点,使连接板中间呈弧线形稍高于或等于两根轨道接头处的高度。两头又稍低于轨道上平面,同时要把连接板的下边切进轨道下部一定深度,这样的连接板既能起到连接轨道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承载火车重量的作用,由于每一个这样的连接板上面的两头都要稍低于轨道上平面1-3毫米左右,当过渡到轨道连接口处时,连接板又稍稍高于或等于轨道的上平面。所以无论火车向哪个方向行驶,火车轮行驶到每一个轨道的接头处都是在这样的连接板上面过渡式滚动过去。而完全不会产生咔嚓咔嚓的撞击声。由于每一个连接板的下平面平坐在轨道外侧下部平面上面,所以就不会产生连接板在火车的重量压迫下而产生的下陷状态。由于这样的连接板是装配在轨道的外则面,所以也不会产生轨距的任何变化。为了使连接板的过渡性能更理想,要适当加长连接板的长度,以增加火车轮通过时的平稳性能。同时也要适当的把连接板的厚度加厚一些,以增加连接板的使用期和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样的连接板能够同时起到连接轨道、承载火车重量的双重作用。由于这样的连接板的下平面平坐在两节轨道接头处的平面体上,所以既是火车的重量全部从轨道的接头处压过,也不会使轨道的接头处产生高低差。由于连接板的两头稍低于轨道的上平面,所以火车无论从哪个方向行驶到接头处,都不会产生车轮与道节发生撞击的现象。通过这样改造的轨道有噪音低、车速快、无撞击、震动轻、投资省、改造容易的优点。特别是可以在不用更换轨道、不停运输的状态下更换和使用这样的连接板。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进步的说明。
图1为连接板在轨道侧面安装和使用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连接板对称安装在轨道两侧及轨道与枕木安装固定示意图。
图中1、轨道2、螺栓孔3、底平面4、弧形面5、对接缝6、连接板7、原来连接板8、道钉9、枕木10、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可知,所说的连接板(6)紧靠轨道(1)的立面是仿照轨道(1)侧面的形状制造的,所说的连接板(6)的底平面与轨道(1)外侧下部的纵向底平面(3)相配合,连接板(6)两头的倾斜面(10)在50-100毫米的长度内要低于轨道(1)的上平面3-0毫米,连接板(6)对应轨道对接缝(5)的上平面的弧形面(4)在200-500毫米的长度上要高于或等于轨道(1)的上平面,至少不能低于轨道(1)的上平面,所说的轨道(1)的里侧面利用原来连接板(7)与对面连接板(6)用螺栓连接。连接板(6)两头的倾斜面(10),由于低于轨道(1)的上平面,所以当火车轮行驶到连接板(6)对应的两根轨道对接缝(5)的上面时,在连接板(6)上面的弧形面(4)的作用下,车轮不与轨道接头直接相撞,而是从连接板(6)上面过渡式的回落到轨道(1)上面行驶。由于在连接板(6)的引渡与过渡的双重作用下,使火车轮完全不能有与轨道节头相撞击的机会,所以为实现火车的低噪音运行提供了条件。
从图3可知轨道安装在枕木(9)在道钉(8)的固定状态下,连接板(6)与两根轨道(1)对称安装使用时的示意图。
由于所说的连接板(6)在厚度、高度、形状都与原来使用的连接板(7)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由于厚度远远的大于原来的连接板(7)的厚度,所以不能把连接板(6)安装在轨道(1)的里面侧面,如果把连接板(6)安装在轨道(1)的里侧,轨道(1)与轨道(1)之间的轨道间距就会变窄,甚至发生事故。如果按照图3的形式把连接板(6)装配在轨道(1)的外侧,则有很多优点,不会影响轨道(1)的轨距。连接板(6)底平面坐落在已加工成平面的轨道(1)外侧的平面体(1)上面。所以能使火车轮压在连接板(6)上面的弧形面(4)的时候,连接板(6)和连接的两轨道接头部几乎同时承受着火车的全部重量,完全避免了轨道(1)接头处产生的高低差。所以也就完全消除了火车轮与轨道之间产生的撞击噪音。所说的连接板(6)的厚度可在20-80毫米内选择。所说的连接板(6)中间纵向排列的连接板螺栓孔(2)与原来连接板(7)中间纵向排列的螺栓孔(2)下部的底平面(3)的长度要大于连接板(6)的长度,至少要等于连接板(6)的长度。
由于连接板(6)的底平面(3)是安放在已经加工成平面的两根轨道节头的轨道上,所以连接板(6)上面的螺栓与螺栓孔(2)就不会产生径向的剪切力,为保证轨道(1)与轨道(1)的连接提供了安全保证。在连接板(6)与原来连接板(7)夹紧轨道(1)两头的同时,要保证连接板(6)的底平面(3)与轨道每两个节头外侧面的上平面之间不能留间隙。所说的连接板(6)全部是安装在每一根轨道(1)外侧面接头部的平面(3)上面。
权利要求1.一种过渡式轨道连接板,其特征在于连接板(6)的上面呈孤线形,下面是平直形状,所说的连接板(6)紧靠轨道(1)的立面是与轨道(1)的侧面形状相同,所说的连接板(6)的底平面与轨道(1)外侧下部的平面(3)配合,所说的连接板(6)是安装在轨道(1)外侧面的接头部的平面(3)上面,所说的连接板(6)的长度大于原来连接板(7)的长度,所说的连接板(6)中间纵向排列的固定孔(2)与原来连接板(7)中间纵向排列的固定孔(2)的直径和形状完全一致,只是形状、高度及厚度都大于原来连接板(7),所说的连接板(6)的厚度可在20-80毫米之间选择,所说的连接板(6)的上面两头的倾斜面(10)在50-100毫米的长度上要稍低于轨道(1)的上平面3-0毫米,所说的连接板(6)的凸起面(4)在200-500毫米的长度上呈弧线形稍高于或等于轨道(1)的上平面,连接板(6)的最高处至少不得低于轨道(1)的上平面,所说的连接板(6)下部的底平面(3)的长度大于连接板(6)的长度,至少要等于连接板(6)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渡式轨道连接板,适用于火车轨道的接头连接。其要点是为了解决和消除火车轮与轨道节相撞击而发出的噪音,为火车的提速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方法是把每个轨道接头的外侧的连接板加宽、加厚、加高的同时,连接板的下部呈平面形与轨道外侧下部的平台接触,当火车轮行驶在这样的连接板上面时,由于连接板两头稍低于轨道的上平面所以能起到引导车轮的作用,当火车轮行驶到轨道接头处时,由于连接板对应轨道连接缝的最高点高于或等于轨道的上平面,所以火车轮是从一个个连接板的上平面经过,而不是直接与每个轨道接头撞击性的接触,为火车减少噪音,改善运输质量、降低轨道的震动力等方面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E01B11/20GK2756686SQ20042004889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3日
发明者王俊斗 申请人:王俊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