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19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的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例如“上海金属”2001年第1期中陆奕所写的“进口地铁车辆齿轮箱悬挂装置的修复”一文中的可调节的齿轮箱悬挂装置,其一端通过万向头固定在齿轮箱上,另一端通过万向头悬吊安装在车辆转向架的构架上,它由一端为右螺纹、另一端为左螺纹的连接套,两端分别与一带万向头的左螺纹连接轴和一带万向头的右螺纹连接轴相连接,在连接套的两端均开有一个轴向切口槽,且外周装有一周向的夹箍,夹箍上装有一夹紧螺栓,连接套上开有穿夹紧螺栓的切向缺口,以防止夹紧螺栓及夹箍沿连接轴轴向移动。这种悬挂装置由于锁紧结构不合理,螺纹无法锁紧,每天必须调节其高度,加上在使用过程中需承受车辆行驶振动和牵引、制动对它的影响,因此,这种悬挂装置不仅锁紧力不均匀,而且十分容易损坏。损坏是产生在连接套的穿夹紧螺栓的切向缺口也即圆弧凹槽上。由于夹紧螺栓在实际操作中夹紧力不到位或车辆运行中夹紧螺栓的松动,加快了螺纹因变力作用和长期使用的不断磨损,连接间隙变大,连接强度下降。又由于连接套和连接轴的可靠连接是通过夹箍夹紧来完成的,而连接套上的切向圆弧凹槽的作用是固定夹紧螺栓的夹紧位置,使夹箍收缩位置始终在连接套的轴向切口槽处,保证可靠箍紧,但这样做也消弱了连接套在切向圆弧凹槽处的强度,使连接套往往在切向圆弧凹槽处断裂损坏,严重影响列车行车安全。此外,由于受空间结构的限制,夹紧螺栓一般较小,加上卡箍在圆周上的紧固力严重的不均匀,很难将连接轴预紧,运行中需要频繁调节吊挂装置,调整既不方便又费时,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紧可靠、调节方便快捷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有三种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一个调节螺杆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分别与一调节螺套的两端螺纹连接,调节螺套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两个调节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锁紧螺母内孔的内圆锥面分别与调节螺套两端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
为了减小调节螺套的径向刚性,使锁紧更为可靠,可在调节螺套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
为了在受到空间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更方便快捷地将调节螺杆预紧,可将锁紧螺母在其内圆锥面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
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一个调节螺杆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分别与一调节螺套的两端螺纹连接,调节螺套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两个调节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两个锥套内孔的内圆锥面分别与调节螺套两端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两个锥套分别由其对应的锁紧螺母锁紧。
同样,为了减少调节螺套的径向刚性,使锁紧更为可靠,可在调节螺套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
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一个调节螺杆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分别与一调节螺套的两端螺纹连接,调节螺套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两个调节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一个锁紧螺母内孔的内圆锥面与调节螺套一端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一锥套内孔的内圆锥面与调节螺套另一端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且该锥套由其对应的另一个锁紧螺母锁紧。
同样,为了减少调节螺套的径向刚性,使锁紧更为可靠,可在调节螺套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
为了在受到空间结构限制的情况下更方便快捷地将调节螺杆预紧,可将锁紧螺母在其内圆锥面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三种技术方案,由于均采用了锥面轴向移动的方法对螺纹连接进行轴向和径向的预紧,也即由锁紧螺母内孔的内圆锥面或锥套的内圆锥面对调节螺套两端的外圆锥面进行装接和紧定,进而使调节螺套两端与两个调节螺杆的螺纹连接被锁紧,因而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夹箍对螺纹的预紧力更为均匀且锁紧可靠,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节螺套上的切向缺口的应力集中和经常断裂的弊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车辆的检修效率。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由于锁紧可靠,因而不需要频繁调整,同时,调整时只要旋转调节螺套到适当位置,然后用上下锁紧螺母锁紧即可,调整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的结构图(即实施例一);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锁紧螺母的内圆锥面大端具有延伸段的吊挂装置的结构图(即实施例一的变换例);图5为图4的C-C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的结构图(即实施例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吊挂装置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时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的结构图(即实施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实施例一,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锁紧螺母2内孔的内圆锥面2-1分别与调节螺套3两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本实施例为了较大幅度地减小调节螺套3的径向刚性,使锁紧更为可靠,在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6条轴向切口槽3-2。调节螺套3的中部具有扳手夹持头3-3。本实用新型在列车驱动齿轮箱上安装使用时,参见图1、7可知,两个调节螺杆1的外端均可带有万向头1-1,下部的调节螺杆1上的万向头1-1与列车的驱动齿轮箱4的连接轴4-1连接,上部的调节螺杆1的万向头1-1与车辆转向架构架的连接轴5连接,从而将列车的驱动齿轮箱4吊挂在车辆转向架构架上。调整时,先可用扳手扳动调节螺套3中部的扳手夹持头3-3。由于调节螺套3的上、下端的内螺孔分别与上、下调节螺杆1螺纹连接,因而可使上、下调节螺杆1之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从而使上、下万向头中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当调至需要位置后,再用扳手扳动上、下锁紧螺母2,使上、下锁紧螺母2内孔的内圆锥面2-1分别与调节螺套3的上、下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压迫调节螺套3的外圆锥面3-1缩径,并对调节螺套3与上、下调节螺杆1的螺纹连接进行轴向和径向紧定。当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调整齿轮箱高度时,只需先松开上、下锁紧螺母2,然后扳动调节螺套3的扳手夹持头3-3以调节吊挂装置的高度,紧接着再将上、下锁紧螺母2拧紧即可。由于采用锥面锁紧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夹箍锁紧,因此,本实施例一的结构锁紧可靠,调节快捷方便。
图4、5所示结构为图1所示结构的锁紧螺母2的变换例。在图4、5中,锁紧螺母2在其内圆锥面2-1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2-2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2-3。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4条轴向切口槽3-2。其余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用于吊挂列车驱动齿轮箱时,有时由于受到空间结构的限制,锁紧螺母2往往因受到空间位置影响,扳手不便操作,因此,本变换例只要对图5所示结构中上端锁紧螺母2的下部扳手夹持头2-3进行操作,即可锁紧或松开锁紧螺母2,从而改变了扳手的操作位置,使调整工作在有限的空间内更为方便快捷。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实施例二,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两个调节螺杆1的外端均可带有万向头1-1。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两个锥套2′内孔的内圆锥面2′-1分别与调节螺套3两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两个锥套2′分别由其对应的锁紧螺母2锁紧。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本实施例在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3条轴向切口槽3-2。调节螺套3的中部具有扳手夹持头3-3。本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相比较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二的与调节螺套3的外圆锥面3-1相装接的内圆锥面2′-1,是设置在锥套2′的内孔上,而实施例一中的与调节螺套3的外圆锥面3-1相装接的内圆锥面2-1,是设置在锁紧螺母2的内孔上。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换句话讲,当实施例一中的调节螺母2沿内圆锥面2-1的小端横向截断变为锁紧螺母2和锥套2′两个零件时,也就变成了本实施例二的结构,而本实施例二中的锁紧螺母2与锥套2′制成一体时,也就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二在安装使用时,在调整好调节螺套3后,只要拧紧上、下锁紧螺母2,即可轴向压迫锥套2′,使锥套2′的内圆锥面2′-1轴向移动,即可压迫调节螺套3的外圆锥面3-1缩径并对调节螺套3与上、下调节螺杆1的螺纹连接进行轴向和径向紧定。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实施例三,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两个调节螺杆1的外端均可带有万向头1-1。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一个锁紧螺母2内孔的内圆锥面2-1与调节螺套3一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一锥套2′内孔的内圆锥面2′-1与调节螺套3另一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且该锥套2′由其对应的另一个锁紧螺母2锁紧。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调节螺套3的中部具有扳手夹持头3-3。根据需要,也可使一锁紧螺母2在其内圆锥面2-1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2-2,该延伸段2-2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2-3。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点仅在于调节螺套3只有一端同时装有锥套2′和锁紧螺母2,而另一端只装有一个带内圆锥面2-1的锁紧螺母2。也就是说,当本实施例三的调节螺套3一端的锥套2′与锁紧螺母2制成一体时,就变成了实施例一或其变换例(如图1或4所示);当实施例二的调节螺套3仅一端的锥套2′与锁紧螺母2制成一体时,就变成了本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可参加上述实施例一及其变换例,以及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而且也可以用于其它需要调节长度的设备上,也即调节螺杆1的外端可以带万向头1-1;也可以不带万向头1-1而直接与需要调节长度的其它设备的零部件装连或制成一体。调节螺套3的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只要既可以径向缩口,又有连接强度就可以,而且对调节螺套3的两端可以不开轴向切口槽3-2。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a、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b、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c、两个锁紧螺母(2)内孔的内圆锥面(2-1)分别与调节螺套(3)两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3)的中部具有扳手夹持头(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锁紧螺母(2)在其内圆锥面(2-1)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2-2)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2-3)。
5.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a、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b、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c、两个锥套(2′)内孔的内圆锥面(2′-1)分别与调节螺套(3)两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d、两个锥套(2′)分别由其对应的锁紧螺母(2)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3)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3)的中部具有扳手夹持头(3-3)。
8.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具有两个调节螺杆(1),一个调节螺杆(1)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1)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1)分别与一调节螺套(3)的两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a、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3-1);b、两个调节螺杆(1)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c、一个锁紧螺母(2)内孔的内圆锥面(2-1)与调节螺套(3)一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d、一锥套(2′)内孔的内圆锥面(2′-1)与调节螺套(3)另一端的外圆锥面(3-1)对应装接,且该锥套(2′)由其对应的另一个锁紧螺母(2)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套(3)的两端均开有至少2条轴向切口槽(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可调节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锁紧螺母(2)在其内圆锥面(2-1)的大端还具有延伸段(2-2),该延伸段2-2的外周具有扳手夹持头(2-3)。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节的吊挂装置,特别适用于列车驱动齿轮箱的吊挂。它具有两个调节螺杆,一个调节螺杆为左螺纹,另一个调节螺杆为右螺纹,两个调节螺杆分别与一调节螺套的两端螺纹连接,调节螺套的两端均设有外圆锥面,两个调节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内孔的内圆锥面与调节螺套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也可以是锥套内孔的内圆锥面与调节螺套的外圆锥面对应装接,而锥套由其对应的锁紧螺母锁紧。还可以是调节螺套只有一端同时装有锥套和锁紧螺母,而另一端只装有一个带内圆锥面的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锥面轴向移动的方法对螺纹连接进行轴向和径向的预紧,因而锁紧可靠,不易裂损,且调整时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1F5/00GK2739057SQ20042006282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5日
发明者周平, 徐向明 申请人: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