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平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96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冲击平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冲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抗大块残钢高空 倾翻掉落冲击的平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车间中间罐维修区残钢排除装置,普遍采用将中间罐
内的残钢直接倾倒到料筐或铲车中的方式。其中间罐内的残钢从4米 高的空中砸到料筐或铲车中,料筐或铲车位于土建基础的预埋钢轨 上。该工艺方式成本高,其料筐经常砸瘪、砸坏,铲车的传动机构、 车轮、轴也经常损坏,并造成土建基础的损坏,影响生产,且投资较 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 种高效高寿命的一种抗冲击平板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车体、车轮、车体下方的传动装 置,还包括与车体连接的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包括与车体连接的缓冲器、与车体连接的缓冲支架和与 车体、缓冲支架连接的弹簧装置。
在基础上与缓冲器相对的位置设有预埋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工艺布局空间更合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生产成本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冲击废物平板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弹簧装置示意图。
其中,l是车体,2是车轮,3是传动装置,4是缓冲器,5是弹 簧装置,6是缓冲支架,7是车轮轴,8是连接轴,9是上弹簧座,10 是下弹簧座,ll是外弹簧,12内弹簧,13是预埋金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抗冲击平板车包括车体1、 4个车轮2、车体1 下方的传动装置3,还包括位于车体底部、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包括4对弹簧装置5、与弹簧装置5连接的4个缓冲支 架6和与车体连接的4个缓冲器4。
缓冲支架6通过连接轴8与车体1相连、通过车轮轴7与车轮2 相连。
缓冲器4通过螺栓、螺母与车体1固定连接。每个缓冲器4位于 车体1的底部,且靠近车轮2。
每对弹簧装置5通过上弹簧座9与车体1连接,通过下弹簧座 10与缓冲支架6连接。连接在上弹簧座9与下弹簧座10之间,位于 车轮2的两侧。如图3所示每个弹簧装置5是由内弹簧12和外弹簧11,即由 一个小直径圆柱螺旋弹簧和大直径圆柱螺旋弹簧组成。作用主要是在
冲击力消失后,弹簧装置5将车体1 (含废钢)抬起。
在基础上与缓冲器4相对的位置设有4个预埋金属板13。这样, 缓冲器4与基础上的预埋钢板13起到共同抵抗大冲击力的作用。
缓冲器4与基础上的预埋钢板13之间留有10~30mm的间隙,使 车轮不受大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装置5可以起到承受设备和残钢的静压力作 用,当中间罐内的残钢从4米高的空中砸落到车体1上的废料筐中时, 冲击力通过车体1作用到缓冲器4上,缓冲器4上的弹性体与预埋钢 板13接触吸收冲击力,使车轮2、车轮轴7几乎不受冲击力,只承 受设备和残钢的静压力。残钢倾倒完毕的同时,缓冲器4的弹性体内 的能量也释放完成,这时,由弹簧装置5恢复车体1到初始状态,使 缓冲器4与预埋钢板13间恢复一定的间隙,然后用平板车将残钢运 出、吊走。
权利要求1、一种抗冲击平板车,包括车体(1)、车轮(2)、车体(1)下方的传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缓冲装置包括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器(4)、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支架(6)和与车体(1)、缓冲支架(6)连接的弹簧装置(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装置(5)由内弹簧(12)和外弹簧(11)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弹簧装置(5)通过上弹簧座(9)与车体(1)连接,通过下弹簧座(10)与缓冲支架(6)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缓冲支架(6)通过连接轴(8)与车体(1)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基础 上与缓冲器(4)相对的位置设有预埋金属板(1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冲击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预埋金属板(13)与缓冲器(4)之间的间隙为10~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大块残钢高空倾翻掉落冲击的平板车。包括车体(1)、车轮(2)、车体下方的传动装置(3),还包括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器(4)、与车体(1)连接的缓冲支架(6)和与车体(1)、缓冲支架(6)连接的弹簧装置(5)。在基础上与缓冲器(4)相对的位置设有预埋金属板(13)。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工艺布局空间更合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生产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B61D15/00GK201287721SQ200820218039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刘士平, 吴子骞, 唐丽艳, 张彤宇, 丽 赵, 赵玉芝 申请人:鞍钢集团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