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937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钩,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80t级或70t级铁路货车使用16、17型车钩及牵引杆进行联接。当车辆车钩发生故障时,需要用救援机车进行回送。以往的车辆救援过程中,需要用16、17型车钩与机车联挂,而16、17型车钩重量为240kg左右,现场搬运和安装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箱型结构的车钩,解决了救援车钩现场搬运和安装不便 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由钩头部分,钩身和钩尾部分组成,整体为内空箱型,钩头部分的钩舌处和钩尾部分的尾销孔处设置有加强立筋或补强板,钩头部分形状能与13、17型车钩联挂,钩尾部分形状结构能进入16型车钩转动套。本实用新型救援车钩材料为高强度耐候钢。本实用新型救援车钩重量轻,重量是17型车钩重量(240kg)的1/4左右,便于现场搬运和安装;同时强度高,整体为箱形结构,采用高强度结构钢制造,在受力较大部位局部加强,最小破坏载荷约为17型车钩最小破坏载荷(3430kN)的1/35左右。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钩头部分1,钩身2和钩尾部分3组成,整体为由高强度耐候钢组焊形成箱型,钩头部分I的钩舌处设置有加强立筋或补强板4,钩尾部分3的尾销孔处也设置有加强立筋或补强板5,钩头部分形状能与机车车钩联挂,钩尾部分形状结构能进入16型车钩转动套。本实用新型救援车钩材料屈服强度不低于450MPa,重量为65kg,最小破坏载荷IOOkN,牵引最高运行速度50km/h,最大牵引车辆数量80t级货车重车9辆或空车30辆。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方式如下将现车牵引端损坏的16、17型车钩或牵引杆去除后按如下要求安装该救援车钩I、拆除原车钩当牵引端为17型车钩或牵引杆的固定端时,打开钩尾销托板螺栓,将钩尾销托板取下,取出钩尾销,将原车钩取出。当牵引端为16型车钩或牵引杆的旋转端时,打开钩尾销托板螺栓,取下钩尾销托板,取出钩尾销托,将车钩或牵引杆旋转180°,取出钩尾销,将原车钩取出。2、安装救援车钩当牵引端为17型车钩或牵引杆的固定端时,将救援车钩自冲击座处插入,插入钩尾销,安装钩尾销托板及螺栓。 当牵引端为16型车钩或牵引杆的旋转端时,将救援车钩自冲击座处插入,插入钩尾销(不需旋转救援车钩),装入钩尾销托,安装钩尾销托板及螺栓。3、联挂牵引牵引机车车钩开至全开位,进行对位联挂。 联挂后应进行试牵弓I,检查各部位正常后方可按有关要求牵弓I运行。该救援车钩能够满足80t级或70t级铁路货车抢险要求,适用于替代16、17型车钩及牵引杆后车辆回送过程中与机车的联挂。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由钩头部分,钩身和钩尾部分组成,其特征是车钩整体为内空箱型,钩头部分的钩舌处和钩尾部分的尾销孔处设置有加强立筋或补强板,钩头部分形状能与机车车钩联挂,钩尾部分形状结构能进入16型车钩转动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其特征是该车钩材料为高强度耐候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钩,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车辆救援车钩。通过采用一种箱型结构的车钩,解决了救援车钩现场搬运和安装不便的问题。由钩头部分,钩身和钩尾部分组成,整体为内空箱型,钩头部分的钩舌处和钩尾部分的尾销孔处设置有加强立筋或补强板,钩头部分形状能与13、17型车钩联挂,钩尾部分形状结构能进入16型车钩转动套。本实用新型救援车钩材料为高强度耐候钢。本实用新型救援车钩重量轻,重量是17型车钩重量(240kg)的1/4左右,便于现场搬运和安装;同时强度高,整体为箱形结构,采用高强度结构钢制造,在受力较大部位局部加强,最小破坏载荷约为17型车钩最小破坏载荷(3430kN)的1/35左右。
文档编号B61G1/00GK202508107SQ2012201229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何亚飞, 刘进才, 王树银, 王迎春, 郭上, 高宏强, 麻殊愚 申请人:王树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