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98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该脚踏组件包括滑轨、脚踏、限位柱、挤压件以及第一弹性回复件。该脚踏组件可固定在具有上下铺的卧铺机构中,当乘客需要攀蹬上卧铺时,首先将脚踏移至需要的高度,向里摁下挤压件,挤压头挤压限位柱,限位柱外端顶入限位槽,脚踏就可在需要的高度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踏板有一定的厚度,踏板可与滑轨形成直角,蹬力向滑轨侧方向转移,乘客就可以安全的登上卧铺。如需进一步调整脚踏的高度,将挤压杆一端的外拽一下,脚踏就可以在滑轨上自由上下滑行。上述脚踏组件操作简便,可自由调节高度,方便乘客上、下铺。
【专利说明】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运车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卧铺往往是大家乘坐火车出行的首选,特别是老人、孩子、孕妇、病人和其他需要照顾的旅客。这些旅客由于身体原因,必须乘坐卧铺。然而卧铺的下铺数量比较少,大多数是中铺和上铺,因而经常会看到这些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在上下卧铺时十分困难,要由同行的亲友扶持或推举才能到达自己的卧铺位置休息,特别是买到中铺或上铺需要照顾的单身旅客,上、下卧铺成了一件尴尬和艰辛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乘客上、下卧铺的脚踏组件及含有该脚踏组件的卧铺机构。
[0004]一种脚踏组件,包括:
[0005]滑轨,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在内侧的导槽以及设在外侧且开口向外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两内侧壁开设有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多对限位槽;
[0006]脚踏,包括滑块与踏板,所述滑块卡在所述导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踏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用于给外界提供支撑面;
[0007]限位柱,成对的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底侧且一端能够伸出所述支撑面并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支撑所述脚踏,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每对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
[0008]挤压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设有所述限位柱的一侧,包括挤压杆及设在所述挤压杆一端的挤压头;所述挤压头设在每对所述限位柱之间且能够与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抵接用于挤压所述限位柱,所述挤压头的最大宽度与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之和大于每对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且从所述挤压头的最大宽度位置至所述挤压头的自由端,所述挤压头的宽度逐渐减小;以及
[0009]第一弹性回复件,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一端保持与所述踏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所述限位柱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所述挤压头挤压所述限位柱时,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拉伸或者收缩。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为圆柱形弹簧,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靠近所述挤压头的一端与设在所述踏板上的第一挡板抵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限位柱上的第二挡板抵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踏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回复件,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一端保持与所述踏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所述挤压件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所述挤压头挤压所述限位柱时,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拉伸或者收缩。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按锁,所述踏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按锁配合的锁槽。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为圆柱形弹簧,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套设在所述挤压杆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靠近所述挤压头的一端与设在所述踏板上的第三挡板抵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挤压杆上的第四挡板抵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与所述踏板之间通过一折页结构连接,所述踏板能够折叠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0017]一种具有下铺和上铺的卧铺机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脚踏组件,所述下铺与所述上铺通过所述滑轨连接。
[0018]上述脚踏组件可固定在具有上下铺的卧铺机构中,当乘客需要攀蹬上卧铺时,首先将脚踏移至需要的高度,向里摁下挤压件,挤压头挤压限位柱,限位柱外端顶入限位槽,脚踏就可在需要的高度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踏板有一定的厚度,踏板可与滑轨形成直角,蹬力向滑轨侧方向转移,乘客就可以安全的登上卧铺。如需进一步调整脚踏的高度,将挤压杆一端的外拽一下,脚踏就可以在滑轨上自由上下滑行。上述脚踏组件操作简便,可自由调节高度,方便乘客上、下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脚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述脚踏组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脚踏、限位柱、挤压件、第一弹性回复件及第二弹性回复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脚踏组件10包括滑轨100、脚踏200、限位柱300、挤压件400、第一弹性回复件500及第二弹性回复件600。该脚踏组件10可用于具有上铺和下铺的交通工具上,如设在火车、汽车或轮船的卧铺机构上等。
[0028]滑轨100用于固定在卧铺机构的上铺和下铺上。请结合图1和图3,本实施方式的滑轨100内部开设有凹槽110。凹槽110沿滑轨100延伸。凹槽110包括设在内侧的导槽112以及设在外侧且开口向外的收容槽114。导槽112与收容槽114通过一连通槽116连通。连通槽116的尺寸小于导槽112与收容槽114的尺寸,呈颈状。收容槽114的两内侧壁平行设置,且两内侧壁的不同高度处开设有沿滑轨100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多对限位槽118。每对限位槽118相对设置。限位槽118呈半圆形。
[0029]请结合图1和图4,脚踏200包括滑块210和踏板220。滑块210的形状、尺寸与导槽112适配。滑块210卡设在导槽112内并能够沿导槽112滑动。踏板220通过一连接板230与滑块210连接。踏板220可沿收容槽114滑动。踏板220具有一定的厚度,用于给外界提供支撑面222,如提供乘客踏脚的位点。连接板230设在连通槽116内,且能够沿连通槽116滑动。
[0030]限位柱300设置在支撑面222的一侧。限位柱300至少有两个,且成对设置,每对限位柱300相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踏板220具有一定的厚度,限位柱300设在踏板220内,且在踏板220内活动设置。限位柱300的两端呈半圆形,且一端能够伸出该支撑面222并插入限位槽118内用以支撑脚踏200。两个限位柱300的长度之和小于每对限位槽118之间的距离。
[0031]挤压件400活动设置在支撑面222的设有限位柱300的一侧,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挤压件400活动设置在踏板220内。挤压件400包括挤压杆410及设在挤压杆410 —端的挤压头420。挤压杆410与限位柱300垂直设置。挤压头420设在每对限位柱300之间且能够与限位柱300的一端抵接用于挤压限位柱300。挤压头420用于与限位柱300抵接的部分的最大宽度与两个限位柱300的长度之和大于每对限位槽118之间的距离,且从挤压头420的最大宽度位置至挤压头420的自由端,挤压头420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当向内摁下挤压杆410时,挤压头420挤压限位柱300,并可使限位柱300进入限位槽118内用以支撑脚踏200。本实施方式的挤压头420呈龟头状,上述宽度即挤压头420的外径。
[0032]可理解,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挤压头420与限位柱300抵接的表面形状还可以为其他流线型形状,如球体、椭球体或者为侧面(即与限位柱300抵接的面)呈球体、椭球体或龟头状且上、下面呈平面状的结构等,只要满足上述宽度特征即可。
[0033]第一弹性回复件500的一端保持与踏板220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限位柱300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挤压头420挤压限位柱300时,第一弹性回复件500拉伸或者收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回复件500为圆柱形弹簧,套设在限位柱300上。进一步,第一弹性回复件500靠近挤压头420的一端与设在踏板220上的第一挡板224抵接,另一端与设在限位柱300上的第二挡板310抵接。
[0034]第二弹性回复件600 —端保持与踏板220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挤压件400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挤压头420挤压限位柱300时,第二弹性回复件600拉伸或者收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回复件600为圆柱形弹簧,套设在挤压杆410上。进一步,第二弹性回复件600靠近挤压头420的一端与设在踏板220上的第三挡板226抵接,另一端与设在挤压杆410上的第四挡板412抵接。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挤压杆410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按锁430。踏板220的端部设有与定位按锁430配合的锁槽228。定位按锁430可所在该锁槽228上。
[0036]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230与踏板220之间通过一折页结构240连接。设置该折页结构240,踏板220能够折叠收容在收容槽114内,使用时,只要将该踏板220放平即可。
[0037]上述脚踏组件10可固定在具有上下铺的卧铺机构中,当乘客需要攀蹬上卧铺时,首先将脚踏200移至需要的高度,向里摁下挤压件400,挤压头420挤压限位柱300,限位柱300外端顶入限位槽118,脚踏200就可在需要的高度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踏板220有一定的厚度,踏板220可与滑轨100形成直角,蹬力向滑轨100侧方向转移,乘客就可以安全的登上卧铺。如需进一步调整脚踏200的高度,将挤压杆410 —端的外拽一下,脚踏200就可以在滑轨100上自由上下滑行。上述脚踏组件10操作简便,可自由调节高度,方便乘客上、下铺。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在内侧的导槽以及设在外侧且开口向外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两内侧壁开设有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分布的多对限位槽; 脚踏,包括滑块与踏板,所述滑块卡在所述导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踏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用于给外界提供支撑面; 限位柱,成对的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底侧且一端能够伸出所述支撑面并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支撑所述脚踏,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每对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 挤压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设有所述限位柱的一侧,包括挤压杆及设在所述挤压杆一端的挤压头;所述挤压头设在每对所述限位柱之间且能够与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抵接用于挤压所述限位柱,所述挤压头的最大宽度与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之和大于每对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且从所述挤压头的最大宽度位置至所述挤压头的自由端,所述挤压头的宽度逐渐减小;以及 第一弹性回复件,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一端保持与所述踏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所述限位柱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所述挤压头挤压所述限位柱时,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拉伸或者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为圆柱形弹簧,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靠近所述挤压头的一端与设在所述踏板上的第一挡板抵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限位柱上的第二挡板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回复件,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一端保持与所述踏板的相对位置不变,另一端保持与所述挤压件的相对位置不变,当所述挤压头挤压所述限位柱时,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拉伸或者收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按锁,所述踏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按锁配合的锁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为圆柱形弹簧,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套设在所述挤压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靠近所述挤压头的一端与设在所述踏板上的第三挡板抵接,另一端与设在所述挤压杆上的第四挡板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踏板之间通过一折页结构连接,所述踏板能够折叠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9.一种卧铺机构,具有上铺和下铺,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结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踏组件,所述下铺与所述上铺通过所述滑轨连接。
【文档编号】B61D31/00GK204150051SQ201420344118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李宏, 王金兰 申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