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437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以克服现有轴箱弹簧径向刚度过大、重量重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内套、内芯、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外套、内套及内芯硫化成一整体,外套通过内置于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表面的铜导线与内芯连接,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的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60°。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作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上的轴箱弹簧。
【专利说明】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箱弹簧,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铁道货车车辆转向架上,均普遍采用橡胶弹簧,来实现柔性联接和缓冲振动冲击,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以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品质和改善车辆转向架整体性能。
[0003]目前铁道货车车辆转向架上,在轮对轴箱上部承载鞍和侧架之间,均普遍采轴箱定位橡胶弹簧或橡胶垫,但现有橡胶弹簧由于其径向刚度过大、重量重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铁道货车向重载高速以及转向架结构轻型化发展趋势需要,影响了重载货车车辆的整体性能和运彳丁品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装在轮对轴箱上部承载鞍和侧架之间,以提供转向架一系悬挂,用以克服目前采用的橡胶弹簧径向刚度过大、重量重等缺点,满足铁道货车向重载高速以及转向架结构轻型化发展趋势需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包括外套、内套、内芯、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与外套1、内套2及内芯3硫化成一整体,外套1通过内置于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表面的铜导线5与内芯3连接,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的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6为100-160°。
[0006]本实用新型与目前采用的橡胶弹簧或橡胶垫相比,其优点是:在转向架轮对轴箱上部承载鞍和侧架之间,采用本重载轴箱弹簧,除克服了现有橡胶弹簧径向定位刚度过大、重量重等缺点外,还降低了整个转向架的重量,减少了轮轨磨耗,提高了转向架动力学性能,改善了转向架整体性能,很好的满足了铁道货车向重载高速以及转向架结构轻型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另外,通过增加铜导线,使轴箱弹簧具有防静电功能,能满足货车转向架应用于不同运输环境的需要(如运输易燃易爆物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外套,2、内套,3、内芯,4、第一橡胶层,5、铜导线,6、橡胶层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7、第二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内套、内芯、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与外套1、内套2及内芯3硫化成一整体,外套1通过内置于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表面的铜导线5与内芯3连接,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的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6为100-160°。
[0011]具体实施步骤是:先将外套1、内套2和内芯3置于模具内,然后注入橡胶进行硫化,使注入的橡胶形成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并与外套1和内套2及内芯3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外套1与内芯3之间连上铜导线5并内置在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表面上,且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的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6及橡胶层硬度可随车辆载荷的大小来调整,夹角6可以在100-160。之间来调整,例如:当车辆载荷为120KN时,夹角6为100。,橡胶层肖氏硬度为60 ;当车辆载荷为140KN时,夹角6为130。,橡胶层肖氏硬度为65 ;当车辆载荷为180KN时,夹角6为160。,橡胶层肖氏硬度为65。
【权利要求】
1.一种铁道重载货车转向架用轴箱弹簧,包括外套、内套、内芯、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与外套(I)、内套(2)及内芯(3)硫化成一整体,外套(I)通过内置于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表面的铜导线(5)与内芯(3)连接,第一橡胶层(4)、第二橡胶层(7)的侧面延长线与轴箱弹簧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6)为 100-160。。
【文档编号】B61F5/50GK204037583SQ20142046779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段扬名, 曾立勇, 黄胜良, 彭厦 申请人:株洲名扬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