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列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3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内室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列车座椅。



背景技术:

长途旅行的旅客在乘坐列车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闲职,很多旅客一般会选择坐票,特别的一些带小孩的旅客也会选择坐票,而旅客长时间的抱小孩坐着也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同时人在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容易瞌睡,头部出现摇晃,有时会经常倒下,很容易造成身体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列车座椅,以解决带小孩的旅客抱孩子的身体不适问题,同时解决了瞌睡中的旅客头部晃动,突然倾倒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列车座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支撑架,所述椅背与椅座连接形成人体坐靠的结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椅座底部,用于连接在车厢地板上;所述椅座上设有嵌入式的椅座调节杆,所述椅座调节杆能从椅座内抽出,即可延长椅座的长度;

所述椅座调节杆主要由若干根杆状结构并排组成,形成一个承载力大的承载面;

所述椅背上还是设有可调节的椅背调节杆,所述椅背调节杆内杆为刚性杆,外部套设有缓冲保护套结构;

所述椅背上设有并排的四根椅背调节杆,外端的两跟椅背调节杆分别露在外部,中间的两根椅背调节杆嵌入到椅背内,使用时只需将椅背调节杆拉出,四根椅背调节杆将椅背分成三段,即三人座;

所述椅背上设有并排的三根椅背调节杆,外端的两跟椅背调节杆分别露在外部,中间的一根椅背调节杆嵌入到椅背内,使用时只需将椅背调节杆拉出,三根椅背调节杆将椅背分成两段,即两人座;

两个椅背和椅座背靠背形成一个组合座椅,共同设置在一个支撑架上;

所述支撑架成T字形结构,方便固定且与车厢地板能够稳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列车座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列车座椅,能够减少抱孩子旅客的疲劳不适,避免瞌睡的旅客突然倾倒受伤的危险出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列车座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椅背;101-椅背调节杆;200-椅座;201-椅座调节杆;30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列车座椅,包括椅背100、椅座200和支撑架300,所述椅背100与椅座200连接形成人体坐靠的结构,所述支撑架300设置在椅座200底部,用于连接在车厢地板上;所述椅座200上设有嵌入式的椅座调节杆201,所述椅座调节杆201能从椅座200内抽出,即可延长椅座200的长度;

所述椅座调节杆201主要由若干根杆状结构并排组成,形成一个承载力大的承载面;

所述椅背100上还是设有可调节的椅背调节杆101,所述椅背调节杆101内杆为刚性杆,外部套设有缓冲保护套结构;

所述椅背100上设有并排的四根椅背调节杆101,外端的两跟椅背调节杆101分别露在外部,中间的两根椅背调节杆101嵌入到椅背100内,使用时只需将椅背调节杆101拉出,四根椅背调节杆101将椅背100分成三段,即三人座,若为2人座则只需并排设置成三根椅背调节杆101即可;

两个椅背100和椅座200背靠背形成一个组合座椅,共同设置在一个支撑架300上;

所述支撑架300成T字形结构,方便固定且与车厢地板能够稳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