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661发布日期:2019-09-17 20:2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列车牵引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类,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高架运行噪声小、安全性能高,尤其适合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城市和建筑群集中度高的城区。

牵引拉杆座主要连接车体与牵引拉杆,有传递车辆转向架的纵向力载荷的作用。单轨车辆转向架纵向力传递一般采用心盘来实现,现由于市场对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要求不断提高,速度也不断提升,心盘形式的结构难以满足要求。目前,牵引拉杆装置主要在铁路列车中使用,结构比较笨重,安装较为不便。

综上所示,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轻便可靠、安装方便的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使其结构轻便可靠,且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置有铝型材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铝型材安装座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设置有安装孔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端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三角形腔体,两个所述架体上的三角形腔体设置在同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三角形腔体相互靠近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腔体的一个端面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另一个端面为曲面三角形结构,所述平面三角形结构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曲面三角形结构与所述下盖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盖板与所述曲面三角形结构随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铝型材安装座沿所述上盖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上端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侧板和第二加强肋板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铝型材安装座用于与所述第二加强肋板连接的面的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上盖板的连接凹面,所述连接凹面用于放置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用于连接的边,所述连接凹面与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大于所述安装孔处连接件的最小安装距离。

优选地,所述牵引拉杆座与枕梁连接的一端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端部凸出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设置,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凸出端部形成插接接头。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牵引拉杆座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置有铝型材安装座。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杆座的主体结构为铝型材安装座,采用铝型材结构,减轻了牵引拉杆座的重量,使得焊接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在铝型材安装座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上盖板、下盖板,使牵引拉杆座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满足牵引拉杆座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拉杆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拉杆座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拉杆座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拉杆座的又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安装座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型材安装座的又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拉杆座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1、牵引拉杆座,11、上盖板,12、下盖板,121、工艺孔,13、铝型材安装座,131、底板,132、侧板,133、第一加强肋板,134、安装孔,135、连接凹面,14、第二加强肋板,15、减重孔,2、主横梁,3、枕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使其结构轻便可靠,安装方便。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拉杆座,牵引拉杆座1包括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之间设置有铝型材安装座13。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杆座1的主体结构为铝型材安装座13,采用铝型材结构,减轻了牵引拉杆座1的重量,使得焊接安装更加方便,通过在铝型材安装座13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上盖板11、下盖板12,使牵引拉杆座1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满足牵引拉杆座的使用要求;且采用牵引拉杆座,相较于心盘结构形式,结构更为轻便简洁。上述内容中的上、下方位设置是参照说明书附图1进行描述的。

具体的,如图6-图8所示,铝型材安装座13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设置有安装孔134的底板131,底板131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侧板132,两个侧板132与底板131连接的一端间隔预定距离设置,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三角形腔体,两个所述架体上的三角形腔体设置在同侧。安装孔134用于与牵引拉杆连接,通过铝型材安装座13将载荷力传递至其他部件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铝型材安装座13一体成型。

为了增强铝型材安装座13的整体强度,两个所述三角形腔体相互靠近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1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加强肋板13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加强肋板133平行设置在所述三角形腔体相互靠近的侧板132上。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腔体的一个端面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另一个端面为曲面三角形结构,所述平面三角形结构与上盖板11连接,所述曲面三角形结构与下盖板12连接。对应的,上盖板11为平板结构,下盖板12为曲面结构,具体的,下盖板12与所述曲面三角形结构随型设置。上盖板11为平板结构,便于焊接,以便满足牵引拉杆座1与车体铝地板的焊接强度,下盖板12为随型的曲面结构,其造型美观且结构合理,连接了牵引拉杆座1的各部分结构,增强了牵引拉杆座1的整体强度。

其中,铝型材安装座13沿上盖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14,第二加强肋板14的上端与上盖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盖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第二加强肋板14的设计增强了牵引拉杆座1的整体强度,且便于牵引拉杆座1与枕梁3、主横梁2的焊接连接。

具体的,为了实现牵引拉杆座1的轻量化,上盖板11、下盖板12、侧板132和第二加强肋板14上均设置有减重孔15。其中,铝型材安装座13的侧板132上的减重孔15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预定距离,以方便实现铝型材安装座13与牵引拉杆的拆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铝型材安装座13用于与第二加强肋板14连接的面的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垂直于上盖板11的连接凹面135,连接凹面135用于放置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4用于连接的边,连接凹面135与第二加强肋板14焊接在一起。通过设置连接凹面135,方便焊接工序的进行,且使得焊接连接更可靠。同时,使得连接凹面135与第二加强肋板14焊接后,第二加强肋板14的表面与铝型材安装座13用于与第二加强肋板14连接的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通过第二加强肋板14的设置,不仅增强了牵引拉杆座1的整体强度,且其为牵引拉杆座1与枕梁3、主横梁2的部分连接结构,进一步保证了牵引拉杆座1与枕梁3、主横梁2的焊接强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牵引拉杆座1与枕梁3连接的一端的第二加强肋板14的端部凸出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设置,从而使靠近枕梁3连接端的第二加强肋板14的端部形成插接接头。所述插接接头在牵引拉杆座1与枕梁3焊接时,插接入枕梁3的侧面凹槽内,所述插接接头可与枕梁3的侧面凹槽的边焊接在一起,增大了焊接长度,提高了焊接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均为铝板。为了方便下盖板12成型为需要的曲面形状,节约加工成本,降低加工难度,下盖板12由三个分体板拼装后焊接而成。其中,所述下盖板12上设置有工艺孔121,工艺孔121的设置方便连接时焊接工序的进行。

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大于所述安装孔上连接件的最小安装距离。所述最小安装距离包括连接件的尺寸、安装工具必须的放置及安装工具工作需要的空间尺寸。

使用时,如图9所示,牵引拉杆座1的上盖板11焊接在车体底架铝地板上,一边与主横梁2焊接在一起,一边与枕梁3焊接相连,且铝型材安装座13通过穿过安装孔134的螺栓与牵引拉杆连接。牵引拉杆通过螺栓与铝型材安装座13连接,同时与转向架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

牵引拉杆座1通过与牵引拉杆的连接,将转向架纵向力载荷传递到牵引拉杆座1上。牵引拉杆座1则与车体底架铝地板、枕梁3、主横梁2焊接在一起,从而将纵向力载荷(车体前进方向)传递到车体底架,进而作用于车体整体。其中主横梁主要是连接边梁、底架地板及牵引拉杆座1,通过牵引拉杆座1传递的载荷,再将载荷力传递到底架地板和边梁上,从而使转向架带动整个车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