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1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送装置,其通过设于运送通路侧的凸轮轨,将按照可升降的方式设于台车等运送行走体上的被运送物支撑台转换到上升位置。
背景技术
这种运送装置像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通过可起伏的交叉连杆机构将被运送物支撑台按照可升降的方式支撑于运送用行走体,在运送通路中的特定区间配设有凸轮轨,该凸轮轨作用于设在上述交叉连杆机构上的被操作部,使该交叉连杆机构立起,由此将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转换到上升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72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根据现有的这种运送装置的结构,比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在设于交叉连杆机构上的被操作部由将交叉连杆顶起的升降杆构成的场合,当由于该被操作部(升降杆)的材质劣化或装载了超重的被运送物等,而发生该被操作部(升降杆)折损这类事故时,由该被操作部(升降杆)和凸轮轨保持在上升位置的被运送物支撑台,会因重力而冲击性地降落到下降限位置,有可能会造成人身事故等重大的事故。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这样现有问题的运送装置,通过给后述实施形态的参照符号来表示其机构的话,则结构如下通过可起伏的交叉连杆机构12,以可升降的方式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支撑在运送用行走体1上,在运送通路中的特定区间设置有凸轮轨40,该凸轮轨40作用于设于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上的被操作部14,使该交叉连杆机构12立起,由此将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3转换到上升位置,在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设有被卡止部33,该被卡止部33伴随该交叉连杆机构12的起伏运动,在基本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设有锁定用卡止具34,该锁定用卡止具34在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规定位置时,自动与上述被卡止部33卡合,在上述特定区间的终端部设有锁定解除用凸轮41,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伴随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将上述锁定用卡止具34转换到锁定解除状态。
实施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具体可如方案2记载的那样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具有并排设置的相互联动的两个交叉连杆13a、13b的场合,上述被卡止部33由架设于上述两个交叉连杆13a、13b之间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滑动支点轴25构成。
另外,如方案3记载的那样,设有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的高度不同的多个特定区间的场合,在上述锁定用卡止具34上,与各特定区间中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相对应,设有多个卡止部34a、34b。该方案3记载的结构,可与方案1或2记载的结构的任一者组合实施。
设于交叉连杆机构12上的被操作部14可以是任意结构,特别是如方案4记载的那样,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连杆15a、15b朝着与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的场合,该连杆15a、15b之中,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具有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连杆15a上,按照在接近该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位置,向运送用行走体1的下侧突出的方式轴支有凸轮从动辊31,可通过该凸轮从动辊31构成上述被操作部14。该方案4记载的结构,可与方案1~3中任1项记载的结构的任一者组合实施。
再有,在采用方案4记载的结构的场合,如方案5记载的那样,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具有相互联动的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的场合,分别构成这两个交叉连杆13a、13b的两个连杆15a、15b之中,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具有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连杆15a之间,在接近该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位置,通过连接部件28相互连接,上述凸轮从动辊31可轴支于该连接部件28的下侧。
进而,当采用方案4、方案5记载的结构的场合,如方案6记载的那样,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连杆15a、15b最好其设置的朝向为一端的位置固定支点轴19、24相对于另一端的滑动支点轴20、25位于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方向的前方。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运送装置,假设交叉连杆机构侧的被操作部即使发生折损之类的情况,自动与交叉连杆机构侧的被卡止部卡合的锁定用卡止具也将会阻止该交叉连杆机构的倒伏运动,即,通过阻止被运送物支撑台的下降运动,可避免由于该被运送物支撑台冲击性降落而引起的重大事故、可提高安全性。而且,不需要必需特殊操作或电源的促动器用来在特定区间的始端部将交叉连杆机构锁定为立起状态(将被运送物支撑台锁定在上升位置),在特定区间的终端部将该锁定状态解除,不会带来使作业性降低的不便或大幅度的成本提高,可容易地实施。
另外,上述被卡止部也可在靠近交叉连杆机构的运送用行走体侧的滑动支点轴的位置设置交叉连杆,但在此场合,上述被卡止部将会伴随交叉连杆机构的起伏运动而稍稍上下移动。因此,上述被卡止部最好与交叉连杆机构的运送用行走体侧的滑动支点呈同心状地设置,但特别是在具有并排设置的相互联动的两个交叉连杆的交叉连杆机构的场合,根据方案2记载的结构,则可用架设在该两个交叉连杆之间的运送用行走体侧的滑动支点轴,兼用作上述被卡止部,可简化结构、廉价地实施。而且,该滑动支点轴不随着上下运动,因此也可确实地进行锁定用卡止具的自动卡合动作。
另外,根据方案3记载的结构,则可以在使用一个锁定用卡止具的同时,在高度不同的多个上升位置将被运送物支撑台锁定,相对于与各上升位置对应,设置多个锁定用卡止具和对应各锁定用卡止具的锁定解除用凸轮的场合相比,结构简单,可廉价地实施。
进而,根据方案4记载的结构,则作用于运送通路侧的凸轮轨的被操作部,通过轴支于构成交叉连杆机构的连杆上的凸轮从动辊构成,经过该凸轮从动辊,通过上述凸轮轨将交叉连杆机构的连杆直接推起,使其进行立起运动,因此,即使加大凸轮轨的被操作部(凸轮从动辊)推起作用部的坡度,以缩短将被运送物支撑台推起到上升位置所需要的运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距离,与将现有的升降杆垂直推起的场合相比,仍可以使交叉连杆机构毫不费力地平稳地进行立起运动。换言之,加大凸轮轨的被操作部推起作用部的坡度,可提高运送通路的利用效率。再有,由于没有从前那样的较容易弯曲折损的升降杆,故即使作为处理大负荷的运送装置也可容易地实施。当然,在结构方面省去了升降杆及其升降导向机构、以及将升降杆的上升运动变换成交叉连杆机构的连杆的摇动运动的机构等,可减少零件数量,廉价地实施。
另外,在上述交叉连杆机构具有相互联动的左右一对交叉连杆的场合,根据方案5记载的结构,则与在上述左右一对交叉连杆上分别设置凸轮从动辊的场合相比,使用凸轮从动辊和凸轮轨各一个即可解决,故结构简单,可廉价地实施,并且可通过运送通路侧的凸轮轨使两个连杆准确地同步,使其进行起伏运动。
再有,根据方案6记载的结构,则与将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的连杆朝向一端的位置固定支点轴相对于另一端的滑动支点轴位于运送用行走体的行走方向的后方配置的场合相比,可将凸轮轨的被操作部(凸轮从动辊)靠近连杆的位置固定支点轴。换言之,将凸轮轨的被操作部(凸轮从动辊)靠近连杆的位置固定支点轴进行配置,可减小凸轮轨的被操作部(凸轮从动辊)的推起量(凸轮轨的高度),同时提高被运送物支撑台的上升位置的高度,可使运送用行走体的底盘降低。
图1(A)是表示使用台车的运送装置的基本结构的部分纵剖概要侧视图,图1(B)是其概要俯视图。
图2是表示具有本发明锁定机构的交叉连杆机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该交叉连杆机构通过凸轮轨而进行立起动作的状态的纵剖后视图。
图4是该交叉连杆机构的倒伏状态的横剖俯视图。
图5是表示该交叉连杆机构通过凸轮轨而进行立起动作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该交叉连杆机构的锁定机构被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表示交叉连杆机构通过凸轮轨而进行立起动作的状态的纵剖后视图。
图8是在该第二实施形态中,表示交叉连杆机构的锁定机构被进行锁定解除操作时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表示具有可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摩擦驱动形式的使用台车的运送装置的基本结构,标号1是在行走方向上较长的平面长方形的运送用行走体,具有左右一对前后两组的车轮组件2a~2d,和可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各车轮组件2a~2d具有在沿运送通路铺设的左右一对导轨4a、4b上滚动的车轮5,并且在左右的单侧(图例中为左侧)的前后两个车轮组件2a、2c上设有从左右两侧夹住导轨4a的防震用垂直轴辊6。通过并列设置于运送通路中适当处的摩擦驱动机构7推动该运送用行走体1。该摩擦驱动机构7是现有公知的技术,其由驱动摩擦轮9、电动机10、以及辅助辊11构成,在运送用行走体1的全长上连续形成的左右一对相互平行的垂直摩擦面8a、8b之中,该驱动摩擦轮9与一个摩擦面8a接触,该电动机10旋转驱动该驱动摩擦轮9,该辅助辊11按照在与驱动摩擦轮9之间夹住运送用行走体1的方式,与另一个摩擦面8b接触。
另外,作为推动运送用行走体1的机构,例示了摩擦驱动机构7,但也可为对车轮5的至少一个进行电动机驱动的方式,或使按照沿运送用行走体1的运送通路移动的方式布设的驱动链与运送用行走体1卡合,通过该驱动链来推动运送用行走体1的方式等其他的任何方式的推动机构。另外,在使用摩擦驱动机构7的场合,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所需要的垂直摩擦面8a、8b如图所示,也可直接在运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滚动,也可安装其他部件构成。进而,作为运送用行走体1,各自使用独立的台车,但也可像板条式传送机那样,为在运送通路方向上连续的运送用行走体上以适当间隔配设了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运送装置。
被运送物支撑台3,通过该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下侧,与运送用行走体1之间安装的交叉连杆机构12,垂直地可升降移动地支撑。该交叉连杆机构12具有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和被操作部14。运送用行走体1的运送通路中的特定区间,即,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抬升到上升位置的特定区间中,铺设有凸轮轨40,该凸轮轨40作用于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被操作部14,使该交叉连杆机构12立起,由此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上升位置。
图2~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构成的交叉连杆机构12的一个实施形态,具有该交叉连杆12的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由中央交叉部枢着于左右水平方向的共同中央支点轴16的两端部的两根连杆15a、15b构成,各两根连杆15a、15b之中,内侧的两个连杆15a的前端部通过相互呈同心状的左右水平方向的位置固定支点轴19,按照可上下摇动的方式枢着于左右一对轴承部件18上,该轴承部件18设于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平面矩形框状架17的前端部上侧的左右两侧,该两个连杆15a的后端部通过左右水平方向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0连接,并且支撑在该共同滑动支点轴20两端的辊21按照可向前后方向滚动的方式嵌合在前后方向滑动导向件22上,该前后方向滑动导向件22设于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后端部下侧的左右两侧。各两根连杆15a、15b之中,外侧的两个连杆15b的前端部通过相互呈同心状的左右水平方向的位置固定支点轴24,按照可上下摇动的方式枢着于设在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前端部下侧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轴承部件23上,该两个连杆15b的后端部通过左右水平方向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连接,并且支撑在该共同滑动支点轴25的两端的辊26按照可向前后方向滚动的方式嵌合在设于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平面方形框状架17的后端部上侧的左右两侧的前后方向滑动导向件27上。
图2~图4所示的交叉连杆机构12的被操作部14通过凸轮从动辊31构成,该凸轮从动辊31通过轴承部件29和左右水平方向的支轴30支撑在左右水平方向的连接部件28的中央部下侧,该连接部件28在构成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的各两根连杆15a、15b中处于内侧的两个连杆15a的前端部附近位置,将两个连杆15a之间相互连接成一体。该凸轮从动辊31如图2所示那样,当被运送物支撑台3处于下降限位置时,向运送用行走体1的底面的更下方突出。
另外,在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中,并排设置有在上升位置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锁定的锁定机构32。该锁定机构32将上述共同滑动支点轴25作为被卡止部33,具有自动与该被卡止部33卡合的左右一对卡止具34,所述共同滑动支点轴25架设在构成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的各两根连杆15a、15b中处于外侧的两个连杆15b的后端部之间。各卡止具34如图3和图4所示那样,按照相对于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左右分开的状态设置,通过相互呈同心状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支轴36,按照可上下摇动的方式轴支在左右两组轴承部件35上,该左右两组的轴承部件35使用左右横向地架设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平面矩形框状架17的前后方向中间位置的加强材34,附设在各卡止具34上的接触部件37通过重力保持在被上述轴承部件35挡住的原始位置。而且,在各卡止具34上成一体地连接设置有朝向下方的臂部34a,通过相互呈同心状的左右水平方向的支轴38,将凸轮从动辊39支撑在该臂部34a的下端。该凸轮从动辊39向运送用行走体1的底面的更下方突出。
被运送物支撑台3通常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到图2所示的下降限位置,保持稳定。此时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下降限位置取决于立设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可调整高度的支撑具(现有公知的技术,图中省略)。这样,被运送物支撑台3处于下降限位置时,交叉连杆机构12的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如图2所示那样为倒伏状态,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从运送用行走体1的底面向下方最大量突出。
这样,行走的运送用行走体1进入事先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推起到上升位置的特定区间,则如图5所示那样,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跨到凸轮轨40上,凸轮轨40通过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和连接部件28,将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内侧的连杆15a顶起。因此,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联动进行立起运动,通过该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支撑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保持着水平姿势进行上升移动。此时,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上的上下各共同滑动支点轴20、25,通过辊21、26和滑动导向件22、27向水平前方滑动,但被运送物支撑台3到达上升位置之前,下侧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通过左右一对卡止具34前端下侧的倾斜面将左右一对卡止具34推起并通过,被运送物支撑台3到达上升位置时,即,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到达凸轮轨40最上部的平坦面时,左右一对卡止具34的凹入卡止部34b通过重力,从上方与该下侧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嵌合卡止。当然,也可并用弹簧,使各卡止具34向下方强制偏置。
如上,运送用行走体1进入特定区间时,位于下降限位置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通过凸轮轨40和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运动被上升到上升位置,但此时锁定机构32的卡止具34自动与交叉连杆机构12的被卡止部33(下侧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卡合,阻止左右一对的交叉连杆13a、13b从立起状态进行倒伏运动。即,通过嵌合于该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上的两个卡止具34的凹入卡止部34b,阻止被运送物支撑台3从上升位置下降时的,向立起状态的交叉连杆13a、13b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的后方的滑动,因此,假设即使在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事先上升到上升位置的特定区间内,运送用行走体1在行走过程中,通过凸轮轨40被顶起的被操作部14(凸轮从动辊31)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破损,从而失去对该凸轮轨40的交叉连杆13a、13b的顶起作用,换言之,在上述特定区间的始端部和终端部之间假设处于没有凸轮轨40的状态,仍能使被运送物支撑台3确实地保持在上升位置。
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事先上升到上升位置的特定区间的终端部,如图6所示,在运送用行走体1的运送通路侧铺设有锁定解除用凸轮41。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与各卡止具34对应,配置在凸轮轨40的左右两侧,以伴随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而使卡止具34的凸轮从动辊39跨上,凸轮从动辊39跨上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卡止具34克服重力向上方摇动,该卡止具34的凹入卡止部34b从交叉连杆机构12侧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向上方脱离之后,作为交叉连杆机构12的被操作部14的凸轮从动辊31降低凸轮轨40的终端下坡部,交叉连杆13a、13b进行倒伏运动,按照共同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从卡止具34的凹入卡止部34b的正下方位置向后方分离的方式,设定长度和位置。因此,在上述特定区间的终端部,自动地解除锁定机构32在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的锁定作用之后,通过凸轮轨40与交叉连杆机构12的作用,使保持在上升位置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下降到下降限位置。
另外,特定区间中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的高度,取决于凸轮轨40的被操作部14(凸轮从动辊31)的顶起高度,即,凸轮轨40的高度,但如图7所示,在运送用行走体1的运送通路中,既有铺设了用于使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高水平面H的高度较高的凸轮轨40H的特定区间,又有铺设了用于使被运送支撑台3上升到低水平面L的高度较低的凸轮轨40L的特定区间的场合,在锁定机构32的卡止具34上,按照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凹入卡止部34b和凹入卡止部34c即可,该凹入卡止部34b对应于通过凸轮轨40H顶起交叉连杆13a、13b时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的位置,该凹入卡止部34c对应于通过凸轮轨40L顶起交叉连杆13a、13b时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凸轮轨40H使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高水平面H时,通过靠近卡止具34的支轴36一侧的凹入卡止部34b,将交叉连杆13a、13b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锁定,通过凸轮轨40L使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低水平面L时,通过远离卡止具34的支轴36一侧的凹入卡止部34c,将交叉连杆13a、13b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锁定。再有,无论是具有凸轮轨40H的特定区间还是具有凸轮轨40L的特定区间,其终端部都铺设有图8所示的锁定解除用凸轮41。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具有一定高度,可作用于卡止具34的凸轮从动辊39,将该卡止具34推起到其凹入卡止部34b、34c的任一者从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的滑动通路向上方分离的高度,并且,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还具有一定长度,可向后方将滑动的共同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推起到比这些凹入卡止部34b、34c更向后方分离,被运送物支撑台3开始下降之前,可解除通过锁定机构32在交叉连杆13a、13b的立起状态进行的锁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在卡止具34上设置了前后两个凹入卡止部34b、34c,但也可分别设置以下两种卡止具,一种是只具有在通过凸轮轨40H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高水平面H时将立起状态的交叉连杆13a、13b锁定的凹入卡止部34b的卡止具,另一种是只具有在通过凸轮轨40L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低水平面L时将立起状态的交叉连杆13a、13b锁定的凹入卡止部34c的卡止具。在此场合,将至少具有凹入卡止部34b的一个卡止具推起的锁定解除用凸轮41必须如下构成按照从该凹入卡止部34b的位置向后方滑动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被卡止部33)不会再次与另一个卡止具的凹入卡止部34c卡合的方式,将具有该凹入卡止部34c的另一个卡止具也同时事先推起。
再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交叉连杆机构12的被操作部14,构成交叉连杆13a、13b的连杆15a、15b中,在靠近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具有位置固定的支点轴19的连杆15a的该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位置,设置了凸轮从动辊31,但也可如图1A所示那样,为通过垂直可升降地支撑运送用行走体1的升降杆42构成的被操作部14。在此场合,在升降杆42的下端设置作用于凸轮轨40的凸轮从动辊,在升降杆42的上端设置有将轴支在上述连杆15a侧的辊顶起的顶起台。因此,凸轮轨40将升降杆42顶起,由此,该升降杆42通过其上端的顶起台与上述连杆15a侧的辊,使交叉连杆13a、13b立起。升降杆42在交叉连杆侧的顶起位置也可为将连杆15a、15b相互枢着的共同中央支点轴16的位置。采用由这样的升降杆42构成的被操作部14时,在处理大负荷的被运送物的运送装置的场合,该升降杆42很有可能发生弯曲折损,因此特别是与本发明的锁定机构32并用时,很有效果。
另外,作为锁定用卡止具34卡合的交叉连杆13a、13b侧的被卡止部33,使用了交叉连杆13a、13b中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但在没有这样的共同滑动支点轴25的情况下,也可在滑动支点轴25的附近,在连杆15b上增设用于形成锁定用卡止具34所卡合的被卡止部33的部件。
本发明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可作为下述运送装置使用,即,在汽车的组装流水线上,将安装了各种零件的车体(被运送物)装载到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进行运送,在零件组装作业区间(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的铺设了凸轮轨40的特定区间)内,可使车体(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使乘坐在运送用行走体1上的作业人员容易进行零件组装作业的水平面。
标号说明1 运送用行走体3 被运送物支撑台12 交叉连杆机构13a、13b 左右一对的交叉连杆14 被操作部15a、15b 连杆16 共同中央支点轴19、24 位置固定支点轴20、25 共同滑动支点轴21、26 辊22、27 前后方向滑动导向件28 连接部件31 凸轮从动辊(被操作部)32 锁定机构33 被卡止部(共同滑动支点轴25)34b、34c 卡止部39 凸轮从动辊40 凸轮轨41 锁定解除用凸轮42 升降杆(被操作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可起伏的交叉连杆机构(12),以可升降的方式将被运送物支撑台(3)支撑在运送用行走体(1)上,在运送通路中的特定区间设置有凸轮轨(40),该凸轮轨(40)作用于设于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上的被操作部(14),使该交叉连杆机构(12)立起,由此将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3)转换到上升位置,在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设有被卡止部(33),该被卡止部(33)伴随该交叉连杆机构(12)的起伏运动,在基本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设有锁定用卡止具(34),该锁定用卡止具(34)在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规定位置时,自动与上述被卡止部(33)卡合,在上述特定区间的终端部设有锁定解除用凸轮(41),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伴随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将上述锁定用卡止具(34)转换到锁定解除状态。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具有并排设置的相互联动的两个交叉连杆(13a、13b),上述被卡止部(33)由架设于上述两个交叉连杆(13a、13b)之间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的滑动支点轴(25)构成。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的高度不同的多个特定区间,在上述锁定用卡止具(34)上,与各特定区间中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上升位置相对应,设有多个卡止部(34b、34c)。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连杆(15a、15b)朝着与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该连杆(15a、15b)之中,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具有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连杆(15a)上,按照在接近该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位置,向运送用行走体(1)的下侧突出的方式轴支有凸轮从动辊(31),通过该凸轮从动辊(31)构成上述被操作部(14)。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具有相互联动的左右一对交叉连杆(13a、13b),分别构成这两个交叉连杆(13a、13b)的两个连杆(15a、15b)之中,在运送用行走体(1)侧具有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连杆(15a)之间,在接近该位置固定支点轴(19)的位置,通过连接部件(28)相互连接,上述凸轮从动辊(31)轴支于该连接部件(28)的下侧。
6.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连杆(15a、15b)设置的朝向为一端的位置固定支点轴(19、24)相对于另一端的滑动支点轴(20、25)位于运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方向的前方。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升降的被运送物支撑台的运送装置。该运送装置通过铺设在运送通路中的特定区间的凸轮轨(40),将设于运送用行走体(1)上的被运送物支撑台(3)顶起,转换到上升位置,提高在上升位置对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保持机能、提高安全性。在以可升降的方式支撑被运送物支撑台(3)的交叉连杆机构(12)的运送用行走体(1)侧,设置伴随该交叉连杆机构(12)的起伏运动,在基本水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被卡止部(33),设有锁定用卡止具(34),该锁定用卡止具(34)在上述被运送物支撑台(3)上升到规定位置时,自动与上述被卡止部(33)卡合,在上述特定区间的终端部,设有锁定解除用凸轮(41),该锁定解除用凸轮(41)伴随运送用台车(1)的行走,将上述锁定用卡止具(34)转换到锁定解除状态。
文档编号B65G17/48GK1993259SQ200580026600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发明者中村次郎, 林信浩, 佐藤雅信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福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