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刹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8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鼓刹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轮椅车的刹车器。
现有专利申请号02152158·1弹簧阻力刹车器所描述的结构是将绕制成型的弹簧,围绕着轮轴设置(

图1、图2)这种结构弹簧安装时已受外力作用产生严重弯曲,使靠近轮轴一侧的螺距很小,而远离轮轴一侧的螺距很大,由于两边螺距相差很大,因此刹车时不能有效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02152158·1专利所描述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制作成型的刹车弹簧套装在轮轴上,使其在非刹车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为自由状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花鼓刹车器包括弹簧吸收动能部分,连接部分和操纵部分,由花鼓壳体、刹车弹簧、连接件、支承座、钢球座、凸轮、大小轴档、钢球、钢绳、固定手柄、操纵手柄、移动件等构成。刹车器与花鼓结合为一体,刹车弹簧自由状态下,套装在轮轴上;在同一壳体内可以设置2组具有独立刹车功能的刹车器,可以分别在两端采用2种不相同的操纵机构,而且2组刹车器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刹车弹簧可以采用扭转弹簧或压缩弹簧;采用扭转弹簧时,弹簧一端被连接件卡住,连接件外圆有花键与壳体相联或与壳体制成一体;此时弹簧在非工作状态时,是随壳体转动;连接件也可与轴相固联,此时弹簧非工作时是静止状态;弹簧另一端被支承座卡住,支承座有多种形式,一侧有孔能卡住弹簧,另一侧的内孔或端面制有凹槽,或在圆周上占有等分孔,或制有钢绳运动的导向槽;采用压缩弹簧吸收动能时,连接件与支承座通过多根钢绳产生联系,并将弹簧设置在该2个零件之间,而钢绳一端与连接件联结,另一端是与转动件联结;同时支承座与轮轴必须牢固联结;非刹车时,弹簧处于静止状态;与壳体不产生联系。手操纵部分由钢球座、钢球、凸轮、固定手柄、操纵手柄等构成,它的功能是使弹簧的一端间接的与车架固联或与壳体相固联,并即时分离,有多种结构形式;钢球座上占有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钢球座内孔与轮轴产生联系,并开有二个缺口,使凸轮柄部可以在缺口内转动;在钢球座内安装有径向凸轮,这种凸轮是在圆周上有数个凹坑的圆柱,从凹坑底部有斜线与外圆周相连,形成一个斜面,凹坑的数量与钢球座上的孔数相同,钢球在非工作时,有一部分藏在凸轮的凹坑中,刹车时凸轮转动,钢球被斜面顶起,一部分顶入支承座的凹槽中;在空心的轮轴上可以直接占等分孔制成钢球座,孔内装置钢球,空心的轮轴内孔中装有凸轮,所称的凸轮是有锥度的短圆柱,操纵手柄可以与大轴档固联,大轴档右端制有可向右推进的牙嵌或斜坡,可将与其相配合的凸轮或钢球或移动件向右推移;操纵手柄上可以直接占孔,孔中装钢球,与其相配合的固定板上,制有能使钢球向右移动的斜坡;还可以在操纵手柄上直接制出有斜坡的凹坑,操纵手柄转动时可将钢球向右推移;以上结构为手操纵刹车;当在飞轮轴的左端面制有反转时可向左推移的斜坡时,则可实现脚操纵刹车。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刹车可靠,可在车轮转动角位移较小的状态下实现完全刹车。
图1、图2是02152158·1专利申请中的结构图;图3、图4是在同一壳体内有2组独立刹车功能的刹车器,实施例之1,是最佳实施例;图5是采用1组扭转弹簧的刹车器,实施例之2;图6、图28是花鼓与手刹车及飞轮结合为一体的刹车器,实施例之3;图7、图29是脚反踏刹车与飞轮相结合的刹车器,实施例之4;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l5、图l6是刹车原理相同,操纵结构形式不同的刹车器;图17是脚反踏刹车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是采用压缩弹簧的刹车器,实施例之5;图23、图24是采用斜面移动使弹簧变形的刹车器,实施例之6;图25是安装在花鼓外侧的刹车器,实施例之7;图26、图27、图30是几个相关零件的图形;图31、图33是手刹车与内变速器相结合的结构图,实施例之8;图32是脚反踏刹车器与内变速器相结合的结构图,实施例之9。
下面结合图1至图3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包括壳体1、轮轴2、刹车弹簧3、连接件4、支承座5、飞轮安装部位6、飞轮轴7、钢球座8、凸轮9、固定手柄10、操纵手柄11、钢球12、大轴档13、牙嵌接合件14、有牙嵌或有凹槽的转动件15、销16、固定板17、移动件18、小轴档19、千斤20、挡片21、推轴22、钢绳23、滚轮24、飞轮25、内变速器26。
图1、图2是专利号02152158·1中的附图,其吸能弹簧是成圈围绕在轮轴外侧,即使是非工作状态也受外力作用而弯曲,使其螺距不对称。
图3、图4是同一壳体内有2组具有独立刹车功能的刹车器,图中轮轴处子弹簧3的内孔之中,弹簧非工作状态时螺距相同,无外力作用;图3中弹簧3,一端被连接件卡住,连接件4与壳体1相固联,或与壳体制为一体,弹簧另一端被支承座5上的缺口卡住,支承座5的内孔有与钢球12的数量成倍数的凹槽;轮轴上占有多个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12,轮轴2中心有孔,孔中装有凸轮9,这种凸轮是有锥度的短圆柱,凸轮9在操纵手柄11作用下可以移动,能将钢球12的一部分顶入支承座5的凹槽中,轮轴两端有扁头;可以卡入平叉的耳片槽中,固定手柄一端有扁形孔与轮轴相配合,另一端与车架相固联;本结构在壳体1内装有2组可分别工作的弹簧3,弹簧3的内孔和钢丝的直径可以不同,以产生不同的刹车力;骑行时,非刹车状态,两根弹簧3带动支承座5随壳体转动,需要刹车时,如图中左侧凸轮9向右移动,将钢球l2顶入支承座5的凹槽中,使支承座5停止转动,此时弹簧的另一端被壳体带动继续前进,弹簧3随之抱紧,产生扭力吸收动能,直至把车刹住,此时动能是储存在弹簧中,当松开手柄,凸轮9往左退回,钢球12与支承座5分离,此时释放动能;本结构刹车力是通过轮轴传到车架上;本结构左右手刹车力不同,可分别操纵以得到不同的刹车力;若同时操纵时刹车力最大;采用图3、图4结构,前轮可不装刹车器。
图4中左右采用不同的操纵结构,左侧钢球座8上占有多个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钢球座8另一端与固定手柄10相固联,并通过固定手柄与车架相固联,钢球座同时与轮轴产生联系,它的内孔中开有2个缺口,凸轮9的一端通过缺口与操纵手柄11相固联;不刹车时,钢球l2的一部分藏在钢球座8的孔中,一部分藏在凸轮9的凹坑中;该凹坑有斜线与其外圆相连接,形成一个斜面,刹车时,操纵手柄11带动凸轮9转动,并将钢球12的一部分沿着斜面顶入支承座5的凹槽中;右侧弹簧3的一端通过支承座5及其连接件已与钢球座8相固联,弹簧3的另一端被支承座5卡住,该支承座上占有多个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与钢球相对应,在壳体1上制有与钢球数量成倍数的凹槽;在支承座5与轮轴2之间安装凸轮9(该凸轮是一个锥形的短圆柱);非刹车时,右侧弹簧3是静止的,刹车时,操纵手柄11通过推轴22、挡片21使凸轮9向左移动,从而将钢球12的一部分顶入壳体1相对应的凹槽中,使弹簧3抱紧产生扭力,吸收动能,当手柄11放松时,释放动能,弹簧回位;图4右侧也可采用图6相类似的结构;图3、图4是最佳实施例。
图5是采用一组弹簧的刹车器,是图4除去右侧,保留左侧的一种通用结构;它可以与现有的单级飞轮和多级飞轮配合工作。
图6、图28是花鼓手刹车与飞轮结合为一体的刹车器;图中,刹车部分与图5完全相同,仅在右端增加了飞轮轴7,其上有千斤槽,安装千斤20,与此相对应在壳体1上制有棘齿与千斤相配合;在飞轮轴7上,图6中装的是单片飞轮;图28中是多级飞轮,该多级飞轮内孔中无千斤座芯子和棘轮,直接用花键轴,安装链轮齿片组成。
图7、图29是脚反踏刹车器;飞轮轴7上除安装千斤20外,左端面还制有反踏时,可向左推动的斜面;凸轮9与其相配合,也制有斜面,反踏时凸轮9向左移动;弹簧3左端被连接件4卡住,小轴档19端头有齿与连接件4相固联,小轴档另一端通过固定手柄10与车架固联;弹簧右侧被支承座5卡住,支承座5上占有多个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l2;同时在壳体1相对应处制有棘齿和凹槽;在飞轮轴7上,图7中装的是单片飞轮;图29中是多级飞轮,该多级飞轮内孔中无千斤座芯子和棘轮,直接用花键轴,安装链轮齿片组成。骑行时,飞轮带动飞轮轴上的千斤推动壳体前进,反踏时,凸轮9向左移动,将钢球12顶入壳体的凹槽中,同时使弹簧3抱紧,产生扭力,吸收动能,实现刹车,使用多级飞也能反踏刹车。
图8至图16是刹车原理相同,结构相似的刹车器;图8中轮轴2上制有扇头,小轴档19内孔为扁形与轴相配合,弹簧3右端通过连接件4与轮轴相固联;大轴档13的端面制有可向右推的斜面,凸轮9也制有斜面与其相配合,其内孔为扁形与轴相配合,同时,在壳体上制有凹槽;图9是图3除去右侧一组刹车器的简化结构。
图10中操纵手柄11上有多个孔,孔中装钢球12,固定板17与之相对应,有与钢球数量相等并有斜坡的凹坑,钢球的一部分藏入其中,当操纵手柄11转动时,会带着钢球沿凹坑的斜坡移动,钢球产生位移向右推动,移动件18同时使有牙嵌的零件15与牙嵌接合件14相结合;牙嵌接合件14卡住了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相结合,本结构采用2根弹簧,首先是刹车力较小的一根起作用,继而实现完全刹车。
图11中,操纵手柄11中制有向右推的斜面,牙嵌件l5与之相配合,操纵时是通过销l6来推动凸轮9向右移动的;图12中,在固定板17与移动件18中均制有藏钢球的凹坑且有斜坡,手柄11转动时,可增加移动距离;图13中固定板17上占有多个孔,孔中装有钢球12与之相对应在大轴档13上制有藏钢球12一部分凹坑,每个坑都有斜度;并在支承座5的端面制有半圆凹槽,固定板17与小轴档相固联;当操纵手柄11使大轴档13转动时,钢球12向右移动,进入支承座5的凹槽中,使弹簧3一端被固定;图l4中弹簧3采用多根弹簧钢丝或弹簧片来制作,使连接件4与支承座5相对扭转45°后能回位即可。图15中弹簧3是采用弹簧片绕制的;图16是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刹车器,它可以制作在电机芯子的内部;也可用制作成前花鼓。
图17是脚反踏刹车的另一种形式,由于飞轮轴7端面制有反转时可向左推动的斜坡,脚踏反转时,使钢球12向左移动并推动移动件18,使有牙嵌的移动件15向左,与小轴档19上的牙嵌相结合,使弹簧3左端固定,右端被壳体带动从而实现刹车。
图18至图22是采用压缩弹簧的刹车器,支承座5与轮轴2用机械方式牢固联结,其左端部制有与车轮前进方向相一致的弯曲的钢绳23运动的导向槽;图18中钢绳的右端与连接件4相连,左端通过支承座5的导向槽与有凹槽的转动件l5相连,弹簧3置于连接件与支承座之间;本图中钢球座8,用花键与壳体1相固联;非刹车时,内部零件处在自由状态;刹车时,操纵手柄11转动大轴档13使移动件18向右移动将钢球12压入有凹槽的移动件15中,壳体1通过零件8带动零件15转动,钢绳23在支承座5的导向槽内拉动;连接件4使弹簧3压缩吸收动能,实现刹车;图19中钢绳23左端是与钢球座8相连,其上装有多个钢球12,与其相对应,壳体1上制有与钢球数成倍数的凹槽;当凸轮9向右移动,将钢球的一部分顶入亮体的凹槽中时,就实现刹车;图20中牙嵌接合件14有花键与壳体1滑动连接,与钢绳23相连的零件15也有牙嵌,当操纵手柄11转动使移动件18向右移动时,零件14和15的牙嵌就相互啮合,实现刹车;图21是通过推轴22、挡片21使凸轮9向右移动将钢球12顶入壳体1的凹槽中实现刹车的;图22与图7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钢球12顶入壳体1的凹槽后,钢球座8朝前转动;带动钢绳23使弹簧3压缩,实现刹车。以上结构,非刹车时,内部零件处在自由状态。
图23、图24中钢球座制有多个斜面,零件15也制有斜面与之相配合,但只能作直线运动,当凸轮移动时,钢球座就会转动,迫使零件15轴向移动,同时使弹簧压缩,吸收动能,实现刹车;图23中采用碟形弹簧,图24中为压缩弹簧。
图25是安装在花鼓外侧的刹车器,采用扁形弹簧,一端与支承座5牢固联接,另一端挠起一定高度,滚轮24是安装在转动部件上,钢球座8与固定手柄10制为一体;骑行时滚轮24带着弹簧转动,刹车时,钢球12进入支承座5的凹槽中,阻止弹簧转动,滚轮28就压迫挠起的弹簧,使其变形,产生阻力,吸收动能实现刹车,本结构适用于电动车。
图31、图32、图33是刹车器与内变速器相结合;刹车器结构与图5相同,设置在内变速器的左部,图31是与内2速相结合,图33是与内6速相结合,为手刹车;其它速的内变速器也可采用类似结构。
图32是脚反踏刹车器与内3速变速器相结合,当变速器飞轮反转时,零件18就被推动向左移动,同时有牙嵌的移动件15也向左移动进入牙嵌接合件14的牙嵌中,由于弹簧3的左端被零件15卡住,而零件14又与固定手柄固联并与车架相固联,因此弹簧左端被固定,此时壳体1通过连接件4带动弹簧3转动,产生扭力,实现刹车。
图26、图27是图5、图6的A-A和B-B剖视图;图30是飞轮轴的零件图形,图中b是a的剖视图,以上是本发明的几个典型零件,可在多种结构中采用!以上所示的各种结构形式,可以相互配置,但进行操纵之后,只能使刹车弹簧的一端与车架相对固定,或使刹车弹簧一端间接与壳体产生联系,从而能被壳体带动。
权利要求
1.花鼓刹车器包括壳体、刹车弹簧、连接件、支承座、钢球座、钢球、凸轮、大小轴档、钢绳、固定手柄、操纵手柄、飞轮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非工作时,刹车弹簧自由状态下套装在轮轴上;在同一壳体内可以设置2组具有独立刹车动能的刹车器;可以分别在两端采用2种不同形式的操纵机构,2组刹车器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刹车弹簧可以采用扭转弹簧也可采用压缩弹簧;采用扭转弹簧时,弹簧一端被连接件卡住,连接件外圆有花键与壳体相联或与壳体制成一体;连接件也可与轴或其它零件相固联;弹簧另一端被支承座卡住;支承座有多种形式,一侧有孔能卡住弹簧,另一侧的内孔或端面制有凹槽,或在圆周上占有等分孔,或制有钢绳运动的导向槽;采用压缩弹簧时,连接件与支承座通过多根钢绳产生联系,并将弹簧设置在该2个零件之间;钢绳一端与连接件联结,另一端通过支承座与转动件联结;支承座与轮轴固联;非工作时,弹簧处于静止状态,与壳体不产生联系;手操纵有多种结构形式钢球座上占有等分孔,孔中装有钢球,钢球座内孔与轮轴产生联系并开有二个缺口,使凸轮柄部可以在缺口内转动,在钢球座内安装有径向凸轮,这种凸轮是在圆周上有数个凹坑的圆柱,从凹坑底部有斜线与圆周相连,形成一个斜面,凹坑的数量与钢球座上的孔数相同;在空心的轮轴上可以直接占等分孔制成钢球座,孔内装置钢球,空心的轮轴内孔中装有凸轮,所称的凸轮是有锥度的短圆柱;操纵手柄可以与大轴档固联,大轴档右端制有可向右推进的牙嵌或斜坡,与其相配合的凸轮也制有牙嵌或斜坡;操纵手柄上可直接占孔,孔中装钢球与其相配合的固定板上,制有能使钢球向右移动的斜坡;还可在操纵手柄上直接制出有斜坡的凹坑来推动钢球右移;当在飞轮轴的左端面制有反转时可向左推移的斜坡时,则为脚操纵;进行操纵之后,可以实现弹簧一端与车架相对固定;或使弹簧一端间接与壳体产生联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鼓刹车器,其特征是可以与内变速器相结合,设置在内变速器壳体内部左侧,可以实施手操纵或脚操纵。
全文摘要
花鼓刹车器是将花鼓和刹车器合为一体,包括弹簧吸收动能部分、连接部分和操纵部分;同一壳体内可以设置2组具有独立刹车功能的刹车器,可以分别在两端设置结构形式不同的操纵机构,刹车器可以分别进行工作,也可同时工作;刹车原理是,正常骑行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刹车时,使弹簧一端与车架相对固定或使弹簧一端间接与壳体产生联系,依靠惯性使弹簧产生扭转或者压缩吸收动能,实现刹车,停止刹车时释放动能。
文档编号B62L1/00GK1792704SQ20041001052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运柳 申请人:刘运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