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21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两轮摩托的附加保护装置,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摩托作为代步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快捷与方便。然而,也带来了危险和不安全的状况。特别是在雪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两轮摩托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且防不胜防。这在媒体经常报导的消息中可得到例证。两轮摩托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阴影,长期困扰着摩托车用户和社会,人们急需市场能提供一种能事先积极预防,并且动作可靠,特别是能实时使用的附加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使两轮摩托车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够安全行驶,并且在日常行驶时,能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达到平衡和防滑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任务,达到有效保护与防护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主车上配装附件装置即安装三个总成部分,在第一总成部分中,主车重心减震器支架上,装有两个横拉杆,横拉杆通过支架、连接片、卡子装在主车后轮叉上;在第二总成部分中,有两个动力臂,其中一个动力臂前端装在第一总成的支架上,与支架活动连接,该动力臂的后端与附轮同轴,在动力臂靠近附轮一侧,装有一个刹车轱卡片,刹车轱卡片上设有安装孔,用螺杆与动力臂和刹车轱卡槽连接,刹车轱卡片也与附轮同轴,另一动力臂前端与附轮同轴安装,该动力臂是一个多片结构,在该动力臂上装有一支架和一连动杆,有两个保险开关分别装在支架上端的内外两侧,连动杆上端有一连接片,通过卡子固定装在主车后轮叉上;在第三总成部分中,有一个附减震器,它的下端与附轮同轴安装,附减震器的上端与一连动杆后端同轴连接,该连动杆前端与一个控制轮同轴活动连接,有一支架与附减震器的上端同轴活动连接,装在连动杆的内侧,支架的前端与一链条活动连接;上端孔装有另一支架,该支架上装有两个调节开关,调节开关上设有止退爪;另有一安装固定支架,它的一端安装孔与控制轮同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圆板牙内置安装在控制轮轴上,一轴碗装在圆板牙与螺套之间,在圆板牙退屑孔内有塑料或胶皮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技术方案科学合理,使用效果理想。控制机械装置简单、实用、可靠。操作简便,运行平稳,附加的平衡防滑轮使用寿命长、日常维修方便,维修率低等特点,在摩托车行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巨大的发展后劲。更具体来说,它的主要优点在于1、方便使用者临时停车,可以不用原车附带的小支架,移动时省力。
2、在行进中转弯、急转弯时,可获得最大侧倾角而不失去平衡,有较好的灵活性,采用制动点刹车有助于转弯,使得操作得力自如,有较强的防滑与平衡性能。
3、不影响加速与快速行进;左右侧倾压力的大小、主车减震幅度以及车速、路况都直接影响着升降功能与附轮升降相对高度的变化,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调节平衡关系。
4、所加的附轮与主车后轮可由制动一体同步刹车,在安全车速下前刹也可适当使用,避免了因路滑使用者前后刹车都不敢使用的现象,同时,使用前后刹车,大大缩短了刹车距离。
5、本实用新型行进中不需要停车便可转换,调整其工作状态,当附轮都处于防滑状态时,转弯后直道行进,转向一侧附轮自动升起,另一侧轮可借助侧倾压力的作用而升起,获得最大车速。
6、本实用新型使整车降低了重心,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外,还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安全保险系数自然随之增加,是有效而稳妥的保护与防护措施之一,变被动为主动保护,优于采用保险杠这种消极且被动的预防。
7、增设的附轮等于加了两个活动支撑点,该支撑点能转动且又平稳,比用两条腿作应急支撑更省力且可靠、安全。
8、带有多条备用防滑链可在极滑的路况下随时随地加装,更有助于增强防滑性能。
这样一来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小装置就解决了大问题,风霜雪雨,冰天冻地会由于路滑而寸步难行,但是因为有了本实用新型就能走得动,行得通,在紧急关键时刻,确实能发挥独到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明的横拉杆1、横拉杆2、支架3、连接片4、连接片5、连接片6、卡子7、动力臂8、刹车轱卡片9、附轮10、动力臂11、联动杆12、保险开关13、支架14、保险开关15、连接片16、卡子17、附减震器18、联动杆19、支架20、支架21、调节开关22、调节开关23、链条24、支架25、控制轮26、园板牙27、轴碗28、螺套29、紧定箍30、卡槽31、胶皮滚3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三个总成部分的主要联接关系是横拉杆1前端连接在主车减震器支架上,采用活动连接,加保护螺套。横拉杆1后端与横拉杆2前端为固定连接,可用来调整与变动横拉杆的长短和外扩、内缩尺寸;横拉杆2后端与支架3前端固定连接,也可用来调整横拉杆的长短;支架3后端与连接片4下端为固定连接,连接片4、连接片5、连接片6之间分别作固定连接并与卡子7下端固定连接后,装在主车后轮叉上,作为附件装置的第一总成部分。此外,连接片6还可与连接片16直接连接,可以去掉卡子7这个零件。
动力臂8前端装在支架3上,支架3是一个多片结构,片间用螺母相隔并紧定,也采用活动连接,外加防护螺套,动力臂8后端与附轮10同轴,且可以转动;刹车轱卡片9前端有四个圆形孔,上下任选两孔,各装一个螺杆卡在动力臂8上下部位,其余两个圆形孔作备用,另一个长形孔为装饰孔。中部一长形孔可装一个螺杆伸至刹车轱9卡槽内,刹车轱卡片9后端与附轮10同轴,且可以转动;动力臂11前端第一孔与附轮10同轴,且可以转动。第二孔内侧装有支架14为活动连接,第三、四孔为动力臂11多片间用螺母相隔的固定连接孔,第五孔获得合适侧倾角时的定位螺钉。动力臂11后端分布上下的两个长形孔,下孔与连动杆12下端活动连接,上孔作调整变动尺寸备用;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分别装在支架14上端的内外两侧,且能转动。连动杆12上端与连接片16为活动连接,卡子17固定装在主车后轮叉上,以上作为第二总成部分。
附减震器18下端与附轮10同轴,且可以转动;附减震器18上端与连动杆19后端的孔内加套同轴连接;连动杆19前端的孔内加套与控制轮26同轴活动连接。支架20的下孔与附减震器18上端同轴活动连接;装在连动杆19内侧,支架20的前端与链条24活动连接;后端孔为支架20的片间固定连接孔,上端孔两片间装有一支架21与其两片下端孔为活动连接。支架20、支架21可下压,使链条24与控制轮26轮齿分开或啮合,调节开关22、调节开关23与链条24分开或闭合。支架21前端的孔与调节开关22、23后端活动连接,而调节开关22、23前端的止退爪以保证链条24与控制轮26轮齿的啮合。打开调节开关22、调节开关23和链条24可使附轮10快速滑落而下与地面接触。支架25后端的孔内加套与控制轮26同轴,作活动连接;其前端的孔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固定连接,安装时左右移动支架25使附减震器18上端前倾或与地面垂直,其合适前倾角为≤90°,还可上下转动用来调整控制轮26所处高低位置及附轮10离地间隙。圆板牙27内置控制轮26轴上,一是用来与螺栓紧定,二是调整其松紧可获得不同的磨擦系数,由此来控制附轮10滑落的快慢,即升降循环周期。轴碗28装在圆板牙27上,将控制轮体与圆板牙27相隔开来,并与圆板牙27上退屑孔内的塑料或胶皮柱相磨擦,限制附轮10的突然滑落。螺套29为外螺纹与控制轮体的内螺纹相连接来配合,且与控制轮26同轴,对控制轮26内置件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紧定箍30装在螺套29外面,用作螺套29与控制轮26轮体间的紧定,也用来调整对置螺套29间隙。以上为附件装置的第三总成。
作为特殊情况应急处理的零件卡槽31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上另一连接孔作活动连接,并上下移动以确保与附减震器18上端前倾时较好地配合,采用轴簧来使其配合后反弹,连接孔阶梯式用来作固定平衡防滑状态下缓冲时定位。胶皮滚32装在卡槽31内外两侧,用来消除附减震器18上端前倾与卡槽31配合后缓冲时的磨损。
附轮10在装配时,外侧轮为正装、内侧轮为反装,使两附轮内外侧对称,而附轮10刹车拉线内侧在下方,外侧在上方,其余部分均按正常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各个总成的主要功能是1、自动调节升降功能当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处于打开位置时,在动态行进中,不同的车速与路况下,附轮10所处的位置不同,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会自行调节与地面的相对高度。静态情况下,可根据实际需要,人工控制调整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与附轮10所处的位置及状态,做好行车前的准备工作。
2、应急连动功能当附轮处于防滑状态时,在不同车速、路况下,附减震器18缓冲来自地面对附轮10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大于这个缓冲力时,由应急连动装置进行再次缓冲,附轮10升起离地面的相对高度由应急连动缓冲力的大小来决定。反冲力与缓冲力决定着行车的平稳程度。
3、升降控制、保险功能附轮10升起与降落,除受力的相互作用外,由控制轮决定,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起调节作用。当附轮10处于升起高度一定位置时,若暂不需要防滑,将内侧保险开关15压入动力臂11卡槽内,以防止快速行进中附轮10滑落。当附轮10与地面接触,行车前根据路况需要防滑,为确保防滑与平衡性能更好,将外侧保险开关13向前下压,打至关位置,行进一段路程后不需要防滑时,可不停车将保险开关打开,使附轮升起,这时仍起应急平衡作用。如果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都处于开位置,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律附轮升起又降落,降落再升起,自行调节、调整所处相对高度位置及状态,循环往复。
4、状态转换调控功能即由升降转换为固定防滑平衡这种形式。可随时随地根据不同需要与个人爱好来改变附减震器上端前倾角度与位置。这种状态更适合和方便没有驾车技术、经验,或腿部有残疾及初学驾车者操作使用,并可应对后轮胎被扎特殊情况的处理。这种状态附轮不能自动升起,需人控制调整复位。
5、制动一体同步刹车功能附轮除了起支撑平衡作用,具有防滑性能外,还简单设置了与主车后轮制动一体刹车装置,主要用于转弯、急转弯、下坡及短距离急刹车,可适当调整松紧与刹车灵敏度,避免起副作用。
6、二次减震缓冲功能;当附轮处于待用状态,升至最高位置时,将动力臂8、动力臂11连接轴松紧螺母和附轮轴心松紧螺母紧定,可实现主车重心减震后的再缓冲。
实现以上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附轮所处位置状态有直接的关系,附轮所处位置与状态分以下四种情况一、待用状态;两附轮升起,并调整定位螺钉,使主车在不使用原车附带的小支架停车时不会侧倒,保险开关15压入动力臂11卡槽内,只有应急平衡,而不具备防滑性能。
二、自由状态;两附轮似落非落,与地面有一定的间隙,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完全处于打开位置,理想路况与一般路况下直道行进,只起应急平衡作用,而防滑只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才起作用,转弯或急转弯时,防滑与平衡功能都具备。
三、双轮并用状态,两附轮都着地,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完全处于打开位置,且自动升降随车速、路况的不同而变化,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自行调节,始终具有平衡功能,而防滑随着路况的变化时有时无。
四、单轮应急状态;只有一侧附轮落地,使用单轮工作,可根据情况需要与个人爱好习惯来调整,尽可能轮换使用。该附轮具有一边倒,侧倾防滑与平衡,直道行进平衡的双重作用。须注意的是要心中有数,以便应急作依托,特别是直道快速行进中要随时随地侧倾调整,必要时可采用制动点刹车来调控,确保其最佳工作状态,并获得最大车速。附减震器上端推入卡槽31内,其前倾内角与水平线约成85°,作为固定平衡防滑条件下,附轮所处位置与状态只有一种情况,不可使用单轮。两附轮完全着地,这时摩擦力较大,制动刹车、平衡防滑性能较强,须适当控制车速,适合较平的路面下使用。
专用防滑链只供在较差或极差的路况下使用,附轮处于升降或固定防滑平衡状态时,防滑链都可加装使用。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附轮10升起或降落时,动力臂8、动力臂11、连动杆12转动,并通过附减震器18使连动杆19转动,同时驱动支架20,链条24与控制轮26轮齿啮合,使轮体外部转动前移并止退,转动前移附轮逐渐升起,而止退制约着降落,附轮的升降与调节区别于控制轮26轮体外部转动与轮体内部双向转动。控制轮26内置件园板牙27、胶皮滚、碗28、螺套29及磨擦隔片和紧定箍30,同轴固定联接,而轮体内外可单向转动与双向转动,相互作用且有一定的摩擦力。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围绕卡子16下部连接螺栓伸长杆部位转动,且随支架14上下移动,动力臂11上的定位螺钉限制升起而不制约降落。还可将支架20、支架21、调节开关22、调节开关23、链条24打开下压,并将附减震器18上端推入卡槽31内,作固定防滑和主车后轮被扎应急;由于动力臂8、动力臂11、附减震器18三者与附轮10同轴,升降时上下移动改变着转动角度,使连动杆12、连动杆19以其中心孔距长度为半径作弧线转动,调整并限制附轮升降的相对高度与范围。
当然,凡仅仅靠变换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形式而达到本实用型发明目的的各种变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的第一总成部分中,主车重心减震器支架上,装有两个横拉杆,横拉杆通过支架、连接片、卡子装在主车后轮叉上;在第二总成部分中,有两个动力臂,其中一个动力臂前端装在第一总成的支架上,与支架活动连接,该动力臂的后端与附轮同轴,在动力臂靠近附轮一侧,装有一个刹车轱卡片,刹车轱卡片上设有安装孔,用螺杆与动力臂和刹车轱卡槽连接,刹车轱卡片与附轮同轴,另一动力臂前端与附轮同轴安装,该动力臂是一个多片结构,在该动力臂上装有一支架和一连动杆,有两个保险开关分别装在支架上端的内外两侧,连动杆上端有一连接片,通过卡子固定装在主车后轮叉上;在第三总成部分中,有一个附减震器,它的下端与附轮同轴安装,附减震器的上端与一连动杆后端同轴连接,该连动杆前端与一个控制轮同轴活动连接,有一支架与附减震器的上端同轴活动连接,装在连动杆的内侧,支架的前端与一链条活动连接;上端孔装有另一支架,该支架上装有两个调节开关,调节开关上设有止退爪;另有一安装固定支架,它的一端安装孔与控制轮同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固定连接;有一圆板牙内置安装在控制轮轴上,一轴碗装在圆板牙与螺套之间,在圆板牙退屑孔内有塑料或胶皮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总成部分中,横拉杆[1]前端连接在主车减震器支架上,采用活动连接,加保护螺套,横拉杆[1]后端与横拉杆[2]前端为固定连接,横拉杆[2]后端与支架[3]前端固定连接,支架[3]后端与连接片[4]下端为固定连接,连接片[4]、连接片[5]、连接片[6]之间分别作固定连接,并与卡子[7]下端固定连接后,装在主车后轮叉上;所述的第二总成部分中,动力臂[8]前端装在支架[3]上,支架[3]是一个多片结构,采用活动连接,外加防护螺套,动力臂[8]后端与附轮[10]同轴,刹车轱卡片[9]前端有圆孔,其中两孔,各装一个螺杆卡在动力臂[8],中部一长形孔装一个螺杆伸至刹车轱[9]卡槽内,刹车轱卡片[9]后端与附轮[10]同轴,动力臂[11]前端与附轮[10]同轴,内侧装有支架[14]为活动连接,动力臂[11]后端下孔与连动杆[12]下端活动连接,保险开关[13]、保险开关[15]分别装在支架[14]上端的内外两侧,连动杆[12]上端与连接片[16]为活动连接,卡子17固定装在主车后轮叉上;所述的第三总成部分中,附减震器[18]下端与附轮[10]同轴,附减震器[18]上端与连动杆[19]后端的孔内加套同轴连接,连动杆[19]前端的孔内加套与控制轮[26]同轴活动连接,支架[20]的下孔与附减震器[18]上端同轴活动连接,装在连动杆[19]内侧,支架[20]的前端与链条[24]活动连接,后端孔为支架[20]的片间固定连接孔,上端孔两片间装有一支架[21]与其两片下端孔为活动连接,支架[21]前端的孔与调节开关[22]、[23]后端活动连接,支架[25]后端的孔内加套与控制轮[26]同轴,作活动连接,其前端的孔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固定连接,圆板牙[27]内置控制轮[26]轴上,轴碗[28]装在圆板牙[27]上,在圆板牙[27]退屑孔内有塑料或胶皮柱,螺套[29]为外螺纹与控制轮体的内螺纹相连接来配合,且与控制轮[26]同轴,紧定箍[30]装在螺套[29]外面;零件卡槽[31]与主车载人脚踏支架上另一连接孔作活动连接,胶皮滚[32]装在卡槽[31]内外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两轮摩托的平衡防滑轮,在技术上利用三个安装总成中的动力臂,刹车轱卡片,附减震器,附轮,连动杆、控制轮共同作用,使控制轮单向及双向转动,在调节开关配合下,利用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与连动装置相互作用,按需要调节平衡防滑附轮的升降。本实用新型具有技术方案科学合理,使用效果理想。控制机械装置简单、实用、可靠。操作简便,运行平稳,附加的平衡防滑轮使用寿命长、日常维修方便,维修率低等特点,在摩托车行业大发展的形势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巨大的发展后劲。
文档编号B62H1/00GK2737641SQ2004200873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0日
发明者武有栋 申请人:武有栋, 赵立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