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增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648阅读:2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增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辅助脚蹬的增力装置,即是能减轻人力提高车速的自行车增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除电动自行车、变速自行车能减轻人力,提高车速外,普通自行车脚蹬较费力,且速度有限。尚无借助自行车自身车辆摩擦力增力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减轻人力并提高自行车的速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增力器,该增力器能借助车轮摩擦力产生的气体,并将其变为增力的动力,拉动链条往前运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自行车上,后轮与三角架斜杆之间,压缩空气筒,上端空气泵、后轮连接,下端进气管、上下增力筒连接;在自行车链条处,上下增力筒,互为相反方向,排气管互为连通;空气泵通过拉线与车龙头右手把柄连接,压缩空气筒内底开启门伐通过拉线与车龙头左手把柄连接;增力筒内活塞、弹簧,外连伸缩拉杆,增力筒外,伸缩拉杆、滑动槽、增力齿、链条连接。当左手把柄控制空气泵连接后轮,带动空气泵向压缩空气筒内充气,左手把柄控制压缩空气筒开启,压缩空气从进气管先后进入上下增力筒,并形成交替循环、推动活塞、弹簧、伸缩拉杆、增力齿往复运动,进而拉动自行车链条往前运动。加之,由进气管不断进入的压缩空气可以使运动中耗损的压缩空气得到及时补充,使增力筒内压缩空气相对平衡,进而使增力器处于循环往复状态,如此交替循环拉动链条,达到增力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辅助设施,可以在不改变自行车结构的同时,增力以减轻骑行人的蹬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侧视效果图。
图2是增力器第二个实施例侧视构造图。
图3是增力器第三个实施例侧视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增力筒侧视效果图。增力筒(2)长30厘米、外径5厘米。
图5是增力器第四个实施例增力筒开关构造图。
图6是增力器第五个实施例压缩空气筒构造图。
图7是增力器第六个实施例增力筒带动链条构造图。
图8是增力筒固定架构造图。将增力筒固定在自行车链条处的车架上。
图中1.压缩空气筒,2.增力筒,3.压缩空气控制闸,4.空气泵控制闸,5.链条,6.大飞,7.小飞,8.三角架,9.空气泵,10.进气管,11.排气管,12.活动开关,13.转换开关,14.伸缩拉杆,15.拉杆,16.压缩空气控制闸拉线,17.空气泵控制闸拉线,18.活塞,19.弹簧,20.增力齿,21.链条槽架,22.限压伐,23.保护罩,24.压缩空气筒内底,25.开启门伐,26.滑动梁,27.滑动槽,28.增力齿板,29.固定架,30.固定扣,31.气孔,32.转换开关控制线,33.转换开关拉柄,34.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自行车三角架(8)斜杆与后轮之间,压缩空气筒(1)、空气泵(9)、上下增力筒(2)连接;在自行车链条处,大飞(6)、小飞(7)之间,上下增力筒(2)、链条(5)相接;空气泵(9)、控制闸拉线(17)、空气泵控制闸(3)连接,右手控制空气泵与后轮连接或分开;拉杆(15)、控制闸拉线(16),压缩空气控制闸(4)连接,左手控制压缩空气筒内底开启门伐的开或关。
在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空气泵(9)、压缩空气筒(1)、进气管(10)连接,经转换开关(13)分别连接上下增力筒(2);上下增力筒互为相反方向,上增力筒(2)、排气管(11)、下增力筒(2)、排气管(11)连通;上下增力筒(2)、上下链条(5)相接。
在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筒(1)长40厘米、外径8厘米,上端与空气泵(9)连接,下端内底(24)、拉杆(15)、拉线(17)连接,开启门伐(25)、进气管(10)、转换开关(13)连接上下增力筒(2);增力筒内,活塞(18)、弹簧(19)、伸缩拉杆(14)、活动开关(12)、排气管(11),上下增力筒通过排气管(11)互为连接;在增力筒上,滑动梁(26)、滑动槽(27)、增力齿板(28)、增力齿(20)连接,伸缩拉杆(14)、滑动槽(27)连接;在链条槽架(21)中,增力齿(20)、链条(5)相扣接;转换开关(13)、控制拉线(32)、开关拉柄(33)、上下伸缩拉杆(14)连接。当空气泵(9)向压缩空气筒(1)充气,拉杆(15)拉动开启门伐(25),压缩空气由进气管(10)、转换开关(13)进入上增力筒(2),活塞(18)、压缩弹簧(19)、伸缩拉杆(14)外伸,带动相连接的滑动槽(27)、增力齿(20),在滑动梁(26)上滑动,拉动上链条往自行车运行方向前进;当活塞往前露出排气管口时,压缩空气迅速流向下增力筒。与此同时,伸缩拉杆(14)拉动转换开关(13),转换关闭门,压缩空气则流向下增力筒。共同推动活塞(18)、伸缩拉杆(14)、滑动槽(27)、增力齿(20),拉动下链条往自行车运行的反方向前进。与此同时,上增力筒活塞(18)回车、伸缩拉杆(14)归位,转换开关(13)复位(拉柄轴弹簧作用)、转换关闭门,压缩空气流向上增力筒,也即是下增力筒伸缩拉杆拉动转换开关的结果。当下增力筒活塞(18)往前露出排气管口时,压缩空气迅速流向上增力筒。如此交替循环往复,拉动上下链条前后运动,达到增力目的。
在图5所示第四实施例中。排气开关(12),每个增力筒上有1个,与排气管连接,压缩空气从开关口排至另一增力筒的同时,又能防止压缩空气回流;转换开关(13),从进气管进入的压缩空气经转换开关控制,交替进入上下增力筒。转换开关的外拉柄(33)、通过控制线(32)与上下增力筒的伸缩拉杆相连,并由拉柄轴上的弹簧控制拉柄(33)、转换开关(13)向下(关闭通向下增力筒的门)的方向。
在图6所示第五实施例中,限压伐(22)、保护罩(23)、气孔(32)、内底(24)、进气管(10)、开启伐门(25)、拉杆(15)、空气泵(9)连接。限压伐排除过量的压缩空气,限压伐可为普通高压锅型,保护罩防止限压代掉出。空气泵为普通氧泵类型改制而成。
在图7所示第六实施例中,增力筒(2),滑动梁(26)固定于增力筒下方,伸缩拉杆(14)与滑动槽(27)连接。滑动槽(27)套于滑动梁(26)上,增力齿板(28)、增力齿(20)卡住链条(5)。增力齿(20)转轴内置弹簧,作用为既可让过链条滑行,又可使增力齿迅速归位。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增力器,在自行车上,三角架、链条、车轮顺序连接,其特征是三角架与压缩空气筒连接,压缩空气筒一端与后轮连接,另一端与增力筒连接,增力筒分别与上下链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力器,其特征是增力筒为上下增力筒,由排气管、转换开关连接,转换开关与进气管、压缩空气筒连接;增力筒内活塞、弹簧、伸缩拉杆连接,其外伸缩拉杆、滑动槽、增力齿连接,增力齿与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增力器,其特征是压缩空气筒顶端为限压伐、保护罩连接,一侧空气泵与后轮连接,压缩空气筒内开启门伐与进气管、拉杆、压缩空气控制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能减轻人的蹬力,提高车速的自行车增力器。它是在自行车三角架斜杆与后轮之间,压缩空气筒,上端空气泵、后轮连接,下端进气管、上下增力筒连接;在自行车链条处,上下增力筒成相反方向,由排气管互为连通,筒内活塞、弹簧、伸缩拉杆连接,筒外伸缩拉杆、滑动槽、滑动梁、增力齿连接,在链条槽中,增力齿、链条相扣。当后轮转动带动空气泵向压缩空气筒充气,压缩空气从进气管经转换开关交替至上下增力筒以及上下增力筒经排气管循环连动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及伸缩拉杆沿链条前进方向,拉动上下链条一前一后循环往复运动,达到增力目的。
文档编号B62M19/00GK2769172SQ20042011655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志坚 申请人:张志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