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64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们的代步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具有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行车大多是回转蹬踏式,结构包括支架、前轮、后轮、车座、车把,脚蹬、链轮和链条。人们骑行时,都是坐在车座上回转踩动脚蹬,使主动链轮转动,以链条带动车轮旋转,来完成行走过程。当人们长时间骑车时,会发现这种自行车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一是舒适性差,骑车人坐在车座上,用一种固定的姿势踩踏脚蹬,会感到腰酸骨疼,特别是上坡时,就得弓起腰用力蹬车,感到非常疲劳,有时,还会引起腰部肌肉扭伤,影响行走;二是回转蹬踏式自行车的踏板杆不能加长,回转蹬踏费力,发力姿势不理想,导致发力不充分;三是安全性差,回转蹬踏式自行车的重心较高,平稳性差,容易导致倾倒,造成伤亡。鉴于回转蹬踏式自行车的上述缺陷,有人提出了上下踩踏式自行车的技术方案,但结构复杂、技术不够成熟而不实用;本申请人也在先申请了第200420071694.X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上下踩踏式自行车”,虽然能克服回转蹬踏式自行车的上述缺陷,但只有一级传动、车速无法提高,另一个问题是踏板的限位和回位机构不够紧凑、影响到整车美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存在只有一级传动、踏板的限位和回位机构不够紧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主要解决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存在只有一级传动的问题,另外解决踏板的限位和回位机构不够紧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车把,前后车轮、坐位、二个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二个踏板、二个踏板杆、驱动单向器、刹车器,其中,前后车轮分别转动配合在车架的前后部,坐位装于车架的顶部,主动链轮安装在车架上的中心车轴上,从动链轮通过驱动单向器安装于一个车轮轴上,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作驱动配合,车把固定在车架的前端部,刹车器的刹把装在车把附近、其刹车片安装在车轮的刹车部位处,刹把和刹车片之间作连动连接,二个踏板杆一头分别固定于中心车轴、另一头分别与二个踏板连接,车架上设有配合踏板作上下踩踏运动用的限位和回位机构,其特征是车架上转动配合有一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上安装有二个中间从动链轮和一个中间主动链轮,二个中间从动链轮分别通过驱动单向器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上,二个主动链轮与二个中间从动链轮之间分别配合着链条,中间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配合着链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踏板的限位和回位机构不够紧凑的技术方案是在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和回位机构由齿轮箱、二个中心车轴、一个连动轴构成,二个中心车轴同轴线转动配合于齿轮箱上,中心车轴的内端均设有一伞齿轮,中心车轴的外端分别安装着主动链轮和踏板杆,连动轴转动配合于齿轮箱上,连动轴的内端设有一与中心车轴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连动轴的外端设有一限位杆,限位杆与齿轮箱外侧的限位部位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附设有其它的机构,如其它变速机构、退车脚轮或车头摇头机构等。
驱动单向器可以是棘轮棘爪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两级传动机构,使传动比增大,可以提高车速,另外当车子上坡时,骑车人能够直立身体站着踩踏踏板,可以充分利用人体重量来克服道路的阻力,使踩踏更省力、发力更为充分;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的重心低,平稳性好,不容易倾倒,适合作学生和小孩的代步工具。由于限位和回位机构由齿轮箱、二个中心车轴、一个连动轴构成,结构紧凑,体积可以很小,不会影响自行车的传统美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传动关系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限位和回位机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
图1的后视局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车把;3和4、前后车轮;5、坐位;6和7、主动链轮;8、从动链轮;9、链条;10和11、踏板;12和13、踏板杆;14、驱动单向器;15、刹车器;16、中心车轴;18、刹把;19、刹车片;20、限位和回位机构;21、中间传动轴;22和23、中间从动链轮;24、中间主动链轮;25、驱动单向器;26和27、链条;28、齿轮箱;29、中心车轴;30、连动轴;31和32、中心车轴伞齿轮;33、连动轴伞齿轮;34、限位杆;35和36、限位钉;37、支脚轮;38、单支脚架;39、万向退车轮;40、中间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2,本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包括车架1以及安装于其上的车把2,前后车轮3和4、坐位5、二个主动链轮6和7、从动链轮8、链条9等、二个踏板10和11、二个踏板杆12和13、驱动单向器14、刹车器15,其中,前后车轮3和4分别转动配合在车架1的前后部,坐位5装于车架1的顶部,主动链轮6和7安装在车架1上的中心车轴16上,从动链轮8通过驱动单向器14安装于后车轮3的轮轴上,主动链轮6和7通过链条9等与从动链轮8作驱动配合,车把2固定在车架1的前端部,刹车器15的刹把18装在车把2附近、其刹车片19安装在车轮4的刹车部位处,刹把18和刹车片19之间作连动连接,二个踏板杆12和13一头分别固定于中心车轴16上、另一头分别与二个踏板10和11连接,车架1上设有配合踏板上下踩踏运动用的限位和回位机构20,其特征是车架1上转动配合有一中间传动轴21,中间传动轴21上安装有二个中间从动链轮22、23和一个中间主动链轮24,二个中间从动链轮22和23分别通过驱动单向器25等安装在中间传动轴21上,二个主动链轮6和7与二个中间从动链轮22和23之间分别配合着链条26和27,中间主动链轮24与从动链轮8之间配合着链条9。
另外,参照图2~图4,限位和回位机构20由齿轮箱28、二个中心车轴16和29、一个连动轴30构成,二个中心车轴16和29通过轴承同轴线转动配合于齿轮箱28上,中心车轴16和29的内端均设有一伞齿轮31和32,中心车轴16和29的外端分别安装着主动链轮6、7和踏板杆12、13,连动轴30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于齿轮箱28上,连动轴30的内端设有一与中心车轴伞齿轮31和32啮合的伞齿轮33,连动轴30的外端设有一限位杆34,限位杆34与齿轮箱28外侧的限位钉35、36配合。使用上,当踏板10踏下时,伞齿轮31会通过伞齿轮33带动伞齿轮32作反向转动,使踏板11上升回到待踏位置,同理当踏板11踏下时,踏板10也会上升回到待踏位置;连动轴30转动过程,当限位杆34被限位钉35、36挡住时,踏板10、11的上下运动就到达上止点或下止点。车架1上还设有支脚轮37,可以提高骑车的安全性。参照图5,后车轮3的轴上还安装有一单支脚架38,单支脚架38端部设有一万向退车轮39,当自行车需要后退时,将自行车略为倾斜,用前车轮4和万向退车轮39后退,可使退车更方便;如果后车轮3的轴上安装的是一全支脚架,全支脚架的下端可设置二个万向退车轮,其作用与单支脚架设一万向退车轮是一样的。
参照图6,本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与
图1的实施例相比较,其差别仅在于中间传动轴40的位置不同,其它的结构与
图1的实施例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车把,前后车轮、坐位、二个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二个踏板、二个踏板杆、驱动单向器、刹车器,其中,前后车轮分别转动配合在车架的前后部,坐位装干车架的顶部,主动链轮安装在车架上的中心车轴上,从动链轮通过驱动单向器安装于一个车轮轴上,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作驱动配合,车把固定在车架的前端部,刹车器的刹把装在车把附近、其刹车片安装在车轮的刹车部位处,刹把和刹车片之间作连动连接,二个踏板杆一头分别固定于中心车轴、另一头分别与二个踏板连接,车架上设有配合踏板作上下踩踏运动用的限位和回位机构,其特征是车架上转动配合有一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上安装有二个中间从动链轮和一个中间主动链轮,二个中间从动链轮分别通过驱动单向器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上,二个主动链轮与二个中间从动链轮之间分别配合着链条,中间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配合着链条。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和回位机构由齿轮箱、二个中心车轴、一个连动轴构成,二个中心车轴同轴线转动配合于齿轮箱上,中心车轴的内端均设有一伞齿轮,中心车轴的外端分别安装着主动链轮和踏板杆,连动轴转动配合于齿轮箱上,连动轴的内端设有一与中心车轴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连动轴的外端设有一限位杆,限位杆与齿轮箱外侧的限位部位配合。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车轮的轴上安装有一单支脚架、单支脚架端部设有一万向退车轮或者后车轮的轴上安装有一全支脚架,全支脚架的下端设置二个万向退车轮。
专利摘要一种两级传动的上下踩踏式自行车。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只有一级传动、踏板的限位和回位机构不够紧凑的问题。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车架以及安装于其上的车把,前后车轮、坐位、二个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二个踏板、二个踏板杆、驱动单向器、刹车器,特征是车架设有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上安装二个中间从动链轮和一个中间主动链轮,中间从动链轮通过驱动单向器安装在中间传动轴,主动链轮与中间从动链轮之间、中间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均配合着链条;限位和回位机构由齿轮箱、二个中心车轴、一个连动轴构成,中心车轴内端均设有一伞齿轮,连动轴内端设有一与中心车轴伞齿轮啮合的伞齿轮,连动轴的外端设有一限位杆与限位部位配合。
文档编号B62M1/24GK2815844SQ200520060748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大中 申请人:陈大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