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9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是揭示一种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常见的传统置物袋款式可分为肩背式、斜背式与手提式。当骑乘自行车 时,这些现有置物袋通常是背负在骑乘者的身上或是以手提方式携带,但此种方 式对于骑乘自行车的人实为一额外负担,且也容易造成在骑乘自行车时,无法专 心掌控路况而发生危险。另也常见将置物袋以水平方式捆绑在后货架上,惟此方式较无法将置物袋牢 固的捆绑在后货架上,因后货架所能提供的支撑面积较小,容易使置物袋的整体 重心偏移,造成置物袋倾斜或是自后货架上脱落的缺点,此缺点也容易使骑乘者 分心而有安全上的顾虑。因此有了现有图17的设计,凭借一杆子r固定欲承载的置物袋(图中未示), 一对勾体2'固定在所述的杆子i,上,以便可以勾挂在所述的自行车上,与一扣具 3'架设在所述的杆子r上,可以扣住所述的自行车,此设计虽然可以将置物架固 定至所述的自行车上,但若骑乘在颠簸的路面时,凭借扣具扣住依然有脱落之虞。本发明人本着多年从事自行车设计的经验,针对前案而加以改良出一种可更 为稳固的结合置物袋的发明,希望凭借本发明,而可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艺所 遭遇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使置物架勾挂在 自行车上时,不会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结合杆,在一端固设有一袋体,所述的结合杆上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的容 置部设有一容置孔;
数勾体, 一侧是套设在所述的结合杆上,另一侧挂在自行车货架上; 一卡件,在中段处形成一凸缘,卡设在所述的容置部的容置孔中; 一挡片,设有一压部与一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内有所述的卡件穿设,; 一盖体,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内设有所述的压部与一第一弹性体,且上述的卡件与挡片盖合所述的容置部;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的卡件是凸露在所述的结合杆外,所述的第一弹性体抵顶所述的挡片的压部,而所述的挡片抵顶在所述的卡件的凸缘,所述的卡件卡抵自行车货架;而所述的卡件在第二位置时,其是内藏在所述的结合杆内。所述的第一弹性体上方设有一呈凸字形的压掣件,其凸部穿设在所述的第一 弹性体中。所述的盖体设有一凸柱,所述的卡件一端为压掣部,所述的凸柱穿设在所述 的压掣部内,且在二者间设有一第二弹性体。所述的勾体设有一勾部,套设有一辅助块。 所述的勾体的开口与所述的结合杆的断面都呈鸡尾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结合杆,在一端固设有一袋体;数勾体,设有一勾部挂在自行车货架上,且所述的勾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而所述的容置空间并形成有一容置孔;一卡件,在中段处形成一凸缘,卡设在所述的勾体的容置孔内; 一盖体,将上述的卡件盖合在容置空间;一提带穿在所述的勾体上,所述的提带的一扣件设在所述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的卡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时,是凸露在所述的勾体外,且所述的提带的扣件是抵挡所述的卡件的凸缘;而所述的卡件在第二位置时,是内藏在所述的勾体内。一挡片穿设在所述的勾体的一插孔中,而设在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的挡片设有一开口,所述的卡件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开口对应所述的卡件的凸缘。所述的盖体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的扣件的一孔是容设有一呈凸字形的压掣件,
所述的压掣件的凸部穿设在一弹性体内。所述的盖体设有一凸柱,所述的凸柱与所述的压掣部间设有一第二弹性体。 所述的勾部套设一辅助块。所述的勾体的开口与所述的结合杆的断面都呈鸠尾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 本发明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中本发明利用所述的勾体勾设在自行车 货架,凭借卡件抵固在货架,而使自行车纵使遇晃动,置物袋依然可稳固的结合 在货架。2. 本发明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中本发明可快速地使所述的卡件离开所 述的自行车货架,而可快速取下所述的置物袋。3. 本发明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中本发明操作简单,凭借拉或压的动作,而可快速解除卡固状态。


图1为本发明的结合杆固定置物袋而勾设在自行车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结合杆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结合杆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由图2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示所述的勾体与所述的卡件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由图2的5-5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示所述的勾体与所述的盖体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4延续,表示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延续,表示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按压所述的挡片的动作图,表示所述的卡件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勾体勾设在小径货架的示意图;图IO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表示所述的结合杆固定置物袋而勾设在自行车 的立体外观图;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表示所述的结合杆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表示所述的结合杆的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发明由图11的13-13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表示所述的勾体与所 述的卡件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图13的延续,表示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3的延续,表示所述的卡件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n为现有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袋体;10—结合杆;ll一固定孔;12 —容置部;13 —容置 空间;14 —容置孔;141一抵挡部;15 —插槽;20 —勾体;21—勾部;22—开口; 23 —辅助块;30 —盖体;31 —容置槽;32—凸柱;33 —第一弹性体;34 —压掣件; 341 —凸部;342 —平面;35—凹陷面;40 —挡片;41一按压部;42 —压部;43 — 容置孔;44一限位孔;50—第二弹性体;60—卡件;61 —卡部;62—压掣部;63 —凸缘;20'—勾体;21,一勾部;22,一开口; 23,一容置空间;24,一容置孔;241, —抵挡部;25,一插槽;26,—插孔;27,一辅助块;30,一盖体;31,一容置槽;32, 一凸柱;33' —第一弹性体;34,一压掣件;341,一凸部;342,—平面;35,一定位 件;40'—挡片;41,一拉部;42,一开口; 43,一弧部;70'—提带;71,—带体;72, 一扣件;73'—孔;74,—圆弧部;2—自行车货架;3 —小径货架;1,—杆子;2, 一勾体;3' —扣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 述如下参照图1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发明包含有一断面呈鸠尾状的结合杆IO,所述的结合杆IO二端设有固定孔11,而可将所述的结合 杆10固定在一袋体1上。所述的结合杆10中段处设有一容置部12,所述的容置 部12包含有一容置空间13与所述的容置空间13所延伸形成的二容置孔14。所 述的容置部12上端面设有一插槽15。二勾体20, —端为开放式的勾部21,另一端呈一鸡尾状的开口 22,而可套 设在所述的结合杆10上。一盖体30,是盖合在容置部12的容置空间13上,所述的盖体30内部也形 成一容置槽31。而在容置槽31 二旁各突设一凸柱32。在容置槽31内设有一第一
弹性体33与一压掣件34。所述的盖体30是可锁固在所述的容置部12的容置空 间13上。所述的盖体30在顶面形成一凹陷面35。
一挡片40穿设在所述的容置部12的插槽15上,而设在容置部12与盖体30 中间。所述的挡片40在端部是弯折呈一按压部41 ,而所述的挡片40对应盖体30 容置槽31处,弯折一压部42而呈一容置孔43,而对应凸柱32处形成有二限位 孔44。
二个第二弹性体50各穿设在所述的挡片40的限位孔44中,而套在盖体30 的凸柱32上。
二卡件60,第一端是为卡部61而呈圆球状,第二端是为压掣部62而呈圆柱 状,而二端相接处形成一凸缘63。
参照图4与图5,为本发明由图2所取的剖面图。所述的挡片40是穿在所述 的容置部12的插槽15中,而所述的卡件60的卡部61穿在所述的容置孔14内, 且令卡件60的凸缘63抵顶在所述的容置孔14的一抵挡部141上,而所述的凸缘 63另一侧抵顶在所述的挡片40上,此时所述的卡件60是位于第一位置,而卡部 61突露在勾体20外。所述的卡件60的压掣部62的一端是设有一孔,套有所述 的第二弹性体50,而第二弹性体50套有盖体30的凸柱32。此时,所述的卡件 60是穿设在挡片40的限位孔44中。
所述的盖体30与所述的容置部12是以螺栓锁固接合。所述的挡片40具有自 动复位的功效。所述的第一弹性体33与所述的压掣件34是被限位在所述的挡片 40的压部42与所述的容置孔43之间,设在所述的容置槽31内。所述的压掣件 34是呈凸字形,其凸部341穿在第一弹性体33中,而平面342 —端抵住所述的 第一弹性体33,另一端抵靠所述的挡片40。
参照图6 图8,为本发明按压所述的挡片40的作动图。当所述的勾体20 勾设在自行车货架上时(如图l所示),按压所述的挡片40的按压部41,使所 述的挡片40位于第二位置,所述的压部42压掣所述的压掣件34与第一弹性体 33,此时所述的挡片40的限位孔44向下移动,而形成一可使所述的卡件60移动 的空间。此时所述的卡件60是位于第二位置而压掣所述的第二弹性体50,所述 的卡部61移动到所述的勾体20内部,使所述的勾体20—端呈开放状,可使所述 的结合杆10可向上提起,而脱离所述的自行车货架2。
参照图9,为本发明的勾体20勾设在小径货架3的示意图。所述的勾体20
的勾部21可套设一辅助块23,而使所述的勾体20可适用于小径货架3。参照图10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实施 例包含有一断面呈鸠尾状的结合杆10,所述的结合杆IO二端设有固定孔11,而 可将所述的结合杆10固定在一袋体1上。二勾体20'分别螺设在所述的结合杆10的二端,所述的勾体20' —端为开放 式的勾部21',另一端呈一鸠尾状的开口 22,,而可套设在所述的结合杆10上。 所述的勾体20'相反于勾部21'的一侧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3'(图中未示),所述 的容置空间23'穿透所述的勾体20'径向位置,而形成一容置孔24',且所述的容 置空间23'穿透所述的勾体20'轴向位置,而形成一插槽25',而所述的勾体20, 的一壁面也设有一插孔26',所述的插孔26'穿透容置空间23'。一盖体30'恰封闭所述的勾体20'的容置空间23',所述的盖体30'—端形成一 容置槽31',另一端形成具圆弧边的孔,而在孔中突设一凸柱32'。在容置槽31' 内设有一第一弹性体33'与一压掣件34'。所述的盖体30'是凭借二定位件35'固定 在所述的勾体20'的容置空间23'内。一挡片40'穿设在所述的勾体20'的插孔26'中。所述的挡片40'第一端形成一 拉部41,,第二端形成一开口42,,所述的开口 42'其中的一端是呈弧部43,。一第二弹性体50套设在所述的盖体30,的凸柱32'上。一卡件60,第一端是为卡部61而呈圆球状,第二端是为压掣部62而呈圆柱 状,而二端相接处形成一凸缘63。一提带70',第一端为带体71',第二端为扣件72'。所述的扣件72'是为一片 体而形成一孔73',所述的孔73'可实施为四方孔。而所述的扣件72'相反于带体 71'的另一端,形成一圆弧部74'。参照图13,为本发明由图ll所取的剖面图。所述的第一弹性体33'与所述的 压掣件34'是被限位在所述的盖体30'的容置槽31,与所述的扣件72,的孔73,之间。 所述的压掣件34,是呈凸字形,其凸部341'穿在第一弹性体33'中,而平面342' 一端抵住所述的第一弹性体33,,另一端抵靠所述的扣件72,孔73,的壁面。所述 的卡件60的卡部61穿在所述的容置孔24'中,且令卡件60的凸缘63抵顶在所述 的容置孔24'的一抵挡部241,,而所述的凸缘63另一侧抵顶所述的扣件72,与所 述的挡片40'。所述的卡件60压掣部62的一端是设有一孔,套在所述的第二弹性 体50外,而第二弹性体50套在盖体30'的凸柱32'上。 参照图14与图15,为本发明拉动所述的提带70'的作动图。当所述的勾体20' 勾设在自行车货架时(如图10所示),所述的卡件60是在第一位置,而突露在 所述的勾体20'夕卜(如图14所示),拉动所述的提带70'的带体71',使所述的扣 件72'带动所述的压掣件34'与所述的第一弹性体33'向上提升。且拉动所述的挡 片40'使开口 42'处对应所述的凸缘63,而形成一可使所述的卡件60移动的空间。 令所述的卡件60压掣所述的第二弹性体50,此时所述的卡件60是在第二位置, 所述的卡部61移至所述的勾体20'内部,(如图15所示),使所述的勾体20' — 端呈开放状,可使所述的勾体20,向上提起,而脱离所述的自行车货架2。参照图16,为本发明的勾体20'勾设在小径货架3的示意图。所述的勾体20' 的勾部21'可套设一辅助块27',而使所述的勾体20'可适用于小径货架3。本发明是凭借勾体的勾部勾设在自行车货架上,此时,所述的货架一端受限 于勾体,而货架另一端凭借勾体的卡件卡设抵制。而使所述的勾部可牢固的挂在 所述的货架。本发明凭借按压挡片而可快速使置物袋与自行车货架分离。或凭借 拉动置物袋的提带,与拉动挡片而可快速使置物袋与自行车货架分离。利用简易 的动作而达到快速卡扣与快速拆卸的功效。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结合杆,在一端固设有一袋体,所述的结合杆上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的容置部设有一容置孔;数勾体,一侧是套设在所述的结合杆上,另一侧挂在自行车货架上;一卡件,在中段处形成一凸缘,卡设在所述的容置部的容置孔中;一挡片,设有一压部与一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内有所述的卡件穿设,;一盖体,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内设有所述的压部与一第一弹性体,且上述的卡件与挡片盖合所述的容置部;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的卡件是凸露在所述的结合杆外,所述的第一弹性体抵顶所述的挡片的压部,而所述的挡片抵顶在所述的卡件的凸缘,所述的卡件卡抵自行车货架;而所述的卡件在第二位置时,其是内藏在所述的结合杆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弹性体上方设有一呈凸字形的压掣件,其凸部穿设在所述的第一弹性体中。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 设有一凸柱,所述的卡件一端为压掣部,所述的凸柱穿设在所述的压掣部内,且 在二者间设有一第二弹性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体 设有一勾部,套设有一辅助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体 的开口与所述的结合杆的断面都呈鸡尾状。
6. —种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结合杆,在一端固设有一袋体;数勾体,设有一勾部挂在自行车货架上,且所述的勾体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而所述的容置空间并形成有一容置孔;一卡件,在中段处形成一凸缘,卡设在所述的勾体的容置孔内; 一盖体,将上述的卡件盖合在容置空间;一提带穿在所述的勾体上,所述的提带的一扣件设在所述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的卡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的卡件在第一位置时, 是凸露在所述的勾体外,且所述的提带的扣件是抵挡所述的卡件的凸缘;而所述 的卡件在第二位置时,是内藏在所述的勾体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挡片穿设 在所述的勾体的一插孔中,而设在所述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的挡片设有一开口, 所述的卡件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开口对应所述的卡件的凸缘。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 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的扣件的一孔是容设有一呈凸字形的压掣件,所述的压掣件 的凸部穿设在一弹性体内。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 设有一凸柱,所述的凸柱与所述的压掣部间设有一第二弹性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部 套设一辅助块。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勾体 的开口与所述的结合杆的断面都呈鸡尾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自行车置物袋改良结构,包含有一结合杆、数勾体、一卡件、一挡片与一盖体,所述的结合杆的一端固设有一置物袋,且所述的结合杆穿设有二勾体,在杆身适处设有一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的卡件,凭借所述的勾体挂在自行车的货架,利用位于第一位置的卡件卡抵在货架,将所述的勾体限制在货架上而不脱落。
文档编号B62J9/00GK101125565SQ20061011215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