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转向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59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汽车的转向柱的制作方法
用于汽车的转向柱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至少可以在其纵向上调节的转向柱,包 括可与汽车的底盘连接的支撑单元、调节单元和夹紧机构,在夹紧机构
处于打开状态下调节单元相对于支撑单元可以至少朝着转向柱的纵向 移动和在夹紧机构处于关闭状态下调节单元的已调节的位置相对于支 撑单元被固定,和夹紧机构包括夹紧螺栓和与至少 一个固定件共同作用 的至少 一个止动件,其中至少 一个止动件在夹紧机构关闭时沿夹紧螺栓 的轴向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和张紧到与调节单元连接的固定件上,和至
少一个固定件这样地与调节单元连接,使得该固定件在正常工作时在转 向柱的纵向上不可移动地相对于调节单元被保持和在碰撞情况下可以 相对于调节单元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移动。
已知有不同的实施形式的用于使方向盘的位置与司机的座位位置 相适应的可调节的转向柱。除了仅仅可以在纵向上或高度或倾斜方向上 进行调节的可调节转向柱以外,还已知不仅在纵向上而且在高度或倾斜 方向上可调节的转向柱。
例如由EP0802104Bl,EP0836981Bl,US5,722,299a或EP1382509A1 公开了一些可调节的转向柱,其中已调节的位置借助于夹紧机构固定, 其中夹紧机构使摩擦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共同作用的固定件保持相 互啮合。在EP0802104B1的可调节的转向柱中在夹紧机构的关闭状态下 摩擦片组被相互张紧,其中一个摩擦片组安装在调节单元上或外套单元 上和另一个摩擦片组安装在支撑单元。在EP0836981B1的装置中在夹紧 机构的关闭状态下使啮合齿相互啮合,这些啮合齿闭锁了对转向柱的调 节。支撑单元此时在调节单元的一侧上只有一个支臂,调节单元在夹紧 机构的关闭状态下臂张紧在该支臂上。由US5,722,299A尤其是由图28 至39的实施例同样公开了一种夹紧机构,它的固定件形状配合地通过 啮合齿共同作用。支撑单元此处具有位于调节单元两侧的侧面颚板,它 们被夹紧机构的夹紧螺栓通过开口穿过。在EP1382509A1的转向柱中作 为共同作用的固定件设有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栓可以啮合到其中的孔。
此外还已知将汽车的转向柱通过耗能的机构与汽车的底盘连接。在 可调节的转向柱中此时通常支撑单元以耗能的方式可移动地与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的底盘部分连接。这种结构例如在US5,517,877A中示出。 在不可调节的转向柱中套管本身以耗能的方式可移动地与汽车的底盘 连接,如例如在US5,082,311A所示的。能量吸收装置在这种转向柱中 由安装在套管上的保持架形成,它们具有在套管纵向上延伸的被螺钉穿 过的长孔,这些螺钉此外通过固定在底盘上的部分中的孔延伸。在碰撞 情况下套管与安装在套管上的保持架一起相对于螺钉移动,其中这些螺 钉在吸收套管的运动能量下将长孔扩张。
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向柱此外还由EP0849141A1公开。在套管上固定 有安装法兰,它们限制在套管纵向上延伸的缝口。用于固定转向柱的纵 向移动的固定件在该安装法兰之间在转向柱的纵向上可移动地被引导。 夹紧螺栓穿过在套管的一侧上布置的在底盘上固定的支撑单元的侧臂 中的开口和在转向柱的纵向上延伸的固定件中的长孔。夹紧机构在其关 闭的状态下固定转向柱的已调节的位置。此时它将支撑单元侧臂的固定 件侧面与面对着该固定件的支撑单元的側臂侧面张紧在 一 起,侧臂由此 形成另一个用于固定转向柱的纵向调节的固定件。此外L形的安装在套
附加地夹持在固定件的缝口中,该固定件在安装法兰上沿着纵向可移动 地被导向。在碰撞情况下固定件可以相对于安装法兰在克服在这些部件 之间作用的摩擦下移动。尽管该设计可以实现紧凑的结构形式,但是在 该装置上以及其它方面上还具有缺陷,即在套管的安装法兰和固定件之 间的能量吸收的程度取决于夹紧机构的夹紧力。该夹紧力可以随着时间 改变。预先给定的用于碰撞能量的能量吸收的力-行程-图的设计不可能 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所述类型的转向柱,在该转向柱中在正 常工作时可以实现对转向柱的已调节的位置的可靠固定,其中可以避免
调节单元相对于支撑单元的振动和在该转向柱中可以足够精确地设定 在碰撞情况下的能量吸收。
按照本发明,这在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转向柱是这样实现的,即支 撑单元具有位于调节单元两侧的侧面颚板,它们被通过开口的夹紧螺栓 穿过,和至少一个止动件通过开口穿过支撑单元的侧面颚板和/或穿过布 置在支撑单元的侧面颚板和调节单元之间的中间单元的侧臂和在转向 柱的纵向上不可移动地被保持在支撑单元的相应的侧面颚板的开口中和/或被保持在中间单元的相应的侧臂的开口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至少一个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安 装在指向调节单元的一側上的螺栓,该螺栓在支撑单元中的长孔中或在 安装在该支撑单元上的能量吸收部分中被引导并且该螺栓在碰撞情况 下在转向柱的纵向上相对于固定件进行的调节单元的移动时使该长孔扩张。
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在碰撞情况下具有良好限定的能量吸收性能 的同时可以实现紧凑的结构形式。此外在夹紧机构关闭状态下可以例如 相对于振动达到高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 一个或多个止动件和一个或多
通过布置在该固定件上的啮合齿。由此相对于在固定件之间的不希望的 调节达到高的保持力,并且是不仅对于正常工作时而且对于碰撞情况下 都能够实现这种高度保持力。
当在该文件的范围中谈及"正常工作"时,则该正常工作存在于作 用在转向柱上的力不超过一个预定的极限值(在相关的调节方向上)的 时候,而在"碰撞情况"下该作用力大于该极限值。
优选地,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不仅可以在纵向上调节,而且可以在 倾斜方向或高度上调节,其中在夹紧机构关闭状态下,用于对倾斜度或 高度调节进行固定的第一和第二高度固定件相互张紧在一起。该高度固 定件优选也形状配合地共同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有一个装置,借助于该装置 可以使用于纵向调节的止动件中的至少 一个在碰撞情况下例如在一段 预定的时间之后或者在一个预定的移动路段之后与所配属的固定件脱 离啮合。该装置此时例如可以包括一个烟火技术元件或一个电磁地或通 过移动在碰撞情况下机械地操纵的元件,用于将止动件拉回。备选地或 组合地,也可以规定使一个或多个止动件附加地与各自的固定件啮合。
在另一个独立的方面,在至少在高度-或倾斜方向上可调节的转向柱 中,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碰撞情况下从发动机侧接受一个行程。按照本 发明,这是在一种通过围绕回转轴线的回转而至少可以调节高度或倾斜 度的转向柱中实现的,其中回转轴线通过至少一个回转螺栓这样地限 定,使得回转螺栓在至少一个长孔中可移动地被引导。回转螺栓在长孔中的这种移动此时可以在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 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实现,尤其是通过摩擦和/或变形。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细节以下对照附图进行描述。在附图中所示
图l是按照第一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转向柱与方向盘连接的部段的 斜视图2和图3是从不同的视角以斜视图表示的转向柱的夹紧机构的各
部分的分解视图4是转向柱在碰撞之后的状态下的斜视图5和图6是转向柱在碰撞之前和之后的侧视图7和图8是能量吸收部分和与其连接的固定件在碰撞之前和之后
从调节单元 一 侧看的斜视图9和图IO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从不同的视线方向看的斜视图,
其中夹持机构的部分分别分解地表示;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的另一个实施形式的斜视图。 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的一个第一实施形式示于图l至8中。转向柱
包括支撑单元1,它可与汽车的底盘连接并且它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笫一
和第二相互连接的托架部分2, 3。
调节单元4构造成套管的形式和可转动地支承转向主轴5的一个部
段,该调节单元相对于支撑单元为了使在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可以安装
到转向主轴5的末端6上的方向盘的位置与司机的座位位置相适配可相
对于支撑单元1移动,此时另一个后面要详细描述的夹紧机构7处于其
打开的状态下。
调节单元4布置在支撑单元1的托架部分3的侧面颚板8a, 8b之间。
调节单元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移动而 且在可以在调节方向10上移动,以调节转向柱的倾斜度或高度。此时 在支撑单元1的侧面颚板8a, 8b和调节单元4之间布置有中间单元11, 它环形包围调节单元4。该中间单元11可朝着与高度或倾斜度调节相应 的调节方向IO相对于支撑单元1移动和不可相对于调节单元4在该调 节方向10上移动。与此相应地,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中间单元11与支 撑单元1不可移动地连接和调节单元4可移动地相对于中间单元11支 承。为了固定转向柱的已调节的位置,使用了夹紧机构7,它包括在转 向主轴5横向的、尤其是与转向柱的纵向9成直角地延伸的夹紧螺栓12, 该夹紧螺栓穿过侧面颚板8a, 8b中的开口13, 14和中间单元11的侧 臂25a, 25b中的开口 15, 16。开口 13, 14构造成沿着调节方向10延 伸的长孔的形式。中间单元11中的开口 15, 16关于调节方向10相对 于中间单元11不可移动地保持夹紧螺栓12 (不考虑用于夹紧螺栓滑动 导向的间隙)。
在夹紧螺栓12上布置有高度止动件17,它在与相邻的支撑单元1 的侧面颚板8 —侧上在夹紧螺栓12的两侧具有啮合齿18。这些啮合齿 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与位于开口 13两侧的布置在侧面颚板8上 的齿条的啮合齿19共同作用,齿条形成髙度固定件20。啮合齿18, 19 在调节方向10上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直线地延伸,其中弯曲的延 伸原则上也是可以考虑和可能的。
在第一高度固定件17上安装有夹持块,它形成在夹紧机构7的关 闭状态下用于将转向柱在纵向9上的调节固定住的止动件21a。止动件 21a在示例中借助于设置在其上的、穿过高度止动件17中的开口 23的 螺栓22固定在该高度止动件上。
止动件21a整个位于夹紧螺栓12的一侧上(即不具有位于夹紧螺 栓两侧的部,殳)并且穿过侧面颚板8中的开口 13以及中间单元11的侧 臂25a中的构造成窗口形式的开口 24。止动件21a支撑在中间单元11 的侧臂25a中的该开口 24的边缘上防止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的移动。
止动件21a在它面对调节单元4的一侧上具有啮合齿26,它在夹紧 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啮合到与调节单元4连接的固定件28a的啮合齿27 中。在示例中固定件28a与调节单元4的这种连接在一个平面的区域中 进行,该平面通过转向主轴5的纵轴线延伸并且与通过转向主轴5的纵 轴线延伸的垂直平面成直角。或者也可以规定,固定件28a与调节单元 4的这种连接设置在一个平行地与转向主轴5的纵轴线错开地延伸的平 面的区域中。与转向主轴5的纵轴线相关的位置可以无问题地与结构要 求相适应。
在其区域中实施固定件28a与调节单元4连接的平面优选与夹紧螺 栓12的轴线平行和与其错开(亦即夹紧螺栓12不位于该平面内)。 高度止动件17相对于侧面颚板8a在调节方向IO上可移动地引导和在此情况下被防止围绕夹紧螺栓12的轴线转动。
在调节单元4的位于对面的一侧上,在夹紧螺栓12上布置有连接 板29,它在调节方向IO上可移动地在側面颚板8b上被引导和在此情况 下被防止围绕夹紧螺栓12的轴线转动。连接板29上连接了一个夹持块, 它在该实施形式中是一个另外的止动件21b,用于对转向柱的纵向调节 进行固定。如第一止动件21a—样,该另外的止动件21b整体地位于夹 紧螺栓12的一侧上并且通过侧面颚板8b中的开口 14和通过中间单元 11的侧臂25b中的构造成窗口形式的开口 16突出,在中间单元中该止 动件被防止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移动。该另外的止动件21b的啮合齿26 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也与 一 个另外的与调节单元4连接的固定件 28b的啮合齿27共同作用。
该另外的止动件21b与连接板29的连接还要在更后面进行更详细 的描述。
夹紧机构7此外包括在夹紧螺栓12上可转动地布置的夹紧件30, 其上安装有夹紧杆31,夹紧件由夹紧杆可以围绕夹紧螺栓12的纵轴线 转动。第一高度固定件17的面对着夹紧件的侧面与夹紧件30共同作用。 在此情况下第一高度固定件17的该側面具有斜坡或斜面32,它们与夹 紧件30的凸轮凸起33共同作用。或者,该夹紧功能也可以由在曲线规 定中引导的滚子体或者其它通常已知的夹紧机构承担。
当夹紧件30借助于夹紧杆31在夹紧件30的打开位置和夹紧件30 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时,凸轮凸起33沿着斜面32滑动,其中夹紧螺栓 12的构造成扩大的头部的形式的末端件34被沿着与支撑单元1的侧面 颚板8背离指向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夹紧螺栓12的构造成螺母的形式 的位于对面的末端件35被朝着侧面颚板8b的方向移动,和第一高度固 定件17被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朝着侧面颚板8a的方向移动。第一高 度固定件17此时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带动止动件21a和末端件35此 时带动连接板29和由此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带动该另外的止动件21b。 由此高度止动件17的先前相互相间隔开的啮合齿18与高度固定件20 的啮合齿19进入啮合以及止动件21a, 21b的啮合齿与固定件28a, 28b 的啮合齿相互啮合。
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在转向柱的纵向上向调节单元4进行力 传递的力由至少一个固定件28a, 28b传递到至少一个止动件21a, 21b和从该止动件通过中间单元11的侧臂25a, 25b中的开口 15, 16的边 缘和通过该中间单元传递到支撑单元1上。
当夹紧机构7从它的关闭状态出发通过夹紧杆31的回转被带到它 的打开状态,则在中间单元11的侧臂25a, 25b和一方面第一高度固定 件17之间,另一方面连接板29之间布置的弹簧36a, 36b使啮合齿18, 19或26, 27间隔开和转向柱的位置可以调节。
绕回转轴线37进行回转而实现。此时回转轴线通过与中间单元11连接 的回转螺栓38确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回转螺栓38两个长孔39中引 导,该长孔布置在支撑单元1上,和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延伸,用于在 碰撞的情况下为调节单元4相对于支撑单元1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提供 附加的移动行程。在碰撞的情况下回转轴线(37)可以相应地沿着至少 一个长孔(39)移动。优选地,此时能量例如通过摩擦和/或变形被吸收。 这一点在图6中在回转螺栓的移动上示出。该构造特别有利于承受前端 壁的侵入。
但是当回转螺栓38不是纵向可移动地,而仅仅只是可以回转地, 例如在圆形的缺口中,固定在支撑单元l上时,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
回转螺栓38在长孔39中的纵向可移动性也可以在仅仅高度或倾斜 度可调节的转向柱中提供,以便能够在碰撞情况下从发动机侧接受一个 行程。中间单元1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消(或与调节单元4 一体地构 造)。至少一个长孔39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调节单元4中。
回转螺栓38和长孔39的布置也可以交换。也可以例如设置在两个 长孔可移动地引导的连续贯通的回转螺栓。
在转向柱沿着纵向9调节和/或进行高度或倾斜度调节时,在实施例 中,万向节51相对于车身或托架2, 3的位置被改变。但是也可以考虑 和实现可以备选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调节单元4在万向节51中进行 回转。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围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之外,万向节可以相对 于车身和/或托架2, 3或者占据一个不变的位置或者仅仅在沿着转向柱 的纵向9调节的情况下沿着纵向9改变它的位置。
在固定件28a, 28b的指向调节单元4的侧面上分别设置一个螺栓 40,它突入到固定在调节单元4上的能量吸收部分42的长孔4中。长 孔41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延伸。长孔41在它与转向主轴5的方向盘侧的末端6背离的末端区域中具有扩展部43,它们通过在长孔41的纵向 边缘中的沟槽形的凹陷部形成。在正常工作时啮合到各自的长孔41中 的螺栓40位于长孔41的远离方向盘的末端的区域中,其中螺栓40的 侧面的扩展部44突入到长孔41的扩展部43中。由此在正常工作时通 过在螺栓40和能量吸收部分42之间的这种形状配合连接闭锁螺栓40 相对于长孔41的移动。
在碰撞情况下螺栓40使长孔41变形,其中螺栓40的扩展部44使 长孔41扩张,而螺栓40在长孔41中在朝着长孔41的方向盘側的末端 的方向上移动。图8示出了终止状态,在该装置状态下各自的螺栓40 达到长孔41的方向盘側的末端。
通过使长孔41的宽度在其延展范围上进行合适的匹配,可以使固 定件28a, 28b的移动力在其移动行程上调节到各要求的值,以便实现 预定的力-行程-图。
可以考虑和实现对螺栓4 0的形状和长孔41的外形的不同的修改。 例如螺栓40也可以构造成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螺栓也可以附加地与能 量吸收部分夹持地连接。
但是备选地,也可以考虑和实现其它的吸收机构,如例如弯曲板和 /或断裂板。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关闭的夹紧机构下能量吸收 的大小与在夹紧机构7中施加的关闭张紧力非常强烈地分离,虽然该系 统是紧凑地构造的。穿过侧面颚板8a, 8b中的开口 13, 14的夹紧螺栓 12使至少一个止动件21a与固定件28a啮合。施加的张紧力用于保证该 啮合,该啮合优选是形状配合连接,而能量吸收在固定件28a和能量吸 收部分42之间进行。同时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允许无问题地整合对 转向柱的附加的高度或倾斜度调节。
该另外的止动件2lb通过烟火4支术元件45 ( pyrotechnisches Element)与连接板29连接。烟火技术元件45借助于固定部分46安装 在连接板29上,其中固定部分46例如卡接在连接板29的边缘上。保 持螺栓47穿过连接板29的孔48并且在该保持螺栓47上固定该另外的 止动件21b。
在正常工作时,当夹紧机构7位于其关闭状态下,该另外的止动件 21b如所述的那样与另外的固定件28b啮合。在碰撞情况下,该另外的止动件21b可以借助于烟火技术元件45脱开与该另外的固定件28b的 啮合,例如在一段预定的时间之后或者在一段预定的移动路段之后。此 时保持螺栓47通过点燃烟火技术元件45的发射药被拉回,其中该另外 的止动件21b被从另外的固定件28b上提起。以后仅仅在第一固定件28a 和与该固定件28a共同作用的能量吸收部分42之间发生能量吸收,由 此调节单元4相对于支撑单元1的进一步的移动变得"较软"。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改进成使得另外的止动件21b与另 外的固定件28b只是在碰撞情况下,例如在调节单元4相对于支撑单元 1进行了一定的预定移动之后才相互啮合。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单元4的 移动变得"较硬"。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烟火技术元件,使得止动件21 在一个可以预定的时刻或调节单元4的移动行程下挤压到对应的固定件 28b上。
在所有实施形式中也可以设置其它的致动器来取代烟火技术元件 45,用于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将第 一 固定件21 b与另外的固定件 28b脱开啮合,例如已知电i兹作用的致动器。也可以设置才几械作用的部
件28b上提起。
借助于这种装置,其在碰撞情况下可以使得止动件21b与所配属的 固定件28b脱开啮合或者进入啮合,例如也可以使能量吸收与司机的重 量相匹配。
也可以i殳置多于两个的止动件21a, 21b和与该止动件共同作用的 固定件28a, 28b,其中这种用于控制啮合的装置,其例如包括烟火技术 元件45也可以设置用于多于一个的止动件。
原则上可以对该结构进行修改,使得所有的止动件通过相应的元件 45可以与各自的固定件脱开啮合或者进入啮合。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用 于能量吸收的控制可能性的多种性和在需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吸收 能力。
能量吸收的大小也可以以所述的方式例如依据事故的种类进行不 同的调节。
图9和10示出了一种相对于前述实施例大约简化了的实施形式。 区别在于,在该实施形式中仅仅在调节单元的一侧上具有止动件21a和 固定件28a。和以前一样在该侧上具有高度止动件17和高度固定件20。在对面的一侧上在夹紧螺栓12上面此时布置的不是前述的连接板29而 仅仅布置一个支撑板49,它支撑在支撑单元的侧面颚板8b上和在该支 撑单元上沿着高度或倾斜度调节的调节方向10可移动地引导,和优选 此时上防转动的。
在该实施例中只具有一个第一止动件21a和一个固定件28a,并且 也取消了用于使止动件在碰撞情况下必要时可以被拉回的装置,例如前 述的烟火技术元件45。
另一种大约修改的实施形式在图11中示出。支撑单元1此时是单 件式构造的。 一方面用于纵向调节和高度调节的止动件和所属的固定件 和另一方面夹紧机构的夹紧件此处被布置在调节单元4的相对的侧面 上。可由夹紧杆31转动的夹紧件30由此与具有斜面或斜坡面的夹紧件 50共同作用,该夹紧件是与高度止动件17相独立的部分(而在图1至 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组合的部分)。
中间单元11在该实施例中在形状方面构造得略有不同,但是也满 足相同的功能,亦即它在纵向9上可移动地支承调节单元4和本身相对 于支撑单元l在调节方向IO上可移动地被支承。中间单元ll也是环形 地包围调节单元4。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和实现其它不同的修改。 因此例如也可以在调节单元4的两侧上设置相互共同作用的高度固定件 17, 20。
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例如也可以构造成只在纵向9上可移动。在这 种实施形式下可以取消中间单元11并且用于夹紧螺栓12的侧面颚板 8a, 8b中的开口 13, 14可以设计成圆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相应 的支撑单元1的侧面颚板8a, 8b中设置一个单独的开口用于第一固定 件21a,支撑单元将第一固定件21a, 21b不可移动地保持在转向柱的纵 向9上。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在转向柱的纵向上向调节单元4进 4亍力传递的力此时由固定件28a, 28b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至少一个止 动件21a, 21b上和^^人该止动件通过侧面颚板8a, 8b中的开口的边缘, 止动件从其中穿过,传递到支撑单元l上。
而且对于如所述的那样存在A中间单元11的情况,该至少一个止 动件21a, 21b可以通过侧面颚板8a, 8b中的各个开口在转向柱的纵向 9上不可移动地被保持。中间单元11此时必须不在该至少一个止动件21a, 21b所位于的区域上延伸。
而且也可以没有中间单元11地构造按照本发明的转向柱,它不仅 在纵向9上而且在高度或倾斜方向上是可移动的。此时可以在调节单元 4中设置由夹紧螺栓12穿过的长孔,它们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延伸。调 节单元4为此目的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向上(或向下)凸出的与支承转向 主轴的套管刚性连接的部分,在该部分中布置这些长孔。
将长孔41直接地布置在可转动地支承转向主轴5的套管中也是可 以考虑和可能的。
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示出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优点在于,在碰撞情 况下或也在司机支撑在方向盘上的情况下出现的力中的仅仅很小部分 被$I入到夹紧系统7中。由此用于夹紧和松开夹紧机构的操作力可以设 计得较小。
附图标记表:
1支撑单元26啮合齿
2托架部分27啮合齿
3托架部分28a固定件
4调节单元28b固定件
5转向主轴29连接板
6末端30夹紧件
7夹紧机构31夹紧杆
8a侧面颚板32斜面
8b侧面颚板33凸轮凸起
9纵向34末端件
IO调节方向35末端件
11中间单元36a弹簧
12夹紧螺栓36b弹簧
13开口37回转轴线
14开口38回转螺栓
15开口39长孔
16开口40螺栓17高度止动件41长孔18啮合齿42能量吸收部分19啮合齿43扩宽部20高度固定件44扩宽部21a止动件45烟火4支术元件21b止动件46固定部分22螺栓47保持螺栓23开口48孔24开口49支撑板25a侧臂50夹紧件25b侧臂51万向节
权利要求
1.用于汽车的转向柱,它至少可以在其纵向上调节,包括可与汽车的底盘连接的支撑单元(1),调节单元(4)和夹紧机构(7),在它处于打开状态下调节单元(4)相对于支撑单元(1)可以至少朝着转向柱的纵向(9)移动和在它处于关闭状态下调节单元(4)的已调节的位置相对于支撑单元(1)被固定,和该夹紧机构包括夹紧螺栓(12)和与至少一个固定件(28a,28b)共同作用的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其中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在夹紧机构(7)关闭时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相对于支撑单元(1)移动和张紧到与调节单元(4)连接的固定件(28a,28b)上和至少一个固定件(28a,28b)这样地与调节单元(4)连接,使得该固定件在正常工作时在转向柱的纵向上不可移动地相对于调节单元(4)被保持和在碰撞情况下可以相对于调节单元(4)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1)具有位于调节单元(4)两侧的侧面颚板(8a,8b),它们被通过开口(13,14)的夹紧螺栓(12)穿过,和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通过开口(13,14,15,16)穿过支撑单元(1)的侧面颚板(8a,8b)和/或穿过布置在支撑单元(1)的侧面颚板(8a,8b)和调节单元(4)之间的中间单元(11)的侧臂(25a,25b),和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不可移动地被保持在支撑单元(1)的相应的侧面颚板(8a,8b)的开口(13,14)中和/或被保持在中间单元(11)的相应的侧臂(25a,25b)的开口(15,16)中。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件 (28a, 28b)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在指向调节单元(4)的一侧上的螺栓 (40),该螺栓在支撑单元(1)中的长孔(41)中或在安装在该支撑单元上的能量吸收部分(42)中被引导并且该螺栓在碰撞情况下在转向 柱的纵向(9)上相对于固定件(28a, 28b)进行的调节单元(4)的移 动时使该长孔(41 )扩张。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 一个止动件(21a, 21b)和固定件(28a, 28b)在夹紧机构(7)的关 闭状态下形状配合地相互啮合到对方中,优选具有相互啮合到对方中的 啮合齿(26, 27)。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转向柱 也可以在高度或倾斜度上进行调节,其中为了固定调节单元(4)在该 调节方向(10)上的已调节的位置在关闭夹紧机构(7)的情况下使至 少一个高度止动件(17)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移动和通过与支撑单 元(1)连接的高度固定件(20)张紧。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高度止动件(17) 和高度固定件(20)在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形状配合地相互啮 合到对方中,优选具有相互啮合到对方中的啮合齿(18, 19)。
6. 按照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在高 度或倾斜度调节的方向上中间单元(11 )可移动地相对于支撑单元(1 ) 进行引导和不可移动地相对于调节单元(4)保持住和调节单元(4)在 转向柱的纵向(9)上可移动地在中间单元(11)中进行引导和中间单 元(11 )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不可移动地相对于支撑单元(1 )保持 住。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所迷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固定件(28a, 28b)与可转动地支承转向主轴(5)的调节单元(4) 在一个平面的区域中连接,该平面通过转向主轴(5)的纵轴线延伸并 且垂直于通过转向主轴(5)的纵轴线延伸的垂直平面。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之一所迷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止动件(21a, 21b)整体地布置在夹紧螺栓(12)旁边的一侧上。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迷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止动件 (21a, 21b)固定在高度止动件(17)上。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之一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设有 一个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可以使至少一个止动件(21a, 21b),优选在 碰撞情况下在一段预定的时间之后或者在一个预定的移动路段之后在 夹紧机构(7)的关闭状态下与所配属的固定件(28a, 28b)脱离啮合。
11.按照权利要求IO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 拉回止动件(21a, 21b)的烟火技术元件(45)。
12. 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之一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在调 节单元(4)的两侧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止动件(21a, 21b)和固定件(28a, 28b)。
13. 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中之一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围绕通过回转螺栓(38)形成的回转轴线(37)进行,该回转螺栓 固定在中间单元(11)上和至少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撑单元中。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回转轴线(37) 在碰撞的情况下沿着布置在支撑单元(2)上的至少一个长孔(39可移 动地布置。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在碰撞的情况下 回转轴线(37)沿着长孔(39)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16. 用于汽车的转向柱,它通过围绕回转轴线(37)的回转运动可 以至少在高度或倾斜度上进行调节,其中回转轴线(37)通过至少一个 回转螺栓(38)限定,其特征在于,回转螺栓(38)在至少一个长孔(39) 中被可移动地引导。
17. 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回转螺 栓(38)可以在至少一个长孔(39)中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移动。
18. 按照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长孔(39)在转向柱的纵向上延伸。
19. 按照权利要求16至18中之一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该 转向柱也可以在其纵向上移动,其中在可以与汽车的底盘连接的支撑单 元(1)的侧面颚板(8a, 8b)和在一个夹紧机构打开的状态下可以相 对于支撑单元(1 )移动的调节单元(4)之间布置一个中间单元(11 ),:引导和不可移动:也相对于;节单元°( 4 )P被保:持和调节单元(4 )一相对 于该中间单元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可移动地被引导和支撑单元(1) 是不可移动的。
20. 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长孔 (39)或至少一个回转螺栓(38)布置在中间单元中或上面和至少一个与长孔(39)共同作用的回转螺栓(38)或至少一个与回转螺栓(38) 共同作用的长孔(39)布置在支撑单元(2)上面或其中。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的转向柱,它至少可以在其纵向上调节,包括可与汽车的底盘连接的支撑单元(1),调节单元(4)和夹紧机构(7),该夹紧机构包括夹紧螺栓(12)和与至少一个固定件(28a,28b)共同作用的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其中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在夹紧机构(7)关闭时沿夹紧螺栓(12)的轴向相对于支撑单元(1)移动和张紧到与调节单元(4)连接的固定件(28a,28b)上和至少一个固定件(28a,28b)这样地与调节单元(4)连接,使得该固定件在正常工作时在转向柱的纵向上不可移动地相对于调节单元(4)被保持和在碰撞情况下可以相对于调节单元(4)在能量吸收的状态下移动。支撑单元(1)具有位于调节单元(4)两侧的侧面颚板(8a,8b),它们被通过开口(13,14)的夹紧螺栓(12)穿过。至少一个止动件(21a,21b)通过开口(13,14,15,16)穿过支撑单元(1)的侧面颚板(8a,8b)和/或中间单元(11)的侧臂(25a,25b),和在转向柱的纵向(9)上不可移动地被保持在支撑单元(1)的相应的侧面颚板(8a,8b)的开口(13,14)中和/或被保持在中间单元(11)的相应的侧臂(25a,25b)的开口(15,16)中。
文档编号B62D1/19GK101300163SQ200680040453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G·韦贝尔, M·奥尔, M·詹尼, R·艾戈尔 申请人: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