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652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 种张紧装置,特别是涉及---- 种履带式行走机构 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机构牵引附着性好,接地比压小,工程上的应用仅次 于轮胎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其结构一般是在行走架上设有主 动轮和多个支承轮,履带环绕在主动轮和多个支承轮上,这样履带式 行走机构就有一个履带张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张紧装置 大都重量较重;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并且收縮的范围较小,不利于 履带的安装与拆卸,也不适合轮胎与履带互换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更轻、结构更简 单、体积更小巧、并且能实现较大的收縮范围,有利于履带的安装与 拆卸,适合轮胎与履带互换功能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 紧装置,包括行走架、第一支承轮和第二支承轮,所述的行走架与第 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的第…支承轮 安装于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点上,所述的第二支承轮安装 于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铰点上,长度调节杆一端与所述的行 走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连杆铰接。
所述的长度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通过旋转长度 调节杆使长度调节杆伸长或缩短,推动四杆机构的第三连杆,从而使 四杆机构变形。当长度调节杆伸长时,第三连杆绕行走架与第三连杆 的铰点逆时针旋转对履带进行张紧;第一连杆绕行走架与第一连杆的 铰点逆时针旋转也对履带进行张紧,从而实现了较大的张紧范围。长 度调节杆縮短时,第三连杆绕行走架与第三连杆的铰点顺时针旋转松 开履带;第一连杆绕行走架与第一连杆的铰点顺时针旋转也松开履 带,从而实现了较大的收缩范围,有利于履带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相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张紧装置而言该张紧装置重 量更轻;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巧;并且实现了较大的收縮范围,有 利于履带的安装与拆卸,非常适合轮胎与履带互换功能。该张紧装置相对其他张紧装置成本更低廉,安装、维护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
巧、并且能实现较大的收縮范围,有利于履带的安装与拆卸,适合轮
胎与履带互换功能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在行走架2上设有主动轮10和多个支承轮7,履带9 环绕在主动轮10和多个支承轮7上,行走架2与第一连杆1、第二连 杆3和第三连杆4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第一支承轮8安装于第一连杆 1和第二连杆3的铰点上,第二支承轮6安装于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 杆4的铰点上,螺杆调节杆5 —端与行走架2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 杆4铰接。
参见图1和图2,当螺杆调节杆5伸长时,第三连杆4绕行走架2与 第三连杆4的铰点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支承轮6对履带9进行张紧;第 一连杆1绕行走架2与第一连杆1的铰点逆时针旋转通过第---支承轮8 也对履带9进行张紧,从而实现了较大的张紧范围。当螺杆调节杆5缩 短时,第三连杆4绕行走架2与第三连杆4的铰点顺时针旋转通过第二 支承轮6松开履带9;第一连杆1绕行走架2与第一连杆1的铰点顺时针 旋转通过第一支承轮8也松开履带9,从而实现了较大的收縮范围,有 利于履带9的安装与拆卸。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包括行走架(2)、第一支承轮(8)和第二支承轮(6),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架(2)与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的第一支承轮(8)安装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3)的铰点上,所述的第二支承轮(6)安装于所述的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的铰点上,长度调节杆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架(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连杆(4)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长度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包括行走架(2)、第一支承轮(8)和第二支承轮(6),所述的行走架(2)与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的第一支承轮(8)安装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3)的铰点上,所述的第二支承轮(6)安装于所述的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4)的铰点上,长度调节杆一端与所述的行走架(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连杆(4)铰接。所述的长度调节杆为螺杆调节杆(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巧、并且能实现较大的收缩范围,有利于履带的安装与拆卸,适合轮胎与履带互换功能的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张紧装置。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1128444SQ20072006481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何清华, 匡前友, 黄志雄 申请人:中南大学;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