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货车b柱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机动车车身的制造技术,具体涉及货车B柱 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B柱如同一根顶梁柱,对车身整体刚度和强度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它要保证汽车在承受一定的撞击下,前车门能打开;同时, 作为前车门锁扣、后车门铰链以及前排安全带巻收器的安装部位,在安装
部位局部要求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这就要求B柱越大越好,但是为了优 化视野以及造型的美观,往往限制了B柱的大小,国内外在B柱的设计上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外板21—加强板22—内板24,如图1。
第二外板31—加强板32—局部加强板33—内板34,如图2。
以上两种情况
第一种由于只有一层加强板,如果B柱外板本身刚度和强度不足的话, 可能会导致局部刚度和强度不足,从而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噪音、锁 扣和门铰链易变形、中门下垂等问题。
第二种由于增加了一块大面积加强板,很大程度增加B柱整体的刚度 和强度,但是成本过高,局部产生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B柱外板本身刚度和强度不足或者成本过高, 造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车B柱加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货车 B柱加强装置,包括B柱外板,B柱加强板,B柱内板,所述B柱加强板设 置在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还包括上铰链加强板,门限位加 强板,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上铰链加强板、所述门限位加强板和所述下铰 链加强板设置于所述B柱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上铰链加强板设有通槽,所述门 限位加强板设有门限位安装孔,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设有下铰链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上铰链加强板上的通槽为两个, 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的长、宽、高分别为114mm、 60mm、 18mm,板厚为 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门限位加强板长、宽分别为 綱mm、 45mm,板厚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下铰链加强板长、宽分别为 94mm、 25mm, 4反厚为2.0mm。
以上数据是优选的一种方案,实际中根据不同的车身和局部加强板以
及根据CAE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将现有技术中的一 块大的局部加强板优化为三部分,即上铰链加强板,门限位加强板,下铰 链加强板,这样既提高了 B柱以及整车的刚度和强度,满足了需求,有效 的解决了中门下垂以及由于安装部位刚度不足引起变形及产生噪音等问 题,又从局部整体的大加强板优化为有效的局部单独设置的小加强板,节 省了大量资金。
本实用新型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的上铰链加强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
起到螺栓避让的作用,所述门限位加强板设有门限位安装孔,所述下铰链
加强板设有下铰链安装孔。上铰链加强板为盒状,上面有两个螺栓避让通
槽,同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图1为现有技术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无局部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有局部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B柱外板焊和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B柱加强板焊合总成结构示 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上铰链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门限位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下铰链加强板结构丞意l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车B柱加强装置,包括B柱外板l, B柱加 强板2, B柱内板9,所述B柱加强板2设置在所述B柱外板1和所述B 柱内板9之间,还包括上铰链加强板3,门限位加强板4,下铰链加强板5, 所述上铰链加强板3、所述门限位加强板4和所述下铰链加强板5设置于 所述B柱加强板2上。所述上铰链加强板3设有通槽6,所述门限位加强 板4设有门限位安装孔7,所述下铰链加强板5设有下4交链安装孔8。所述 上铰链加强板3上的通槽6为两个,所述上铰链加强板3的长、宽、高分 别为114mm、 60mm、 18mm, ^反厚为1.5mm。所述门限位加强;f反4长、宽 分别为100mm、 45mm,板厚为1.5mm。所述下铰链加强板5长、宽分别 为94mm、 25mm,板厚为2.0mm。
以上数据是优选的一种方案,实际中根据不同的车身和局部加强板根 据CAE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该实用新型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的生产简介如下
首先将上铰链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和门限位加强板通过点焊的形式 与B柱加强板组成合件。然后将B柱加强板焊合件通过点焊的形式与B 柱外板组成合件。在总拼,再将B柱外板焊合件通过点焊的形式与B柱内 板焊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将现有技术中的一 块大的局部加强板优化为独立的三个小部分,即上铰链加强板,门限位加 强板,下铰链力口强板,这样既提高了 B柱以及整车的刚度和强度,满足了 需求,有效的解决了中门下垂以及由于安装部位刚度不足引起变形及产生 噪音等问题,又从局部大加强板优化为有效的局部小加强板,节省了大量 资金。
本实用新型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的上铰链加强板设有螺栓避让通槽, 所述门限位加强板设有门P艮位安装孔,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设有下铰链安装 孔。上铰链加强板为盒状,上面有两个螺栓避让通槽,同时起到加强筋的 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货车B柱加强装置,包括B柱外板(1),B柱加强板(2),B柱内板(9),所述B柱加强板(2)设置在所述B柱外板(1)和所述B柱内板(9)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铰链加强板(3),门限位加强板(4),下铰链加强板(5),所述上铰链加强板(3)、所述门限位加强板(4)和所述下铰链加强板(5)设置于所述B柱加强板(2)上,组成B柱加强板焊合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链加 强板(3)设有通槽(6),所述门限位加强板(4)设有门限位安装孔(7),所述下 铰链加强板(5)设有下铰链安装孔(8)。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链加 强板(3)上的通槽(6)为两个,所述上铰链加强板(3)的长、宽、高分别为 114mm、 60mm、 18mm, 板厚为1.5mm。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 位加强板(4)长、宽分别为100mm、 45mm,板厚为1.5mm。
5.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 链力口强板(5)长、宽分别为94mm、 "mm,板厚为2.0mm。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 强板(5)长、宽分别为94mm、 25mm,板厚为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货车B柱加强装置。所述货车B柱加强装置包括B柱外板,B柱加强板焊合件,B柱内板,所述B柱加强板焊合件设置在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B柱内板之间,还包括上铰链加强板,门限位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上铰链加强板、所述门限位加强板和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设置于所述B柱加强板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货车B柱加强装置在保证了B柱外板本身的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1343064SQ20082023595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冰 许, 雷发常, 韦超忠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