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43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类车辆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尤其涉及履带式推土机驾 驶室的防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推土机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在推土机受外力冲击时,保 证变形后的驾驶室不会进入人体极限安全范围。从而保证了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这种保 护装置一般是平顶,遇上雨雪天气,就会积雪或积水,平时也会有落叶或灰尘等,降低了装 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满足履带式推土机驾驶人员对安全性能的要求 的同时,提供一种坡顶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延长保护装置及驾驶室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装置,其 包括前横梁、顶板合件、侧横梁、左前立柱、托架座、纵梁、左托座合件、左后立柱、后横梁、护 板、右后立柱、右托座焊合件、右前立柱、撑板,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合件覆盖在由左前立柱、 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右后立柱、前横梁、侧横梁、后横梁、侧梁焊接成的框架上方,通过托座 合件连接到机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更好满足驾驶人员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延长保护装置及 驾驶室的使用寿命。

图1为驾驶室保护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坡顶的主视图图3为坡顶的右视图1.前横梁2.顶板合件3.侧横梁4.左前立柱5.托架座6.纵梁7.左托座合件 8.左后立柱9.后横梁10.护板11.右后立柱12.右托座焊合件13.右前立柱14.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保护装置由前横梁1、侧横梁3、纵梁6、后横梁9及左前立柱4、右前 立柱13、左后立柱8、右后立柱11焊接搭建而成的支架做结构框架,框架上方覆盖由盖板甲 (A)、盖板乙(B)、盖板丙(C)、盖板丁(D)几种单板拼焊而成的顶板2,下方后立柱通过托架 座5及左托座合件7、右托座合件12连接到推土机翼板上,前立柱通过托架座5及撑板14 连接到翼板和机架上,护板10连接左右托座。通过上述的实施方案,防翻装置具有了以下功能1、刚性的框架具有了一定的抗滚翻能力,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0013]2、顶板2的独特坡顶设计(图2、图3示),避免了顶部积雪或积水的可能,有效地 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同时,在顶部受落物冲击时,坡顶还能有效地减弱冲击力,保护驾驶 室及驾驶员的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其包括前横梁、顶板合件、侧横梁、左前立柱、托架座、纵梁、左托座合件、左后立柱、后横梁、护板、右后立柱、右托座焊合件、右前立柱、撑板,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合件覆盖在由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右后立柱、前横梁、侧横梁、后横梁、侧梁焊接成的框架上方,通过托座合件、撑板连接到机体上,左右托座通过护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前横梁、侧横梁、纵梁、 左后立柱、后横梁、右后立柱、右前立柱均为中空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防翻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板由盖板甲 (A)、盖板乙(B)、盖板丙(C)、盖板丁(D)几种单板拼焊而成,拼焊后的顶板前后左右均是坡 顶。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履带式推土机驾驶室的保护装置,其包括前横梁、顶板合件、侧横梁、左前立柱、托架座、纵梁、左托座合件、左后立柱、后横梁、护板、右后立柱、右托座焊合件、右前立柱、撑板,其特征是所述顶板合件覆盖在由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右后立柱、前横梁、侧横梁、后横梁、侧梁焊接成的框架上方,通过托座合件连接到机体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更好满足驾驶人员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延长保护装置及驾驶室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2D33/06GK201737066SQ2009202508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晓程, 王荷芹, 郑会芬 申请人:天津建筑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