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转向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9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振转向拉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振转向拉杆,尤其涉及一种转向 器总成用转向横拉杆总成。
技术背景转向操作的稳定性是衡量转向器总成的重要性能指标,传统的转向拉杆总成主要 包括内拉杆球座、拉杆锁紧螺母和外拉杆总成和内拉杆球销等部件,内拉杆球座和内拉杆 球销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可在内拉杆球座内转动,内 拉杆球销与外拉杆总成之间刚性连接,由拉杆锁紧螺母连接锁紧;转向拉杆无减振,转向器 总成传递的载荷通过内拉杆球座传递至内拉杆球销,由内拉杆球销通过外拉杆总成传递至 转向车轮。不平路面传递到转向轮上的力极易通过转向拉杆传递到方向盘上,使得驾驶者 产生打手、震动等不舒服感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振转向拉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拉杆无减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内拉杆球销、内拉杆球座、外拉杆总成,内 拉杆球座和内拉杆球销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可在内拉 杆球座内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减振杆;内拉杆球销与连接套紧固连接;连接 套与减振杆过盈配合连接;减振杆与外拉杆总成紧固连接。减振杆包括连杆、支撑环、减振 橡胶层;在减振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端,支撑环环状包围在连杆圆周面,在支撑环与连杆之间 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在连杆的轴头端部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减振橡胶注塑成型将连杆 和支撑环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内拉杆球销和连接套之间是螺纹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套在与减振杆的连接端,具有挤压的限位结构;挤压的限位结构 可以是金属塑性变形的压痕;可以是压铆向内收的封口边。内拉杆球销具有对称平面结构;连接套具有对称平面结构,对称平面结构用于内 拉杆球销和连接套的搬手锁紧。本实用新型转向器总成传递的载荷通过内拉杆球座传递至减振杆,由减振杆通过 外拉杆总成传递至转向车轮。减振橡胶有效吸收和减小内杆球销方向传递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能够有效吸收和减小转向车轮传递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提 高驾驶员舒服性;特别地,由于转向车轮的突然冲击力不能很大程度传递到驾驶者手中,降 低此种情况下驾驶员恐慌不当操作而产生车辆事故几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振结构局部放大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力与位移减振特性曲线;图中1内拉杆球销、2连接套、3减振杆、4内拉杆球座、5外拉杆总成、6锁紧螺母; 其中3a连杆、3b支撑环、3c减振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拉杆球销1、连接套2、减振杆3、内拉杆球座 4、外拉杆总成5、锁紧螺母6,内拉杆球座4和内拉杆球销1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 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1可在内拉杆球座4内转动,内拉杆球销1与连接套2螺纹紧固 连接;连接套2与减振杆3过盈配合连接;减振杆3与外拉杆总成5由锁紧螺母6紧固连接。减振杆3包括连杆3a、支撑环3b、减振橡胶层3c ;在减振杆3与连接套2的连接 端,支撑环3b环状包围在连杆3a圆周面,在支撑环3b与连杆3a之间、连杆3a的轴头端部 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3c,减振橡胶注塑成型将连杆3a和支撑环3b连接在一起;连接套2在 与减振杆3的连接端,具有压铆向内收的封口边,该连接套2压铆内收的封口边起到对减振 杆3轴向连接防脱作用。内拉杆球销1具有六角面结构;连接套2具有对称平面结构,内拉杆球销1六角面 结构和连接套2对称平面结构用于内拉杆球销1和连接套2的搬手锁紧。本实用新型转向器总成传递的载荷通过内拉杆球座4、内杆球销1传递至减振杆 3,由减振杆3通过外拉杆总成5传递至转向车轮。减振橡胶有效吸收和减小内杆球销1方 向传递的冲击力。如图3所示由于外拉杆的微小振动力传递给减振橡胶,通过减振橡胶的变形达 到对于外拉杆上振动力吸收,本实用新型产生如图示的力与位移减振特性曲线。
权利要求一种减振转向拉杆,包括内拉杆球销、内拉杆球座、外拉杆总成,内拉杆球座和内拉杆球销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可在内拉杆球座内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减振杆;内拉杆球销与连接套紧固连接;连接套与减振杆过盈配合连接;减振杆与外拉杆总成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减振杆包括连杆、支撑环、减振 橡胶层;在减振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端,支撑环环状包围在连杆圆周面,在支撑环与连杆之间 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在连杆的轴头端部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减振橡胶注塑成型将连杆 和支撑环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内拉杆球销和连接套之间 是螺纹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连接套在与减振杆的连接 端,具有挤压的限位结构;挤压的限位结构可以是金属塑性变形的压痕;可以是压铆向内 收的封口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转向拉杆,其特征在于内拉杆球销具有对称平面 结构;连接套具有对称平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振转向拉杆;包括内拉杆球销、内拉杆球座、外拉杆总成,内拉杆球座和内拉杆球销之间通过内拉杆球座端部圆周方向压铆铰接,内拉杆球销可在内拉杆球座内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减振杆;内拉杆球销与连接套紧固连接;连接套与减振杆过盈配合连接;减振杆与外拉杆总成紧固连接。减振杆包括连杆、支撑环、减振橡胶层;在减振杆与连接套的连接端,支撑环环状包围在连杆圆周面,在支撑环与连杆之间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在连杆的轴头端部具有均布减振橡胶层,减振橡胶注塑成型将连杆和支撑环连接在一起。优点是能够有效吸收和减小转向车轮传递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提高驾驶员舒服性。
文档编号B62D7/20GK201737048SQ20102024179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宗重良隆, 王泽森, 贾兵云 申请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